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经历过这样的关系:中国式的亲密关系,不好好说话——反问句。真的,越是最亲的人,越喜欢随口就说出这样的反问句,以为这就是对对方好,但是真的很伤感情。
01什么叫不好好说话?这样的场景相信很多人都很熟悉。
有这样的一个视频。妈妈催上小学的女儿写作业的场景。原本妈妈看到女儿不好好写作业,就反问她为什么不能好好写作业?然后坐在孩子身边自话自说起来,自己辛苦上班都是为了供她上学,现在还不好好写作业...最后妈妈明着和女儿说自己到气到,就走出了房间。然后爸爸进来,女儿哭着愧疚地说,妈妈被她气走了。这样的场景经常发生在家庭里。
图片来源网络
原来,妈妈的这个反问句,实际上是想告诉女儿,不好好学习写作业,想要女儿的意思到她自己错了,不好好写作业就是对不起妈妈的努力工作。实际上妈妈这一行为是想要把自己努力工作的责任推给女儿,让女儿产生愧疚感。
02指责和反问会毁了生日宴
还有一则新闻说一小姑娘过生日,拿蛋糕的人不放桌子上,反而顺手放到了凳子上。凳子是小姑娘姑姑的。因为姑姑是背对着,也没有人告诉她蛋糕放在那里了,她就习惯的一把坐到凳子上 ,结果蛋糕就这样被坐坏了,也沾了姑姑一身的蛋糕。看着小姑娘满脸的委屈,姑姑立马起身哄小姑娘。但小姑娘还是很伤心地哭了,这时候亲戚们都在指责和反问姑姑,安慰着小姑娘。好好的生日宴就这样不欢而散。
图片来源网络
这些人仗着是亲戚关系,对着姑姑进行指责和反问,实际上就是在质问二十几岁的姑姑,让她认错。姑姑发现坐到了蛋糕,看着小侄女一脸的委屈也是立马起身先哄小姑娘了,也没顾得上自己的衣服上也沾到了蛋糕。亲戚对姑姑的指责也成功引发了姑姑的内疚感,更加觉得是自己的错。同时这也是毁了小姑娘生日宴的关键所在。
作为最近亲的人,他们为什么会不自觉地使用反问句呢?第一点没有意识到反问句对于对方的实际伤害和效果。第二点认为是亲人,自己的责任往亲人身上推,让他们觉得是他们的错,以达到让对方认错的目的。
03反问句伤害最亲的人
反问句的效果是什么,比如说,为什么早上没有把 垃 圾 带走?就等于告诉对方,你没有把 垃 圾 带走等于你的错;等于我没有拿走 垃 圾 没有错;等于没有把 垃 圾 带走是你错得离谱。就是责任全部推给了对对方,自己一点责任都没有。当有人说出这句话的时候 ,他就是在推卸责任,他就可以心安理得地让自己好过一点了。
图片来源网络
遇到这样的反问,不同的人会对于对方的反问就会有不同的反应,就产生不同的结果。
首先,第一种人,没有意识到带 垃 圾 出门不是自己必须做,主动承认是自己的错,然后责怪自己的粗心,陷入自我内耗,自我怀疑的思想中,走不出来。第二种人,意识到这并不是自己的错,就会开始反驳对方,从而导致争执吵闹,最后两个人不欢而散。
第三种人,可以意识到对方说这话的时候是想让他自己好受一点,他也就顺着他的指责接下来,但是心里立马给自己解析,对方只是在找台阶,我就不硬钢,不陷入自我内耗中,该干嘛就干嘛。这样的人拥有成就他人的心胸。
第四种人,可能觉得对方这样说话会让很多人不舒服,就会委婉或者严厉的教导对方 ,让他意识到不应该一股脑就说出反问句,这类人我想称他们为老师。
现在,我们知道了反问句是在推卸责任,目的是让对方担责任。如果对方没有觉察能力,就会陷入自我内耗自我痛苦中,甚至引发争吵。因为听到这样的反问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会感觉不舒服,要是我是写作业的小女孩,我会丢下作业不写的吧。如果我是小姑娘的姑姑,面对亲戚的指责和反问,我就要发飙是谁把蛋糕放在凳子上,却不放在桌子上。
所以,亲人们不要再用反问句伤害你最亲的人了。
04好好说话的家庭最幸福
好好说话家庭关系真的令人羡慕,美好的心情也被照顾到了。
图片来源网络
同样是一家子人计划出国旅游,但是到了机场除了妈妈和孩子外都已经登记了,因为孩子在票检时候,检查出来出境签证已经过期,所以妈妈跟着孩子没有登机。但是全家人的行李都是放在妈妈的联系方式上面,因为没有登机,行李也被退回来了。可能会有些人因为这个小插曲,弄得整个旅游都废掉,就是因为行李的问题。然而结果是登机的人还是愉快地度过了旅游假期。只因为他们没有反问和指责这位妈妈。而妈妈也是在行李退回来后,及时地办理托运 。
好好说话,最终换来了家人的愉快旅游,增加了家人的幸福体验感,真的非常的划算。
好好说话,可以从主动减少使用反问句开始。你遇到哪些伤害到你的反问句,欢迎留言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