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去银行存钱,去买理财产品,又或者买基金,买股票,在我看来其实差不多,都是如何打理钱这个东西。
关键的区别在于:
我们心中觉得这项资产有多大的风险。
比如去银行存钱,绝大多数人认为风险极低或没有风险,
因为银行足够大,大到我们认为它不能倒,加上这么多年的思维惯性,父母存了一辈子,银行就是安全的象征,没有谁想过去怀疑银行。
但如果是买股票,我们马上就会警惕起来,
因为这个东西风险大,骗局多,而且造假的公司也多,所以我们不会轻易买,要去了解一下公司,它是做什么的,卖什么产品;接着再看一下年报、财报,了解它的现金流,资产负债,利润率等等。
有了基础了解后,再考虑是否买入,什么时候买,买多少的问题。
基金也一样,不仅看背后的基金公司,还要看基金经理的表现,历史业绩,细心一点的人还要看他的持仓,买的是什么公司,属于什么类型,以及投资理念,是否知行合一。
知道了基金的来龙去脉,然后才开始投,一点点地投,因为我知道这东西风险高,不能随便乱来。
可到了银行这里,老百姓做决定几乎不带考虑,压根不关注银行把钱拿去做什么,借给谁,风险有多大。
在业内人看来,银行是躺着赚钱,富得流油,
比如保险代理人卖一份保单,可能要付出几个月甚至一年的努力,但在银行,只要跟客户稍微包装一下,医疗险报销100万,却不说有1万的门槛;养老保险收益5%,却不说是利率浮动的,还有手续费等限制,
总之,在银行你说什么客户就信什么。
其实对于大多数银行来说,他们的体量都不小,钱放出去不会只给某一家或者某一个行业,尤其是四大行,他们的放债对象遍布全国和各个行业。
如果其中某一家公司爆雷了,形成坏账,肯定会提前准备,不至于伤筋动骨;当然,如果是所有行业都爆了,那咱们也不用惦记那点存款了。
但这次出事的是什么银行?大家留心一下
是村镇银行。是什么地区的村镇银行?是中部地区的村镇银行。是什么村镇银行?是民营村镇银行。
这才是关键,是重点。
他们的体量有多大?能放贷给全行业吗?风险能做到分散吗?
不可能,对于这种迷你银行来说,他一共就一枚鸡蛋,怎么放到多个篮子里?
这就是他天然的风险。
很多人无视这种风险,是因为这些很小的银行,在过去的很多年里,有自己的风控手法。
比如他们热衷房地产行业,很少介入那些高风险的企业。
过去的几十年,房地产行业一直处在黄金时代,即便偶有回调,最终都能扛过去,也就使得,这些村镇银行,他们的放贷总体上是安全的。
但问题在于,从来没有遇到过风险,不意味着风险本身不存在。
具体原因这里我就不分析了,网上有很多文章解读,我想接着昨天文章里聊到的,保险资产的独立性,有必要再给大家强调一下。
我们买了保险,把钱给到保险公司,无论保险公司投资是赚还是亏,哪怕爆雷,保单都照样刚兑。
因为底层资产和保单是互相独立,互不影响的。
爆雷有时候是跨行业连锁反应,但保单同样不受任何影响,和其他行业相互独立。
还是那句话,保险是整个金融业风险规范最严格的,没有之一,原因他有三道坚固防线:
1、保险行业有《保险保障基金》
2、其次通过《保险法》来规定保险公司万一破产该如何操作
3、最后还有偿二代风险管理体系
最后,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咨询豆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