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从越南把器械搬回中国,只是因为停电?这背后还有什么原因

2024年08月10日14:52:13 财经 1829

| 来科点谱

编辑 | 来科点谱

«——【·前言·】——»

前几年那会,富士康准备撤离中国、前往东南亚开辟新战场的消息传得热火朝天。

富士康从越南把器械搬回中国,只是因为停电?这背后还有什么原因 - 天天要闻

越南,靠着当地廉价的土地和人力,一度成为富士康的“新宠”,但是这场看似精明的战略转移,却演变成了一场始料未及的“滑铁卢”。

没过几年的时间,富士康的越南的工厂就遇到了停电、暂停工作的困境,甚至不得不高调宣布“回归”中国。

富士康从越南把器械搬回中国,只是因为停电?这背后还有什么原因 - 天天要闻

富士康回归中国可不仅仅是因为停电,隐藏在这场“迁徙”背后的,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富士康在东南亚国家建厂

就在最近的几年当中,富士康逐渐将视线转向了海外,尤其在东南亚和印度大力地进行布局建厂,这背后究竟是有大好处还是大陷阱?

富士康从越南把器械搬回中国,只是因为停电?这背后还有什么原因 - 天天要闻

说白了,问题的核心就是成本,东南亚国家人工成本低,招工也特别便捷,对于富士康而言,这毫无疑问是巨大的诱惑!

更别提东南亚的这些国家啦,他们为了把外资吸引过来,出台了一堆的优惠政策以及税收减免措施,完全就是把“快来投资”这几个字摆在明面儿上了。

富士康从越南把器械搬回中国,只是因为停电?这背后还有什么原因 - 天天要闻

当然,富士康也不是只盯着便宜,东南亚市场本身也充满了潜力,这些新兴经济体发展迅速,消费市场对电子产品的需求水涨船高,富士康自然不会放过这块“肥肉”。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中,写作不易,文中会有5s免费广告,为了维持生活,敬请谅解,观看后可阅读全文。

更重要的是,在东南亚建厂,离全球供应链更近,物流成本也能降下来,一举多得。

富士康从越南把器械搬回中国,只是因为停电?这背后还有什么原因 - 天天要闻

富士康没那么死心眼,只把希望寄托在一处,除了东南亚,他们还特别起劲地拓展新兴产业链,千方百计地寻找新的增长点。

打个比方,富士康和泰国能源界的庞大巨头 PTT 携手共同合作,在泰国的电动汽车这一块儿投资,最终组建了 Horizon Plus 公司。

富士康从越南把器械搬回中国,只是因为停电?这背后还有什么原因 - 天天要闻

并且打算在泰国东部经济走廊建设电动汽车生产基地,预计总的投资大概在10亿至20亿美元之间。

这就说明了富士康已经不甘心只做代工了,而是想要向产业链的上游发起冲击,全力塑造自己的品牌和核心竞争力。

富士康从越南把器械搬回中国,只是因为停电?这背后还有什么原因 - 天天要闻

当然,富士康也没有放弃在潜力市场继续深耕,为了抓住印度市场的巨大潜力,富士康计划在卡纳塔克邦的Devanahalli工厂生产iPhone,该工厂建成后,年产能将达到2000万部手机。

富士康逃离越南印度、回归中国

富士康当初瞄准东南亚,尤其是越南,就是因为他们人工、地价都很便宜,当地政府还给了一堆的优惠,富士康刚去的那几年,确实是得了不少好处,成本大幅下降,利润也提升了不少。

富士康从越南把器械搬回中国,只是因为停电?这背后还有什么原因 - 天天要闻

富士康从越南把器械搬回中国,只是因为停电?这背后还有什么原因 - 天天要闻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越南的“低成本”背后,隐藏着一堆“成长烦恼”,基础设施跟不上,尤其是电力供应,三天两头停电,富士康的生产线动不动就瘫痪。

去年越南闹电荒,苹果、松下这些大厂都遭殃了,最后还是中国出手相助,才缓解了危机,你敢信富士康跑到越南,最后还得靠中国供电才能活下去,这简直是大型打脸现场。

富士康从越南把器械搬回中国,只是因为停电?这背后还有什么原因 - 天天要闻

除了停电,越南政府的政策也是让人头疼,一会儿一个政策,朝令夕改,企业根本无所适从,政策的不确定性,意味着企业的运营成本和风险都在增加,谁也受不了这种折腾。

再说说人才,越南虽然劳动力成本低,但素质和技能也普遍偏低,富士康想要招到符合要求的工人,就得花大价钱培训,这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富士康从越南把器械搬回中国,只是因为停电?这背后还有什么原因 - 天天要闻

