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最新表示,沃尔玛公司不应将涨价归咎于关税政策,他认为这家赚了数十亿美元的零售巨头应该要承担商品成本涨幅。


沃尔玛在美国所售商品的约三分之一为进口商品,来源地主要有中国、墨西哥、加拿大、越南和印度等。雷尼说,虽然美国政府调整了关税税率,但对于消费者来说仍然太高了,他希望关税能够进一步降低。
美联储上月发布的“褐皮书”也提到,有地区联储报告称,许多公司表示已收到供应商发出的涨价通知,多数企业预计会将额外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据cnbc的报道,微软本月早些时候表示,已经提高了xbox游戏机和部分控制器的建议零售价。美国泰尔西咨询集团此前发布的行业报告显示,自4月16日至4月30日,在美国销售的部分芭比娃娃价格上涨了43%,而美国惠而浦公司的部分洗衣机价格在此期间也上涨了80美元左右。
这对于特朗普很不利,他原本希望美国通胀能持续走低,推动美联储降息以降低美元汇率和企业借贷成本,再配合关税政策,继而实现其“制造业回流”以及“化债”的愿景。
如果沃尔玛之类的大型零售商决定转嫁关税,导致通胀走高,将会影响到明年的中期选举以及他的施政前景。这可能是他为什么会对沃尔玛“大发雷霆”的原因。
对此,沃尔玛发言人周六回应称,公司将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维持商品的低价。发言人还指出,零售业的利润率本身就很低。
与此同时,特朗普在发布的另一条帖文中再次批评了美联储。他写道:“几乎所有人的共识是:‘美联储应该尽早降息,而不是推迟。’ 鲍威尔,一个以‘拖延’而闻名的人,可能会再次搞砸。”
据彭博社当地时间5月16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所领导的政府正考虑出售“美国之音”(voa)的总部大楼,这是其为缩减政府房地产规模而启动的所谓“加速处置”计划中,最新一处被列入清单的知名建筑资产。
“美国之音”的总部大楼名为威尔伯·科恩联邦大厦(wilbur cohen federal building),位于华盛顿的美国国家广场南侧,距离美国国会大厦两个街区。这座历史建筑最初是为美国社会保障署(ssa)建造的,同时也是“美国之音”上级机构美国国际媒体署(usagm)以及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hhs)的办公地点。
报道指出,此次出售事件发生之际,特朗普正试图关闭“美国之音”等一众“外宣喉舌”,这也是亿万富翁、特朗普的顾问马斯克削减联邦政府规模的举措之一。

“美国之音”大楼外景 《纽约时报》
事实上,自2020年以来,特朗普在首个执政任期内就曾多次将“炮火”对准“美国之音”,称其花纳税人的钱没有讲好“美国故事”,还声称其“帮中国宣传”。2020年4月15日,特朗普就曾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直接点名“美国之音”,称其报道“令人作呕”。
美企加速补货 中国海外订单激增
随着中美互降关税,中国对美货运跑出“加速度”。据cctv4,记者从深圳盐田港船代公司了解到,中美相互调整关税正式实施后,美线货量已从5月初同比下降近50%,恢复到4月2日加税之前水平,并且还有所增加。 与此同时,不少美国客商也纷纷赶往中国,开展新一轮合作洽谈。

据每经记者报道,全球数字货运平台flexport的ceo瑞安·彼得森(ryan petersen)表示,本周中国至美国的海运订单量较上周增长了275%。
需求的爆炸式释放正迅速推高航运价格。八家船运公司已经针对亚洲到美国的航线宣布了gri(general rate increase,一般费率上调)计划,gri增幅最高达3000美元/feu(即40英尺集装箱)。
美国企业掀起“抢运潮”的背后尽显焦虑
据央视网,美国企业掀起“抢运潮”,一船难求情景再现。现金流压力、物流成本的增加,对供应链稳定带来哪些挑战?
英国《金融时报》:抢运背后尽显焦虑


中美为关税按下90天“暂停键”,美国出现“抢运潮”现象,不少零售商提前备货。当前,美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飙升,远超疫情期间创下的高点。这些策略对美国企业造成极大的损害,企业无法预测未来进口关税变动,难以调整投资及供应链。众多公司不得不选择下调销售和利润预期。文章指出,只有政策稳定,美国经济才能回归最佳活力状态。
美国《纽约时报》:囤货给企业带来现金流压力

最新报告显示,4月份,全美小企业乐观程度指数连续第四个月下降。与大型零售商相比,依赖从中国进口的小企业利润率相对较低,依旧无力承受已经大幅调降的关税。企业成本在上升,销售额却在下降。为年底销售旺季备货的现金流压力持续攀升,他们只能放弃推出新产品、砍掉低价产品、并考虑裁员。这意味着,可支配收入较低的消费者将面临最严重的商品短缺问题。
路透社:跨境贸易是大趋势

美国企业备货时间紧张,夏季和返校季商品的订单难以完全保障,数百家公司同时抢运货物可能导致港口拥堵。分析称,这场关税博弈体现出全球经济的深度融合。尽管地缘政治充满不确定性,但跨境贸易的大趋势,以及中美经济的互补性仍在发挥作用。随着国际海运价格飙升,部分航线集装箱告急,全球供应链或陷入新一轮动荡,对价格和生产造成持久且深远的影响。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不确定性是最大挑战

美国一开始抡起“关税大棒”,有意削弱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结果是扰乱供应链,推高贸易成本,对通货膨胀构成压力。中美寻求通过对话缓和紧张局势,凸显双方对市场的重新考量。文章称,初始关税造成的市场混乱与货运波动仍未消散。从“停航潮”到“抢运潮”,激增与骤降都不利于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贸易环境改善程度取决于后续政策走向。
编辑 邓力 审核 谢俊 杜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