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核心趋势内参】:8个你必须知道的大趋势信号

2024年05月19日22:21:26 财经 5994

【每周核心趋势内参】:8个你必须知道的大趋势信号 - 天天要闻





房地产迎来政策高潮期。本周“保交房”会议正式官宣地方政府收储新房,流传近半个月的传闻落地,同一日央行三箭齐发,调整首付比例为15%,全面取消房贷利率下限,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同时发力意在激发民众购房意愿、挽救房企、去化库存。我们认为:1、对居民来说,购房杠杆翻倍,资金成本(房贷利率)下降,前期买房会相对容易,但后期的负担会加重。2、15%的首付意味着屋价下跌15%就会把首付款赔光,相关部门肯定是合计过,全国屋价的平均跌幅不会再跌超15%,但平均不会不能代表所有地区都不会。3、对地方政府来说,长期低廉资金来源问题租金回报率是否能覆盖利息是两个最关键的核心。4、对全国大盘来说,会优先在库存较高中小城市进行收储,但也会导致这些城市的财政问题更加严峻。





本周首批超长期国债发行。中标利率2.57%,全场倍数3.9倍,市场认购热情十分高涨,我们认为:1、目前的债市走牛是资产荒资金避险双重作用下推动的,资金的风险容忍度很低,纷纷选择“最安全”的国债。2、此次超长国债的发行有利于缓解金融市场资产荒的现象,为众多的金融机构提供拉长久期配备无风险利率的再平衡组合选项。3、本次认购仍以银行和保险等金融机构认购为主,有利于短期内引导资金走出金融体系进入流通,但是长期来看,要实现“人民币锚定国债”,还必须提高更多市场机构和个人对国债市场的参与度。4、随着“以我为主”的货币政策将开始占据主导,财政纪律将会是未来货币体系最重要的头等大事,对汇率、通胀、经济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





普京访华,我们的给了欧美“面子”,也给了俄国“里子”。普京在上周开启了他第五个总统任期,首次外访即到访中国,中俄两方共同发布了多达一万多字的近年来最长的联合声明,我们认为:1、官方声明里大量内容都是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的强烈批评,包括经济制裁、世界地区安全议题、东亚军事部署、领土问题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美欧持续的施压让中俄持续深化战略伙伴关系的意愿依然十分强烈。2、但中国也有意向缓和同美欧的关系,从布林肯访华、朔尔茨访华和最高层访法的细节中可以发现,中国目前会更多地考虑美欧国家的一些态度,至少不愿意因为跟俄罗斯的“类同盟性质”的合作而招致同美欧的对立,所以关于合作的定性非常明确为“非同盟”。3、本次联合声明中,有关台湾问题的表述是“俄罗斯坚定支持中方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和实现国家统一的举措“,首次在官方文件中出现“支持实现国家统一的举措”,背后意味深长。





铁路大维修和大更新时代正在来临。铁路整车主要包括铁路客车、铁路货车以及电动机车三类,随着大基建时代的落幕,铁路整车也将迎来大维修和大更新的时代。我们认为:1、我国的铁路整车从2007年开始批量交付,交付巅峰为2014-2016年,目前全国保有量超过1万组。2、按照使用寿命20年左右计算,未来几年将迎来首批铁路整车的退役和更新,根据历年入市服役的铁路车辆计算,未来的整车更新市场空间在千亿以上。3、铁路车辆维修市场规模也十分可观,我国的铁路车辆维修实施五级维修费用体制,一、二级检修为基础检修,三、四、五级检修为高级修,三级修费用在500万元左右,四级修费用在1500万左右,五级修费用在3000万左右。考虑到动车组四级修/五级修分别6年和12年的维修周期,未来全国的铁路车辆维修市场的空间也超过500亿规模。





本周大宗商品市场上演“全金属狂潮”。纽约铜出现史诗级逼空行情,价格再次刷新历史高点;镍价飙涨11%,伦镍突破2.1w美元;国际白银时隔十二年再次站上30美元,创下2012年以来的新高;黄金再次逼近前期2430的高点;锌、铝、铅、锡、镁等金属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大涨。我们认为:1、目前全球各大金属的供应端均出现明显的偏紧,同时美国cpi出现回落,为降息创造了条件,双重因素的共同刺激下催生出本周的“金属狂潮”。2、大宗金属的飙涨将对我国的制造业如电子通信、电器机械等行业产生挤压成本刚性会显著提升。3、会对我国形成一定的输入性通胀,但这种通胀是集中在产业生产端的通胀,无法和消费端的通缩进行中和,意味着,届时将面临着通胀和通缩并存的局面。





低空经济或将迎来爆发。各地最近密集推出低空经济低空产业布局方案,南京提出未来三年低空经济产值要达到500亿,北京提出未来三年要实现本市低空经济企业超过5000家,江西提出打造本土化的低空经济产业配套集群,深圳、安徽、湖南、湖北开通低空物流航线。我们认为:1、目前低空经济的产业发展路径已经非常明晰,主要围绕在应急救援、低空物流配送、空中摆渡、城际通勤、特色文旅等方面进行展开。2、当下各地的新能源产能都被严控,锂电项目审批也一应停止,各地政府都在疯狂寻找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抓手,低空产业正好接棒锂电和新能源汽车成为下一个发展蓝图。3、低空经济或比锂电产业更适合各地政府,电车产业门槛很高,且属于“赢者通吃”的行业,而低空经济却广泛分布在各地的空域内,有广阔的应用场景差异化发展空间,泡沫化的程度大概率不会像电车产业那么严重。





