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慧心引力佳
编辑/慧心引力佳
一个不到1块钱的东西,换个了包装它卖你2块钱,你会买吗?可能前几年,消费者会买账,但是这几年,消费者更重视的是性价比。
从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去世之后,大家又重新注意到了娃哈哈这个几十年的老牌子,被我们称为国货之光。
然而当娃哈哈重回“顶流”之后,涨价了不说,竟然还被曝出产品竟然是今麦郎代工生产的,网友们纷纷吐槽,既然是代工,我为什么不直接买今麦郎,还比娃哈哈便宜?
而自从宗馥莉全权接手娃哈哈之后,本以为她会做的很好,没想到一直到现在总是有不少的争议出现,大家都非常疑惑,为何她现在还搞不定娃哈哈?她真的是搞不定吗?
新帅接班先破后立?
“代工门”出现之后,很多网友都涌进了评论区,这件事情也瞬间就登上了热搜榜单前几位,娃哈哈看到舆论之后也是赶紧解释大家的疑惑。
娃哈哈方表示,之所以找代工,是因为公司业绩太好,营收猛增近四成,快700亿了,生产线自然跟不上。
可明眼人一看,这事儿跟宗馥莉去年大刀阔斧关停十几家分厂脱不了干系,新产能没及时补上,窟窿不就出来了吗?娃哈哈解释这是优化布局的“短期阵痛”,但阵痛来得有点猛。
关厂这事可不只是优化产能那么简单,有些厂子还牵扯着集团元老杜建英的股份,像陕西、衢州、徐州、深圳这些地方的公司都位列其中。
这大手术一动,老将们的利益格局跟着晃荡,人事也得重新洗牌,连锁反应就来了,陕西、衢州好几家厂子生产线一停,员工工资立马跳水,上千人闹起了维权。
陕西厂的车间从二月就静悄悄了,劳资沟通几番都谈不拢,外面风雨飘摇,宗馥莉在内部却稳扎稳打,权力抓得更牢了。
老爸宗庆后二月离世,她临危受命,到七月工商信息一变更,不仅董事长兼总经理一肩挑,还把29.40%的股份揽入怀中。
紧接着就是人事大换血,吴建林、潘家杰这些老臣纷纷离场,上来的是王国祥、叶雅琼这些集团内部提拔的新面孔,还有她自己宏胜饮料集团的心腹干将,像祝丽丹、严学峰、丁秀娟,都安插到了关键岗位。
人事动完,宗馥莉又对娃哈哈引以为傲的“温情文化”动起了刀子,她明说要打破“大锅饭”,薪酬体系大改革,分成ABCD四个等级,年底分红也别想再按资排辈,全看个人绩效,“干多少,就拿多少,让躺平者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这话在职工代表大会上一放,不少老员工心里直打鼓,但新帅的改革决心,硬得很,丝毫没带商量的余地。
打造百亿销售大单品
内部权力稳固后,宗馥莉立即着手改革娃哈哈的营销体系和产品策略,她公开表示,要在现实销售渠道与农夫山泉等竞争对手正面交锋,通过增加冰柜投放,争夺产品陈列的最佳位置。
在经销商层面,她改变了过去依靠单一爆款产品的模式,鼓励经销商采取“打包销售”策略,将AD钙奶、纯净水、八宝粥等多种产品组合销售。
同时她也提高了门槛,规定年销售额未达到一千万元的经销商,将无资格参加经销商大会。
有意思的是,一些经销商发现,跟他们签合同的,不知不觉从娃哈哈集团变成了宏胜饮料集团的子公司,这小小的变化,背后可能藏着大学问。
产品线上,宗馥莉也看不上老爸那套“广种薄收”的打法,她要的是能扛起百亿销售额的“大单品”。
为了这个目标,娃哈哈八月份还公开招标,找代运营方搞创意旗舰店,条件是至少成功打造过三款爆款,年成交额得上四千五百万。
这套组合拳打下来,也能看出来,宗馥莉和她父亲宗庆后的经营思路,真不是一回事儿。
她自己也说过:“我爸市场做得好,靠的是直觉……但市场在变,尤其是年轻一代消费者”,她想要的,是更制度化、更现代的管理模式。
当然,改革也不能光靠“铁腕”,该给的“甜枣”也得到位,2024下半年的销售总结会上,宗馥莉就高调晒成绩:销售团队整体收入大涨30%,一线员工薪资也涨了二到三成,全年发出去24亿薪水,比上年多出整整4个亿。
年初的青工团拜会更阔气,除了每人500块红包,还甩出十套嘉兴海宁的公寓钥匙奖励优秀青年员工,这一拉一打之间,这位新帅的管理手腕,已然不容小觑。
“娃哈哈”商标到底姓什么?
