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就这规矩,你忍着点”看清未婚夫的态度后,姑娘果断悔婚

2021年02月08日23:56:02 情感 1687

“我家就这规矩,你忍着点”看清未婚夫的态度后,姑娘果断悔婚 - 天天要闻

对于我们这个文化深厚的民族来说,任何一个家族都有属于自家的风气,这便为“家教”也为“家风”。

广为人知的有《朱子家训》,其实这个家训有两个版本,其一为朱柏庐所作的《治家格言》可以说是由朱家的不同长辈撰写积累下来的家规。另一个则为朱熹所作的《紫阳朱子家训》。

家训很容易理解,它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规范家族中所有人的行为,说白了就是行为准则,别家人能做的事情若在家训中明令禁止,那么生在这个家族中的人就不能去做,否则将受到严惩,甚至逐出族谱。

也许对如今的我们来说,家规并没有太大的震慑力,甚至到了我们这一代很多家庭已经没有家规和族谱,自由平等和平共处成了主流。

但这并不代表所有的家庭皆尊重平等,在某些地区的某些家庭中,家规依然大于社会规则,甚至大于人权。

“我家就这规矩,你忍着点”看清未婚夫的态度后,姑娘果断悔婚 - 天天要闻

只不过在众多家规中,并非每一个家规都值得传承,有些家规为精华,有些家规则为糟粕。有规矩本身并不是坏事,若不加分辨盲目地遵循守旧,很容易造成糟糕的结果。

梁红(化名)在见识到未婚夫家的家规后不禁背后发凉,一边庆幸自己尚未嫁进门一边感慨天下之大什么事情都有。

在单位放假之前梁红和未婚夫刘德(化名)已经计划好趁着春节领证结婚,也正是由于二人的关系已经很近所以才有她到刘家过小年的事情。

刘德说在自己老家凡是未过门的媳妇在嫁进门的前一年是要到婆家过年的,对于这个风俗梁红表示听都没听过,只是为了照顾准婆家的面子,她决定年前跟刘德回家,在不在男方家过春节先不说,陪他过个小年完全没问题。

“我家就这规矩,你忍着点”看清未婚夫的态度后,姑娘果断悔婚 - 天天要闻

腊月二十三就是小年,梁红和刘德紧赶慢赶终于在当天中午十二点之前到家,有风俗说走亲访友不可拖到下午,否则是对主家的不尊重。

这一趟路途遥远,天不亮二人就急匆匆往刘家赶,一路奔波劳累,到家之后却发现刘德的父母并未准备午饭。

好在家里没有外人,四个人的饭菜很好准备,在梁红的帮助下,准婆婆很快将饭菜准备妥当。

在这期间,等在主屋的刘德父子始终在聊天,梁红从心底觉得未婚夫像变了个人一样,毕竟在二人平时的相处中,刘德虽然算不上勤快,却是不会任由她一个人忙活所有家务。

虽然在心底有些不满,但转念一想刘德许久没回家,到家里陪父亲说说话也在情理之中,只是她没想到,她心中的情理事实上是家风。

“我家就这规矩,你忍着点”看清未婚夫的态度后,姑娘果断悔婚 - 天天要闻

饭菜端上桌后,梁红并没有多想,跟着刘德洗了洗手就坐在了桌子西侧,她心里还是讲究礼节的,一般情况下北侧和东侧要坐长辈或上宾,既然准公公已经坐在北侧,未婚夫又坐在了他对面,那么余下的两个位置,自然是要将东侧留给准婆婆。

落座后的梁红并没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什么不妥,只是正在聊天的父子二人瞬间的沉默让气氛显得十分尴尬。

她抬眼看了看刘德还没等开口说话,就听到旁边的准公公摔下手中的筷子从鼻子里哼出三个字:“没家教!”

听到这三个字的梁红直接懵了,她还不敢确定准公公在说谁,未婚夫刘德就跟她使眼色示意她出去。

“我家就这规矩,你忍着点”看清未婚夫的态度后,姑娘果断悔婚 - 天天要闻

走出主屋后的梁红马上反应过来,拽着刘德问怎么回事,刘德唯唯诺诺地解释道:“这是我们刘家的家规,女人不能上饭桌。”

梁红气急败坏:“是,你之前确实跟我说过有这么个陋习,但现在家里没有外人,一共就四个人也要男女分开坐?”

接下来刘德的回答让梁红决定彻底放弃这份姻缘,刘德说:“不瞒你说,从我记事起,家里吃饭都是父亲和我在主屋,母亲带着我姐在厨房,如今姐出嫁好几年,每年回来走亲戚依旧不能上桌。”

梁红没好气地说:“你这意思,今天是我的错?你爸说的那是什么话,什么叫没家教,恕我不能理解你家的家教。”

见梁红发脾气,刘德还想继续劝说却被父亲远远地往回喊,梁红表现出很明显的不满,准公婆却没有半点重视的意思。不仅对她的情绪不闻不问还拦着自己儿子不让管。

“我家就这规矩,你忍着点”看清未婚夫的态度后,姑娘果断悔婚 - 天天要闻

事情发展到这里还不算完,让梁红背后发凉的是听到父亲的召唤后,刘德急吼吼地跟她说:“我家就这规矩,你忍着点。”然后不等她再有表示便转身离去。

出现这种情况让原本奔波了一上午饥肠辘辘的梁红瞬间感到胸闷胃胀,一口饭菜都吃不进去。

到底是耿直的人,梁红转身提上自己带来的东西就出门要走,这一行为让刘德十分没面子,他当着父母的面拉住她问:“不是说好吃了饭去领证,你这是做什么?”