而且,越南的供应系统体系也不完善,零部件供应经常出问题,要么不及时,要么质量不过关,严重影响了富士康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更让人无语的是印度,他们表面上热情邀请富士康建厂,实际上是打着“以市场换技术”的小算盘,想偷师富士康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富士康从越南把器械搬回中国,只是因为停电?这背后还有什么原因 - 天天要闻

印度的本土企业,像塔塔集团之类的,已经开启了进军电子代工领域的步伐,还一门心思地试图挤进苹果供应链,这毫无疑问就是要抢富士康的生意,分富士康的饭碗。

面对着东南亚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坑”,富士康到最后还是决定选择“回归”理性,大幅度地增加对中国市场的投资。

富士康从越南把器械搬回中国,只是因为停电?这背后还有什么原因 - 天天要闻

毕竟我国在制造业方面是大国,拥有十分成熟的供应链,而且设备完整齐全,能够为富士康塑造稳定可信的生产环境。

富士康从越南把器械搬回中国,只是因为停电?这背后还有什么原因 - 天天要闻

更重要的是,我国政府对制造业一直大力支持,政策稳定,给企业吃下了定心丸,而且中国拥有大量高素质、经验丰富的产业工人,能满足富士康对技术和效率的要求。

富士康从越南把器械搬回中国,只是因为停电?这背后还有什么原因 - 天天要闻

当初为什么撤离中国

“富士康跑了!”

在 2018 年,有无数人时刻留意着富士康的一举一动,就怕它真的“拍拍屁股走人”,说到底,大家怕的并不是富士康这个名字,而是怕自己失去工作没了饭碗。

富士康从越南把器械搬回中国,只是因为停电?这背后还有什么原因 - 天天要闻

咱就以郑州富士康为例,这简直是河南的“珍贵金饭碗”,让上百万的河南老乡有了生计,在河南出口的产品当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富士康制造出来的。

多少人去富士康上班,就是为了那份稳定的收入,可富士康说走就走,这背后的原因,可没那么简单。

富士康从越南把器械搬回中国,只是因为停电?这背后还有什么原因 - 天天要闻

有人说,是郭台铭想回台湾发展,毕竟他在2018年加入了中国侨联,还公开表示看好中国发展,一时间,各种猜测满天飞,大家都以为富士康要“回老家”。

后来郭台铭亲自出来辟谣,说加入中国侨联和富士康搬迁是两码事,富士康只是把部分产能转移到越南,并没有放弃中国市场。

富士康从越南把器械搬回中国,只是因为停电?这背后还有什么原因 - 天天要闻

但这一番解释,多多少少显得有些苍白无力,大家心里面其实都清楚得很,富士康搬迁,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成本方面的问题。

其实说白了,就是在中国,人工费用是越来越贵,以前工人一个月就拿一两千块,也乐意干这份活儿,再说了,富士康那种流水线上的活计,又辛苦又无聊,谁能愿意一直干着呀?

富士康从越南把器械搬回中国,只是因为停电?这背后还有什么原因 - 天天要闻

网上那些说富士康是“血汗工厂”的那些帖子,并不是毫无缘由凭空捏造的,相较而言,东南亚的工人,在面对工资低和工作强度大的时候,接受的意愿就强多了。

据说,你给他们一个月几百块,让他们每天干十几个小时,他们也乐意,这人力成本优势,谁看了不眼红?

富士康从越南把器械搬回中国,只是因为停电?这背后还有什么原因 - 天天要闻

中国制造业目前还面临着产业升级方面的压力,低层次产能过剩,高级技术不足,要想在国际市场上立住脚跟,中国制造肯定要进行转型升级,得从“中国制造”发展到“中国智造”。

这条路,说起来轻松,走起来却难如登天,技术创新是关键所在,没有核心技术的话,就只能永远跟在别人身后追,永远都无法领先。

富士康从越南把器械搬回中国,只是因为停电?这背后还有什么原因 - 天天要闻

品牌建设这一块也特别重要,以前的时候,咱们习惯了给别人“代工”,就像是给别人做漂亮的嫁衣一样,可现在,咱们得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把产品的附加值给提升上去。

所幸中国制造没有坐以待毙,政府出台了一整套的政策,鼓舞企业创新,将营商环境改善,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开始清楚技术和品牌的重要意义,纷纷提高研发投入,踊跃地开拓海外市场。

富士康从越南把器械搬回中国,只是因为停电?这背后还有什么原因 - 天天要闻

就以手机行业为例,华为、小米等中国的品牌,已经成功地在国际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并且取得了相当好的成果,他们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表明,中国制造也是可以制造出高水准、高科技的产品的。

富士康迁厂这一事件,给中国制造狠狠地敲响了警钟,同时也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中国制造所面临的困境以及挑战。

