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实用电脑手机技巧
编辑”实用电脑手机技巧
引言
提起蒙牛集团,想必大家并不陌生,巅峰时期的蒙牛集团是国内乳品行业的巨头,影响力和同期的乳业品牌都不是一个水平的,也就只有伊利能和它一战。
然而俗话说得好,大浪淘沙,留下的才是精品。
并且蒙牛每年的广告费也是令人瞠目结舌,能够高达超72亿,但是在丑闻缠身之后,如今的蒙牛也是大不如前,其老板更是套现120亿离场,让国企接手其留下的残局。
蒙牛的创始人牛根生为什么会选择套现呢,一代乳业大佬退隐之后,股民和投资者们由谁来负责呢?
白手起家
1958年,在内蒙古呼和浩特的一个小村子里,一个男婴呱呱坠地,这就是未来乳品行业的领军人物牛根生。
牛根生的家境不是一般的差,不然也不会在生下来几天后就被亲生父母狠心卖掉。
机缘巧合之下,他遇见了他现在的养父母,老两口将牛根生当成自己的亲生孩子抚养,对他疼爱有加。
牛根生也就在这样有爱的环境下长大,成为了一个聪明善良的帅小伙。
俗话说得好,真金不怕火炼,日子虽然很苦,但是牛根生并没有打退堂鼓的心思,而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受到了队内朋友们的一致好评。
时光匆匆而过,经过了五年,当时那个青涩的小伙子已经成长为了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
养父母的相继去世给牛根生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创伤,而他只是把这些苦往肚子里咽,准备带着他们的 那一份好好活下去。
终于,牛根生熬出了头,在25岁的那一年顺利进入了一家回民奶食品厂工作。
这里的生活很辛苦,但和在乡下的生活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
牛根生每天都抱着极大的热情上班工作,大家也都记住了这个热情洋溢的小伙子,他的上进心也被领导们看见,受到了他们的赏识。
也许当时的牛根生不会想到,他的成功之路将就此开始,而这家食品厂正是伊利的前身。
牛根生在伊利干了十多年,一直从基层岗位升任到了生产经营副总裁,令人艳羡。
俗话说的好,功高盖主,树大招风,此言不假。
当时的市场部和营销部都非常认可牛根生,甚至有人说 “伊利是牛总一手做大的”,可见牛根生的影响力。
这些风言风语也传到了当时伊利老总郑俊怀的耳朵里,约谈了对此还一无所知的牛根生。
在和郑俊怀交流之后,牛根生为了不让他为难,主动提交了辞呈,一个人孤单地离开了伊利。
牛根生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统统奉献给了伊利,落得一个这样的下场实在是让人寒心。
但是牛根生没有从此一蹶不振,而是召集了一堆志同道合的朋友,拿着自己积累来的人脉和资源重操旧业,开办了属于自己的乳业公司,也就是未来家喻户晓的蒙牛。
创业初期,牛根生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但是凭借着他特有的人格魅力和在伊利积攒下来的行业经验让蒙牛的发展走上了正轨,成为了一众乳业公司中的黑马。
蒙牛的发展速度相当惊人,短短几年的时间就将销售额干到了几千万,成为了能和老东家伊利叫板的乳业公司。
巅峰时期的蒙牛公司有着十分惊人的实力,牛根生在宣传这方面可是丝毫不含糊,一年就花费了惊人的72亿,令人咋舌。
蒙牛公司不仅曾拿下神舟五号唯一的牛奶赞助权,还获得了流行节目《超级女声》的独家冠名权,一时之间火遍了大江南北,让大家想到牛奶就想到蒙牛,获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虽然宣传费是贵了点,但是这些宣传效应都反哺到了蒙牛的盈利上。
蒙牛的盈利大幅上涨,作为董事长的牛根生的身价更是水涨船高,被誉为“中国乳业教父”,一时风头无量。
命运的选择
然而,在巅峰过后,蒙牛集团的发展却走上了一条歪路,不仅频曝丑闻,甚至还面临着晚节不保的风险。
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2008年,三氯氰胺事件引爆舆论,大家纷纷指责涉事企业,这其中就有蒙牛的身影。
食品安全问题马虎不得,这是作为商家应该遵守的底线,事情曝光之后,蒙牛等一众涉事企业遭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乳业集体迎来了行业寒冬。
蒙牛的盈利也一再缩水,完全不像全盛时期那么能赚钱了,不仅如此,近些年来伊利的对打也让它的实力大不如前。
两家牛奶品牌都意识到了宣传的重要性,于是便在线上宣传和线下营销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致力于让自家品牌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乳业第一。
在2021年,蒙牛和伊利在宣传投入都令人咋舌,蒙牛的营销费用高达72.08亿元,而伊利更夸张,居然花了126.10亿在宣传上面。
这些费用掏空了蒙牛的家底,却没有得到预期的宣传效果,蒙牛的盈利大不如前,不可避免地走上了一条下坡路,其在2024年的时候,利润直接暴跌97.8%将近98%,业务营收全线下滑,并且还可使裁员,可以说相较于巅峰时期的蒙牛现如今的蒙牛就是一个“残局”。
面对蒙牛当前的困境,牛根生即使是有心也无力,于是便打起了套现的念头。
它找的下家就是大名鼎鼎的中粮集团,牛根生将蒙牛的一部分卖给了中粮集团,让国资接手,希望能够激流勇进,最后全身而退。
套现跑路
在蒙牛的盈利一路下滑之后,牛根生便多次变卖自己手中的股权,将蒙牛集团交由国资管理,希望从中抽身。
经过一系列的资本操作,牛根生套现了惊人的的120亿。
套现之后,他悄悄地离开了他奋斗了一生的乳品行业,也让蒙牛从民营企业成为了国资控股企业,也就是说让国家政府接下了这“烂摊子”。
结语
从风光无限的民营大企走到如今这个地步,蒙牛集团的故事相当有戏剧性。
未来蒙牛集团在中粮集团的带领下会到底会发展成什么样,还是一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