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能源产业智能转型迈出新步伐 四方共建开启“产业+数字”融合新篇章

2025年06月07日22:22:03 财经 1839

近日,阳江鼎兴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电机工程协会、阳江电力行业协会与中国联通阳江市分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宣布以“平台+生态”双重驱动模式为核心,整合技术、资金与市场资源,共同绘制阳江能源产业智能升级的新蓝图。

阳江能源产业智能转型迈出新步伐  四方共建开启“产业+数字”融合新篇章 - 天天要闻

作为阳江能源领域的重要参与者,阳江鼎兴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凭借其在能源项目管理、运维服务等方面的深厚积累,成为此次合作的产业实践主体;电机工程协会长期致力于电机工程技术的创新与推广,为阳江能源产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持;阳江电力行业协会则依托行业资源整合能力与政策研究优势,为合作提供战略指引与标准支撑;中国联通阳江市分公司作为通信技术领域的领军企业,以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为抓手,搭建起覆盖能源生产、传输、消费全链条的数字化底座。三方通过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构建起“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协会赋能、技术驱动”的协同创新机制。

根据协议,四方将建立“平台+生态”双重驱动模式,通过技术、资金、市场等资源投入,构建合作与收益共享机制。以能源产业智能化升级为核心,以综合能源管理平台为技术基础,融合5G通信技术、物联网、数字孪生、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行业提供AI文书平台、智能施工、虚拟电厂管理平台、光伏电站智能运维等服务,形成可复制的“产业+数字”行业转型解决方案,实现从项目制服务向平台化赋能的商业模式升级。

当前,阳江能源产业正面临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关键转型期,传统模式下设备管理粗放、运维成本高企、能源利用效率偏低等问题日益凸显。此次合作直击行业痛点,不仅着眼于技术层面的突破,更致力于商业模式的重构,推动商业模式从“单点服务”向“平台赋能”升级。

作为广东省重要的能源基地,阳江正着力打造国际风电城和绿色能源基地。能源产业的智能化转型,不仅能提升传统能源利用效率,更将为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提供技术支撑。这场由企业、协会、运营商共同发起的产业变革,正为阳江能源产业乃至整个粤西地区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可借鉴的样本。

撰文:赵强 黄积广

图片:阳江联通提供

【作者】 赵强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又一个重要判断 - 天天要闻

又一个重要判断

来源:奶员外7月3日,市场小幅上涨,上证指数报收3461点,再创年内新高。盘面上,不足之处在于量能不够,成交金额进一步萎缩到只有1.31万亿元,说明场外资金还有些犹豫。也许正像我前几天所说的:有效站上3500点才能吸引资金大规模入场,才是第
安踏,你还认识你自己吗? - 天天要闻

安踏,你还认识你自己吗?

作者 | 扰扰在品牌改革路上,安踏的品牌形象反而越来越模糊了。年收入达到 335.2 亿元的安踏正在面临一个新问题,品牌形象越来越模糊。在小红书搜索安踏冠军、安踏作品集、超级安踏的名字,会发现消费者并不清楚它们到底有什么区别。
Top Charts|面子好于里子——6月美国就业数据点评(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 天天要闻

Top Charts|面子好于里子——6月美国就业数据点评(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申万宏源宏观美国6月官方就业数据大超市场预期,市场对联储7月降息预期骤然降温。展望后续,美国就业强劲是否可持续、市场是否会转向“再通胀”交易?一、美国6月就业数据为何超预期?政府部门就业新增人数大幅上升 美国6月就业数据全面强于市场预期,政府部门是主要因素。美国6月非农新增就业14.7万...
我国首座海水漂浮式光伏项目在青岛建成投用 - 天天要闻

我国首座海水漂浮式光伏项目在青岛建成投用

大众网记者 毛道光 青岛报道7月1日,青岛炼化全海水环境漂浮式光伏项目建成投用,这是我国首个实现工业运行的全海水环境漂浮式光伏项目。与其他海水漂浮式光伏发电多处于试验阶段且装机功率多为百千瓦级不同,该光伏电站装机功率达到7.
新闻早资讯丨发放6565万元文旅消费券!四川暑期文旅消费季启动 - 天天要闻

新闻早资讯丨发放6565万元文旅消费券!四川暑期文旅消费季启动

天气提示今天白天:盆地西部阴天间多云,部分地方有阵雨或雷雨,雷雨时伴有短时阵性大风,其中广元、绵阳2市西部有大雨到暴雨,个别大暴雨,盆地其余地方多云;川西高原和攀西地区阴天间多云有阵雨或雷雨,阿坝州和甘孜州中部有中雨,局部大雨。24小时内,盆地最低气温:西部22~24℃,其余地方24~26℃;最高气温:西部29~3...
2025年7月4日上证指数走势预测:多维因素交织下的震荡蓄势 - 天天要闻

2025年7月4日上证指数走势预测:多维因素交织下的震荡蓄势

一、宏观经济与政策环境的双向赋能2025年二季度以来,中国经济呈现“弱复苏中的韧性强化”特征。制造业PMI连续四个月位于扩张区间,其中新动能相关指标(如高端装备、绿色能源)贡献度提升至45%,显示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