拜登政府再次挥动关税制裁大棒。拜登政府宣布预计最快在本周二将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电动汽车关税从25%提高到100%。拜登此举:1、作为竞选策略,意在争取铁锈区选民获得连任,塑造产业政策对华强硬的形象。2、表明美国对中国先进制造保持“防范于未然"的高度警惕。我们认为:1、2023年中国出口到美国的电车总值仅为780万美元,美国的制裁效果十分有限,更多的是拜登政府摆出来的对内姿态。2、中国政府目前也意识到产能过剩的问题,本月初工信部即发文要通过引导锂电池行业提高标准来淘汰落后产能,所以实际上中美博弈的另一面是加快了中国国内产业的技术迭代更新升级的进程。





大麻俱乐部再添重磅新员。本周在拜登政府的要求下,美国司法部启动了预备调整大麻管控分级的程序,将大麻从最严格的一级管控调整到第三级,意味着大麻将在美国“医用合法化”,这是继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荷兰、意大利等国后第十九个宣布大麻合法化的国家。我们认为:1、这次美国虽然只宣布了“医用合法化”,但根据其他国家的经验,往往很难避免医用大麻流入市场变成娱乐性大麻。2、一边是布林肯访华寻求同中国在毒品芬太尼上的合作,而另一边是美国国内拜登政府调整毒品管控分级,还有五个月即为新一届美国大选,拜登政府在此时放开大麻管制,指向不言而喻。3、在一些西方政体(德国、荷兰等)中,一些极端主义的选票已成为各党争夺的目标,比如毒品、枪支、合法性交易,这次美国的放开更显示出,过度民主的选举体制也有其弊端和痼疾。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美股收盘:标普纳指续收历史新高 科技巨头除了苹果都涨了 - 天天要闻

美股收盘:标普纳指续收历史新高 科技巨头除了苹果都涨了

财联社6月11日讯(编辑 赵昊)美股周一(6月10日)尾盘走强,三大指数集体上涨,其中标普和纳指收于新高。截至收盘,标普500指数涨0.26%,报5,360.79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0.35%,报17,192.53点,双双刷新了上周录得的新高;道琼斯指数涨0.18%,报38,868.04点,离其4万点的历史记录仍有一定距离。标普500指数日线图本周三...
油价“一夜大变”!6月11日调价后92号汽油价,猪价“画风突变” - 天天要闻

油价“一夜大变”!6月11日调价后92号汽油价,猪价“画风突变”

油价“一夜突变”,国际市场原油价格重拾涨势!近期,国际原油市场多空交织,此前,市场基本面偏差,主要受多方因素影响,从市场反馈来看,一方面,前期美联储会议纪要,美联储高官鹰派言论,打压降息预期。而美国能源消费旺季到来,但是,实际表现不及预期,
300W快充!5分钟充满电,真我新机太疯狂! - 天天要闻

300W快充!5分钟充满电,真我新机太疯狂!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两年的新机在电池容量上的提升做得非常好,从去年开始,基本上主流手机的电池容量都达到了5000毫安,这已经成为了标杆,四千多毫安电池的新机在小智印象里几乎是没有了。手机大电池带来的续航提升是实打实的用户体验升级
纽约联储调查显示,5月对未来通胀路径的看法不一 - 天天要闻

纽约联储调查显示,5月对未来通胀路径的看法不一

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周一公布的报告显示,5月美国公众对未来通胀走势的看法不一。纽约联储发现,作为消费者预期月度调查的一部分,公众认为一年后的通胀率将达到3.2%,而4月份的预期为3.3%,而三年后的预期通胀率将稳定在2.8%。受访者预计五年后的
揭秘日照贸易“大佬”拜文汇:靠铁矿石起家,如今专注做教育 - 天天要闻

揭秘日照贸易“大佬”拜文汇:靠铁矿石起家,如今专注做教育

泰山财经记者 丁一凡6月2日,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董事长拜文汇带领团队走出国门,访问美国加州理工大学、帕克大学等高校,谋求拓展在美合作关系,为师生提供更多赴美学习交流的机会。以校长的身份,专注于教育工作,似乎已经成为拜文汇近年来的主要工作
早盘:美股涨跌不一 市场关注联储利率决定 - 天天要闻

早盘:美股涨跌不一 市场关注联储利率决定

北京时间10日晚,美股周一早盘涨跌不一,本周交易员正等待美联储的利率决定和5月CPI通胀数据。英伟达的1拆10分股计划正式生效。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将从周一开始召开。道指涨22.12点,涨幅为0.06%,报38,821.11点;纳指跌60.2
20240610周直播回顾:泥沙俱下,市场情绪何时扭转? - 天天要闻

20240610周直播回顾:泥沙俱下,市场情绪何时扭转?

一、海外市场(1)加拿大、欧洲相继降息。一方面通胀缓解,出现了降息的空间;另一方面加拿大和欧洲,尤其是欧洲,宏观经济表现不理想,两害相权取其轻,所以采取降息。降息是对宏观经济偏差的一种确认。同时,降息一定会扩大总需求。海外降息扩大海外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