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美国宣布对台湾实施32%对等关税,台湾社会掀起了激烈讨论,而民进党立委王世坚也在其中成为焦点人物。他在公开场合猛烈抨击裕隆集团(纳智捷厂商),指责政府高关税长期保护裕隆,导致其未能积极自我革新,反而成了“阿斗”,使得台湾汽车产业在全球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王世坚甚至直言:“开租赁公司放高利贷是你的本业吗?是当初政府保护、扶植汽车产业的原意吗?”
王世坚公开场合猛烈抨击裕隆集团(纳智捷厂商),指责政府高关税长期保护裕隆
裕隆集团则针对近日有关其获得政府百亿补助的指控,发表了严正声明,强烈否认并反击这些网络谣言,表示其在过去几十年中,始终依照政府政策进行投资、研发,并为台湾汽车产业做出了贡献。然而,王世坚及其他政界人士的指责并未因此停歇,反而更加强烈,批评裕隆无视社会责任,不仅未能正面回应行业变化,反而寄希望于继续享受政府庇护。
王世坚已多次痛批裕隆汽车不争气,是扶不起的阿斗
关税保护的“阿斗”困境
裕隆集团作为台湾本土汽车制造商,多年来一直享有政府高关税的保护政策,避免了大量外资品牌的冲击。然而,这一政策在王世坚眼中,却已成为过时的保护伞,使得裕隆失去了自主创新的动力。他批评道,政府对裕隆的长期保护已成为一种“束缚”,不但未能促使裕隆提升竞争力,反而让其在全球车市竞争中逐渐“自甘堕落”。
纳智捷汽车以其超高油耗,频频被车友调侃
“过去60年来,裕隆靠着政府的一系列政策扶植,获得了大笔资金和资源支持,但它并未能积极转型。现在裕隆不仅撤销了汽车研发中心,还开设了融资租赁公司,专注于放高利贷,这真的是政府当初期望看到的产业发展吗?”王世坚质疑道。
裕隆回应:谣言与事实的较量
裕隆集团在面对外界的质疑时,发出了一份详细的声明,驳斥了有关其“拿百亿政府补助”的指控。裕隆表示,网络上的传言纯属虚假,集团自成立以来,始终依照政府政策进行投资和研发,从未获得所谓的“百亿补助”。其自主研发和自主品牌的投入,不仅推动了台湾汽车产业的发展,也为台湾零部件和汽车电子产业的崛起提供了坚实基础。
裕隆强调,其在自主研发和自主品牌方面的投入,已经为台湾产业链带来了显著的溢出效应,许多台湾零部件企业因此进入国际供应链,并与全球知名厂商建立了合作关系。而且,裕隆集团在新能源车和电动车领域的持续投入,代表了台湾汽车产业升级的方向。
然而,王世坚等人并未对裕隆的声明表示认同,反而更加强烈地批评裕隆未能改变其“只懂得占政府便宜”的形象。他指出,裕隆的策略不仅没有为台湾消费者带来更多的选择和更低的价格,反而在享受政府保护的同时,长期未能交出满意的成绩单。
高嘉瑜再度发声,批评裕隆“败家子”
不仅王世坚,前立委高嘉瑜也对裕隆展开猛烈攻击。她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裕隆集团在过去几十年里享受了政府高关税的保护,却依然在台湾市场上销售价格远高于进口汽车,造成了台湾消费者的巨大负担。她指出,裕隆曾通过政府扶植获得了大量资本,但却将这些资金投入到大陆市场,导致了企业的严重亏损,并最终未能收回投资。
现在裕隆不仅撤销了汽车研发中心,还开设了融资租赁公司,专注于放高利贷
高嘉瑜还批评,裕隆将其在台湾的资产用于开发商业地产,而非继续专注于汽车产业发展,显现出其“唯利是图”的态度。她表示:“裕隆拿到政府的资源,却不思进取,将台湾人辛辛苦苦积累的财富拿去输掉,最后还要继续占着资源,要求继续享受特权。台湾人民已经受够了!”
政府是否该调整政策?
面对外界的强烈反应,裕隆集团的未来走向和台湾政府是否应调整产业政策成为了焦点。王世坚提出,政府应立刻取消对汽车和保健食品的高关税,以此作为和美国谈判的诚意,同时让台湾消费者受益。高嘉瑜则认为,台湾的汽车市场不应该继续保护裕隆这样的“败家子”,政府应采取更加开放和公平的态度,减少不必要的补贴和保护,推动产业向更具竞争力的方向发展。
裕隆集团的态度则是,虽然面临着许多挑战,但集团将继续遵循政府的政策导向,积极投入新能源车、车用AI以及电动汽车等未来技术,带动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同时,裕隆也强调,其将继续努力与台湾其他汽车零部件厂商合作,共同推动台湾汽车产业走向国际。
无论是王世坚的批评,还是裕隆的反驳,台湾汽车产业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长期以来,裕隆依赖政府保护政策的历史,也让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显得有些“沉疴难治”。如何在全球化的经济大潮中保持竞争力,如何突破传统产业思维,成为了台湾汽车产业需要深刻反思的问题。政府能否改变现有的政策,推动产业走向更加自主和创新的未来,也将是接下来舆论关注的重点。
大家对裕隆集团颇为陌生,但是纳智捷汽车就是裕隆集团的“得意之作”,纳智捷凭借其超高油耗“享誉”海内外,更被车友戏称“中石油战略合作伙伴”,不得不说其是一款彻头彻尾的失败之作。而同时,台湾地区为了保护汽车产业,对进口汽车收取及其高昂的关税,使台湾汽车消费者不堪其苦,即便时至今日,大陆汽车厂商已将汽车打出极致性价比,台湾地区的汽车价格依然极其昂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