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粉丝朋友们的关心,前段时间比较忙,暂停更新。
地球翰林院,过去一年,主要侧重于分析国际局势。本来只想在网络平台发发文章,整理下自己的感悟,再转发给几个亲朋好友看。没想到火了。单篇文章最高阅读量将近100万,点赞破万。
让我倍感荣幸。
从五月开始,我就敏锐感觉到中国的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不管是俄乌冲突还是中国周边,已经很难对国内的经济社会产生影响。
跟我一样,察觉到变化的也有很多,比如著名的媒体人胡锡进。他做国际局势分析起家。但从七月开始,他高调进军股市。背后原因,懂的自然懂。
这几天国家出了很多的重大政策,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到活跃资本市场,每一条都指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有人说,这是因为国内的财政压力大,但我认为这是内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018年,特朗普发起对华贸易战后,中国的外部环境急剧恶化。从那时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五年。
这五年里,中国发生了太多变化了。我们不仅要对外顶住美国的压力,对内防控疫情,还要着力推进经济改革、脱贫攻坚,任务繁重。但我们还是赢了。
最近有一部电影,叫《封神第一部》,上映以后一片好评,它开启了中国神话电影的大门。而年初上映的《流浪地球2》,推开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大门。
细心的朋友可以发现,不管是《封神》还是《流浪地球》,拍摄时间基本都是从2017年以后才开始。
这个时间,恰恰是国家对电影行业进行整顿,优胜劣汰,有实力的导演和演员开始冒尖,小鲜肉和流量明星被淘汰。
电影行业的改革只是中国改革的一个缩影,目前,国家已经全面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各行各业已经跻身国际先进水平。前段时间爆出,中国的核磁共振扫描仪,已经打破国外垄断,可以量产了。
从五月开始,美国国内精英层对中国的态度逆转,因为他们经过评估,发现,不管是半导体还是军工,在高新技术领域,美国已经遏制不住中国了,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他们的企业家非常精明。
据彭博社报道,英特尔CEO在国会听证会上提醒美国政府:美国对中国的遏制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影响了美国企业的发展。他说,英特尔一旦失去中国订单,那么在美国建设的“全球最大半导体生产基地”,将面临亏损。
这种局势下,基辛格访华,并声称,中美都接受不了互为对手的代价。
美国人,打不过就会跟你做朋友。
前段时间,中国对镓和锗的出口进行管控,打到老美痛处。美媒《Defense News》报道:美国洛马公司宣布,从本月起将大幅降低F-35战斗机的产量,比年初的计划交付数量减少了50架。
美国甚至要着手回收废弃电器,从中收集镓和锗。
年初,传美国要遏制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现在也不了了之。美国的联邦退休储蓄不仅可以投资中国公司,甚至允许投资列入黑名单的中国公司。
在全球各地,去美元化如火如荼,人民币使用占比节节攀升。在国内,外资不断进驻中国市场。7月26日,大众汽车集团宣布,增资约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0亿元),收购国内新能源造成新势力小鹏汽车约4.99%的股权。同时双方将合作生产新能源车。
在这个大局势下,中国的外部环境已经没有任何的压力,现在国家已经将精力全部转回国内,重点在于发展经济。
国际局势分析,是在2018年以后才火的,当时很多中国人懵了。以前对于美国,对于欧洲,我们相信他们会遵守市场规则,很少深入研究他们国内的变化。
当面临中美贸易战,全国人民的热情都调动起来了,社交平台上出现很多分析国际局势的作者,写的文章都非常好。
而现在,国际局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在的重点是国内经济。
因此,地球翰林院以后的研究方向也会发生偏转,更多关心国内的经济发展。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赞、关注并分享。希望我的分析对您的决策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