富士康从越南把器械搬回中国,只是因为停电?这背后还有什么原因 - 天天要闻

但在危机当中其实也蕴含着机遇,只要咱们能够认清当下的形势,坚定自己的信心,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那就肯定能够达成从“制造大国”转变到“制造强国”的跨越。

参考资料

观察者网2024-05-22 ——夏季用电高峰临近,越南被曝呼吁富士康等企业减少用电量

富士康从越南把器械搬回中国,只是因为停电?这背后还有什么原因 - 天天要闻

新京报2023-07-17——撤出印度“造芯计划”,富士康到底被谁“坑”了|新京智库

富士康从越南把器械搬回中国,只是因为停电?这背后还有什么原因 - 天天要闻

环球时报2024-08-08——媒体谈富士康“归去来”:对供应链“去中国化”的有力回击


富士康从越南把器械搬回中国,只是因为停电?这背后还有什么原因 - 天天要闻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高盛谈“反内卷”:钢铁、水泥业利润有望改善 - 天天要闻

高盛谈“反内卷”:钢铁、水泥业利润有望改善

“反内卷”正在进行时,钢铁、水泥业利润有望改善。据追风交易台消息,高盛7月5日发布的研报显示,7月1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释放了重要政策信号,明确提出要发展“统一大市场”,并首次明确提及打击企业间“过度激烈竞争”导致的价格下跌问题。据澎湃近日报道,7月1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对推进全国统...
AH股震荡下跌!创业板跌1%,稳定币概念活跃,恒科指跌1%,阿里京东美团齐跌,国债上涨,商品下跌 - 天天要闻

AH股震荡下跌!创业板跌1%,稳定币概念活跃,恒科指跌1%,阿里京东美团齐跌,国债上涨,商品下跌

7月7日周一,A股早盘低开,三大股指小幅下跌,创业板跌1%,稳定币概念再度活跃,多元金融、房地产等板块走强。港股同样低开,恒指、恒科指也下跌,京东、美团、阿里巴巴齐跌,茶饮股反弹。债市方面,国债期货上涨,商品方面,国内商品期货回落。核心市场走势:A股:截止发稿,沪指跌0.17%,深成指跌0.57%,创业板指跌1.00%...
中信证券:AI算力对高端PCB需求快速增长 头部公司业绩增长具持续性和确定性 - 天天要闻

中信证券:AI算力对高端PCB需求快速增长 头部公司业绩增长具持续性和确定性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信证券发布研报称,AI算力对高端PCB的需求快速增长,在今年带来AI PCB明显供需缺口。随着AI面向推理需求的持续扩张,ASIC芯片的增长有望成为2026年高端PCB增量需求的主力。该行测算2026年全球AI PCB增量供需比位于80~103%区间,供需偏紧的状态有望持续。各家PCB厂商的增量产值释放情况将对其AI业务的增...
东风汽车集团,终于悟了! - 天天要闻

东风汽车集团,终于悟了!

外部重组搁浅,但东风自己内部加快了改革步伐。 7月1日,在宣布成立奕派汽车科技公司5天后,东风汽车披露了新公司首张成绩单:6月交付26089辆,同比增长76.3%;1-6月累计交付11.0....
日产投资阿尔特,电动化转型新思维 - 天天要闻

日产投资阿尔特,电动化转型新思维

今年4月,日产投资了中国汽车设计龙头企业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这一低调的动作在中国几乎被人忽视,但被日本的权威媒体敏锐地捕捉到。7月5日,《日本经济新闻》朝刊报道,日产汽车将于2026年开始从中国出口电动汽车,计划出口地是东南亚、中东和中南美洲地区。今年4月开始发售,且从造型、研发到零部件定点均由日产...
港股就是你的ATM:A=阿里 T=腾讯 M=小米 - 天天要闻

港股就是你的ATM:A=阿里 T=腾讯 M=小米

一、港股已进入技术性牛市,now what…划重点的重复讲——今年不买港股先输一半。做投资万万不能对“均值回归”的力量一无所知,此乃投资世界的万有引力定律。在我的职业生涯里,一次一次又一次,“均值回归”宛如瓢泼而下的天幕,在风云变色之间,降临在你我的面前。均值回归,让我谦卑。许多人说:“我已经在港股炒了四年...
李嘉诚二儿子拿下第四家IPO,富卫集团登陆港交所开盘破发 - 天天要闻

李嘉诚二儿子拿下第四家IPO,富卫集团登陆港交所开盘破发

乐居财经 王敏 7月7日,富卫集团(HK:01828)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摩根士丹利和高盛担任联席保荐人。其开盘跌0.53%,总市值480.44亿港元。上市后,富卫集团成为李泽楷旗下第四家上市公司。富卫集团之外,李泽楷旗下的上市公司包括电讯盈科、香港电讯和盈大地产。招股书显示,富卫集团是一家泛亚洲人寿保险公司,采用以客为先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