内部的改革再怎么折腾,终究是自家院里的事,眼下娃哈哈最头疼、也最牵动神经的,恐怕还是核心品牌“娃哈哈”这三个字的归属。
今年二月,一条“娃哈哈商标转让”的消息不胫而走,说是有387件“娃哈哈”商标,从原来国资控股的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转到了宗馥莉个人持股比例更高的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名下。
这消息一出网上立刻炸了锅,“私吞国资”、“掏空上市公司”、“损害员工利益”的质疑声铺天盖地。
宗馥莉那边就发了个声明,说这是为了“提升集团公司合规化经营”,然后就没了下文,任凭外界怎么猜。
这事儿一出,让本就因“代工门”备受关注的娃哈哈,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也让新帅宗馥莉的处境更加复杂。
其实“娃哈哈”商标姓“宗”还是姓“公”,这糊涂账得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娃哈哈跟法国达能那场著名的合资风波说起。
最新的消息说,现在持有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46%股份的大股东是杭州市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上城文商旅”),正跟宗馥莉谈这部分股权的转让。
不过这生意不好谈,双方在转让价格上似乎卡住了,谈判一度陷入僵局,上城文商旅那边甚至放出话来,要是谈不拢,不排除把手里的股份公开招拍挂,卖给第三方也不是没可能。
这就等于给宗馥莉出了个大难题:核心资产的控制权一旦旁落,那之前所有的内部改革,意义又何在呢?
面对股权谈判的变数和商标归属的不确定性,宗馥莉也不是坐以待毙的主儿,看样子早就留了后手。
娃哈哈在回应相关问题时,就曾毫不含糊地表示:“为此我司不排除在近期推出全新的自有品牌,并已为此次转型做好了相关的准备工作。”
这个“B计划”,就是最近通过“娃哈哈家园”公众号悄悄露面的“娃小宗”,查查商标注册信息就能发现,“娃小宗”的申请公司正是宗馥莉个人掌控的宏胜饮料集团,目前商标已经过了“初步审定公告”阶段。
这个新品牌的野心可不小,注册的产品服务范围广得很,茶饮料、矿泉水、纯净水、苏打水、果汁、奶制品、植物饮料、咖啡……几乎把娃哈哈现有产品线全包了,甚至还伸向了啤酒这种娃哈哈以前从没碰过的领域。
宗馥莉这时候打出“娃小宗”这张牌,算盘打得精着呢,一来可以拿这个当筹码,跟上城文商旅谈判时多点底气,给对方施加点压力。
二来万一股权问题真掰扯不清楚,最坏的情况是“另起炉灶”,那“娃小宗”就是现成的路子,当然也可以借这个机会,先试试水,看看市场对这个新牌子认不认,反应怎么样。
这招“一石三鸟”,充分显示了宗馥莉在复杂局面下的应变能力和战略考量,可以说,无论与国资方的博弈结果如何,“娃小宗”都为她保留了相当大的回旋余地。
结语
接班快一年,宗馥莉用一连串果断甚至有些激烈的动作,向所有人展示了她的魄力和手腕。
她敢打破父亲时代留下的许多规矩,也能在强硬改革的同时,用些怀柔手段稳住人心,更在核心股权的争夺中,提前布下了好几步棋。
娃哈哈这艘承载了几代人记忆的商业巨轮,正在她手里,以前所未有的姿态,驶向一个既充满挑战,也可能遍地机遇的新航程。
参考资料
央广网2025-05-16《娃哈哈由今麦郎代工引争议,多方回应表态》
凤凰网财经2025-05-15《风暴眼丨宗馥莉要做新品牌?股权纠纷未了局,娃哈哈商标归属再掀争议》
观察者网2025-05-12《多地工厂停产、员工维权?宗馥莉时代的娃哈哈动荡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