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日,正平股份部分答复2024年年度报告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其中对于资金占用、违规担保和募投项目三个问题进行了详细回复,但是对收入确认和外部借款问题,公司表示由于人员离职变动较大,导致资料收集与核查工作面临较大困难,整体进度有所延迟。公司正在积极推进相关核实工作,待核查完成后进行回复。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对于自身财务状况需要核查后才能答复,已经对投资者的知情权形成了侵害。
有意思的是,由于2024年报被出具保留意见内部控制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公司股价一度大跌,但是在5月8日公司股价出现V型反转,对于略懂财务和法律的人士这种炒作逻辑实难理解。也不知道2025年以来交易所下发问询函是否不再作为披露事项,查阅沪深上市公司公告已经鲜有交易所年报问询的相关公告,取而代之的是仅仅在回复时进行披露。投资者似乎并无渠道了解专业能力优秀的交易所老师对于年报的相关质询,对于散户为主的市场交易所的专业问询或许能点醒一些投资者及时做好风险规避,仅仅在回复环节进行披露这样的规则修改又是出于什么原因呢?
相比晦涩难懂的审计意见,交易所的问询直击公司痛点。在收入确认上,由于正平股份2024年四季度出现了成本倒挂,交易所要求公司列表说明2024年度确认收入的项目具体情况以及全面排查是否存在完工进度估计不准确、成本计量不准确、收入确认依据不足、收入成本不匹配等异常情况;是否涉及以往年度财务数据,并及时披露更正后的财务报表。
在外部借款上,要求公司列表披露诉讼仲裁相关事项与财务账面差异的具体情况,说明预计负债计提是否充分、审慎,全面排查此次差异是否涉及以往年度财务数据,并及时披露更正后的财务报表,并说明拟采取何种应对措施确保诉讼事项披露完整、准确。
天眼查显示,正平股份2023到2025年作为被告的案件高达208起,失信被执行人涉案总金额4029万元,被执行案件总金额1.39亿元,随着后续案件判决,上述金额预计还将扩大。
上海古北律师事务所专业证券索赔律师娄霄云认为,相比小股东千万级别的资金占用和已经解除的违规担保事件,公司收入确认准确性和外部借款的完整性才是投资者关注的要点,由于公司无法及时回复交易所问询,是否涉及差错更正以及更正金额尚无法预计。基于审计非标意见及公司自查情况,我们认为凡是2024年4月30日至2025年4月29日期间买入,并且2025年4月29日收盘持有的投资者,可查阅“娄霄云律师”相关资讯申请民事赔偿,最终以法院认定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