来源:环球网
5月14日,成都市新津区2025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天府农博园举行。大会吸引了来自各省市级相关部门负责同志,高校院所、金融机构、商(协)会等近500位嘉宾和行业专家代表齐聚一堂,共同为新津民营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大会现场。受访者供图
会上,作为新津民营经济发展的名片,全球川商总会会长、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分享了新希望集团如何锻造农业“金扁担”的经验:“对新希望来说,‘金扁担’是让农民生活更好、农业现代化的寄语。集团坚持了43年,在政策指引下成长为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当前,集团正围绕农业和食品做‘5+3’产业布局,并向人工智能转型,开展内部专项培训,推动数字化发展。”
活动现场,新津区发布了2025年新津首批场景创新清单,主要覆盖“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智慧城市、绿色食品、智能装备、数智融合”6大领域、23个场景,聚焦政府需求端和市场供给端。
同时,大会还举行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和两场金融需求和轨道交通供需的行业对接会。此次集中签约涉及总投资超100亿元,华润饮料、智琪食品、安之孚储能等16家企业参与签约,为新津民营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除此之外,大会期间发布了新津民营企业家“五津”精神,即“敢闯、善创、坚守、奉献、共生”;集中发布新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成立新津区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启动新津“校企联姻”行动;召开“新质引领·津企链动”轨道交通产业圈链融合供需对接专场活动。
据悉,2024年,新津区民营经济占GDP比重达66.3%、排名成都第一,民营经济对GDP的贡献达到94.4%、税收贡献达到75.6%;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6家、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5家,校企科技研发合作项目超100项;绿色食品、新能源、轨道交通三大主导产业均迈进“百亿”俱乐部。
下一步,新津将更加注重市场机会的供给、活力的激发,全面清理隐性壁垒,推动资源要素高度集成、高效配置,努力让市场主体在更加公平开放的竞争环境中茁壮成长,不断擦亮“中国民营经济摇篮”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