被这么一问梁红也直爽:“这个证不领了,我悔婚,等我回去就把你家给的东西全部归还,家风太严我可不敢高攀。”

原本严厉寡言的准公公再次发话:“让她走,都是订过婚的人了,我看她还能嫁到哪家去。”

对于这句话她懒得反击,一甩手便走出刘德的家门,凭着来时的印象找到镇上,耗费一下午才回去。

“我家就这规矩,你忍着点”看清未婚夫的态度后,姑娘果断悔婚 - 天天要闻

千万不要以为奇葩的事情离自己很远,甚至盲目地认为别人口中的遭遇都是罕见的个例,事实上许多事情的发生都在不知不觉间。

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最能体现其思想和道德品质,同时也有不少人很是擅长用刻意包装过的言行举止去欺骗对方。

正因为此,这个社会上才会有那么多骗局和悔不当初的人,与人相处千万不要只看他在你面前如何表现,要看就要看全面,二人之间如何相处固然重要,换个环境的态度亦同样重要。

有担当的人表里如一不会装,没担当的人才会善变,在不同的环境中伪装出不同的态度和模样。

为人处世,将眼睛擦亮一些,不要太急着做决定,准没错。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吴律这两天特别勤快,刷碗搞卫生抢着干,我看他是无事献殷勤 - 天天要闻

吴律这两天特别勤快,刷碗搞卫生抢着干,我看他是无事献殷勤

周五我去律所,撞见新来的实习生给他送咖啡,女人的第六感让我有种莫名的醋意。吃饭的时候,没忍住敲打了几句。饭后回律所,美女实习生来他办公室送资料,看她的穿衣打扮,实在是别扭,又没忍住说了几句:“小祺是吧!咱们律所有规章制度,明天起穿正装来上班
心痛!张雅婷不幸离世,年仅22岁 - 天天要闻

心痛!张雅婷不幸离世,年仅22岁

5月13日17时,22岁的湖南怀化姑娘张雅婷遭遇车祸,生命垂危。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生命之花就此凋零。妈妈田女士思考再三,决定捐献孩子的角膜,为他人留下光明。近日,两名患者已成功接受眼角膜移植。“如果他们需要我愿意给他们光明”张雅婷出生于怀化一个普通家庭,妈妈经营着一家药店,她从小就受“治病救人”思想的熏...
别用“恶意滤镜”看世界!你对自己的态度,决定你如何看别人 - 天天要闻

别用“恶意滤镜”看世界!你对自己的态度,决定你如何看别人

在生活的茫茫人海中,我们常常会被各种突如其来的状况扰乱心绪。他人一句稍显严厉的话语,一个看似冷漠的举动,都可能让我们心生不满,甚至怒火中烧。但其实,让自己平静下来有个重要方法,就是在充满挑战的情境里,守住一个关键区分:把某人的行为本身,和他
希尔德·多敏:爱那些,即使爱也无法挽救的事物 - 天天要闻

希尔德·多敏:爱那些,即使爱也无法挽救的事物

希尔德加德·吕文施泰因出生于科隆的犹太人家庭,属于大市民阶级。1931年,她与同为犹太人的埃尔文·瓦尔特·帕尔姆(E rw in W a lte r Pa lm,又译欧文·瓦尔特·帕姆)相识于海德堡。彼时的她是个心系天下的女大学生,先后师从卡尔·曼海姆和雅斯贝尔斯,而他是个热衷古代文化和艺术的才子。惺惺相惜的两个年轻人爱得炽...
为什么越成功的人越“性冷淡”? - 天天要闻

为什么越成功的人越“性冷淡”?

老周45岁那年,突然顿悟了一个道理:“人生下半场,比谁更拼更重要的是——谁更懂得‘不做什么’。” 他曾经是朋友圈里最忙的人: 下班后赶3个饭局(美其名曰“拓展人脉”) ....
儿媳生完两娃后离家出走,儿子再婚后不管孩子,如今老人独自抚养 - 天天要闻

儿媳生完两娃后离家出走,儿子再婚后不管孩子,如今老人独自抚养

清晨天还没亮透,小优就踮着脚摸黑爬起来。他怕吵醒熟睡的爷爷,轻手轻脚舀了瓢井水,把昨晚吃饭的碗碟洗得锃亮。小航也跟着醒了,自己摸索着套上歪歪扭扭的衣服,把掉在床边的被子叠成小山包。老刘从里屋出来,看见俩孩子已经把院子扫得干干净净,小优正踮着脚往墙上贴昨天新学的生字。“爷爷快坐,我给你捶腿!”小航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