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父不进子房,下半句道尽普通人的心酸,行为处事的至理名言

2019年08月13日03:02:37 情感 1850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古至今,我们的周边存在着诸多规矩,用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而这些规矩大多是古人对生活经验总结之后定下来的,有些是封建迷信,更多的是饱含深刻道理的。今天就来说这样一个规矩,你看是否在理。

俗语:父不进子房,下半句道尽普通人的心酸,行为处事的至理名言 - 天天要闻

这个规矩形成了一句俗语,上半句是“父不进子房”,而下半句又道尽普通人的心酸,可惜少有人知。

先看这上半句“父不进子房”,为什么父亲不能进自己子女的房间?先祖们留下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在家中孩子还小的时候,他们会跟父母睡在一起,方便父母照顾他。可是等他稍大一点,有了自己的主意,孩子们也是需要自己的小空间的。或许父亲不会轻易到女儿的房中,其实,儿子也是需要私人空间的。

俗语:父不进子房,下半句道尽普通人的心酸,行为处事的至理名言 - 天天要闻

等到儿子结婚后,他的屋子里有他的伴侣,有属于他们夫妻的私人物品。除非有事,父亲要敲门进去。如果平时没事的时候,不经过子女的同意,父亲还是不要随意进去的好,毕竟里面是另一对夫妻的地方。即使儿子不说什么,他的妻子心里也会有隔阂的。

再看这下半句“官不进民宅”,如果说上半句是家庭方面的规矩,这下半句就是社会层面的规矩,道尽普通人的心酸。不说古代的等级森严,现在虽然是人人平等的社会,普通人一般情况下还是不会和有一定官职的人员直接接触,所以如果他家中来了这么些人,由于文化遗存,人们心中怕也是有些慌、坐立难安的吧。

俗语:父不进子房,下半句道尽普通人的心酸,行为处事的至理名言 - 天天要闻

而且更多的官员也是不愿打扰老百姓们的。有人来家里做客,即使很贫穷的人家,也会特别热情、置办一桌好菜招呼客人。更别说家中来了有官职的人,肯定想把家中最好的东西用来招待他们。所以,为人们着想的官员们也会想到这一点,一般就不会随意打扰普通百姓们了。

怎样,虽然古代和现在的家庭和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变化,但这祖辈们留下来的俗语规矩在今天也是适用、句句有理的吧。你还知道哪些祖辈们为我们留下来的饱有真理的规矩,分享一下啊。

俗语:父不进子房,下半句道尽普通人的心酸,行为处事的至理名言 - 天天要闻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一个女人,睡前有这三个行为,说明心里不止你一个。 - 天天要闻

一个女人,睡前有这三个行为,说明心里不止你一个。

一个女人睡前的种种迷惑行为可能都隐藏着她内心的惶恐和寻求刺激的心理。男女情感中,最可怕的不是三天一小吵,五天干一架。是明明两个同在一张床上睡着,彼此的心却不在对方身上。有些人白天把自己伪装的特别好,温温柔柔的。有时还很体贴,一到晚上身体的本
我40岁未婚,做了个决定,我哥和我弟一个问我要房,一个要300万 - 天天要闻

我40岁未婚,做了个决定,我哥和我弟一个问我要房,一个要300万

"老刘,我房子要还是钱要?"我在电话那头语气平静,但手心却渗出了汗珠,紧握的话筒沾满了湿意。我叫刘芳,今年四十岁,未婚。在黄河县一家国企做会计,日子过得安稳却单调,像秋日里的一泓静水,看不见波澜。从没想过自己的人生会在不惑之年突然面临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