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新能源技术,在稳定推进过程中,对于光伏发电领域的技术,有着更好的突破,现在中国光伏企业的内战竞争,竟然杀死一片欧美企业。
从今年开始,中国光伏产业开始卷起来了,内战也是更好地进行产业竞争,让更有实力的企业走得更远,同时要研发和推进新技术的扩展。
为什么说中国光伏技术非常内卷?去年光伏组件就开始卷质量的同时还卷价格,每瓦不足2元的价格,已经砍到底了,不赚钱的情况下,人们以为是产业推广在赚吆喝,结果到了年底价格依然没能涨上去,吆喝的企业不急于做宣扬,反而更是降价争取订单,这为了拿到业绩,宁可贴钱亏本都要占领市场的做法,直接让行业内战开始了。
中国光伏巨头企业隆基都不顾自己的大牌效应,被市场裹挟降价了30%就为了拿到订单,当整个行业都开始争抢订单量的时候,大牌还高高在上,也不介入市场圈地,肯定是不行的,毕竟当一些光伏企业,通过先拿到订单,按照市场占有率再谈影响力的时候,大牌如果把自己置身竞争之外,看热闹的话,最终自己这个企业很可能就失去了争夺订单的机会,变成了市场的笑话了。
中国光伏企业开始内战,竟然误伤了欧美企业,杀死一大片欧美的企业,因为欧美企业和中国企业一起参与这种竞争,是真的无力招架,即便企业不赚钱,想要接单。
但是工人的昂贵的人工费,欧美企业也拿不出来,欧美工人的思路和中国企业工人不同,没有任何奉献精神,只是单纯做工和收取报酬,而且欧美企业的工人如果加班的加班费也很高昂,还要看工人会否同意,否则持续加班欧美的工人恐怕是要拒绝和投诉到工会的。
因此在赶工效率方面,在对企业的责任心,和企业发展同进退的觉悟方面,中国光伏企业可谓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那么中国新能源企业,有着如此严重的内卷,会否让行业出现负面影响呢?专业人士也评价中国光伏行业已经进入一个最为严重的内战时期了,这次市场的厮杀,不仅杀倒一大片欧美企业,还让中国的光伏企业,也经历了洗牌的效果。
小的企业,实力较弱的企业,恐怕难以继续支撑,这种可能是存在的,毕竟总是亏本拿订单,这也不是长久之计。
而低价带来的亏损情况,是大部分光伏企业都要面临的一次行业困境,如何能杀出重围,不仅需要行业有更好的标准和协商的默契底线,更需要企业能在这个内战中,咬牙活下去。因为亏本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没有利润,还涉及整个工厂和产业链的运转能否持续下去。
由此看来,行业局面也是非常严峻,难怪中国媒体也做出专业的报道,今年的上半年,大半光伏企业都会出现亏损情况,然而也将会迎来白热化的竞争时期,更多的企业都咬紧牙关想要坚持下去,只要能熬过这个竞争阶段,把对手企业熬到关门,那么剩下来的企业,自然会瓜分现有的市场份额。
这反常的操作,让欧美光伏企业都大惊失色,根本不敢掺和了。在光伏领域中国的企业早就进行了三次内卷战役,每一次都有企业在洗牌中消失,也有企业熬过艰难时期,努力存活下来,继续参与市场竞争,继续想办法扩大影响力,继而取得更多的市场占比,形成更大的市场号召力。
然而在每一次中国光伏内战,开始洗牌的时候,其实受到伤害最多的并非中国光伏企业,这个现象也颇为戏剧性,竟然每次都是欧美的新能源公司不堪一击,逃之夭夭离开市场竞争的阵容。工业强国德国也招架不住,即便给自己国内的新能源企业补贴,帮扶等,也无法让其形成更持续的战力,最终只能从商战中撤退。
就连国际上的光伏巨头,都禁不住中国的内卷,即便想要奋力抗衡一下,但是不是中国企业的对手,结果竟然在这种惨烈的竞争中破产关门了。
因此中国光伏企业又第四次开战,让国际社会都噤若寒蝉,不知道又有哪些欧美的企业在这次市场考验中消失。
从光伏市场也能看出中国企业的坚韧不拔的经营能力,凭借技术实力开拓市场,通过两败俱伤的价格战来卷起市场洗牌的风云,通过抗击消耗战的损失,来进行遴选实力最强的企业,这些惨烈的打法,让欧美企业都叫苦不迭,也无法招架。
中国新能源光伏产业的大杀四方,也让欧美企业看清了,中国的科技不断提速发展,拥有底气直接跃升到国际市场行列了,否则中国企业再卷,怎么可能影响到欧美呢,这说明中国相关行业的水平,处于世界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