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惑之年方才读懂一个“缓”字

2021年10月15日14:56:03 情感 1530

蓦然回想起前公司老总为我临别践行时说的一句话:什么时候明白了“事缓则圆”,你也就差不多修炼到家了。他说的漫不经心,我听的毫不在意,踌躇满志、意气风发的我点头称是。光阴荏苒,待得读懂人已不惑!

不惑之年方才读懂一个“缓”字 - 天天要闻

当今时代瞬息万变,快节奏驱赶着人们争分夺秒、一刻不停地埋头向前奔跑。好像片刻懈怠,前方本属于自己的一举成名或是一夜暴富都将易主。可回望来路,除了疲于奔命、压力山大和茫然不知所措,似乎只剩下碎银几两。

我们孜孜以求的速度和效率难道不对吗?

不惑之年方才读懂一个“缓”字 - 天天要闻

论语·子路》【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这里孔子告诫我们:急功近利地一味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

因而,我们需要辩证地审视快和慢。快慢之间的言行举止,前人给我们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事缓则圆、人缓则安、语迟则贵。

事缓则圆是认知高度的体现

事缓则圆是有理论依据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的著作《思考,快与慢》,深入研究和阐述了人类快慢两个系统的思考模式。其中快思考是依赖直觉作出无意识的思考,而慢思考是人主动控制下有意识的思考。由于快思考系统运行快,脑力消耗不多,大脑天生的惰性往往选择这种易导致偏见和失误的模式,而忽视能够主动控制、有意识的慢思考。这个获奖的研究理论使我们明白:面对重要事物,最好跨越轻松快速却易错的快思考,冷静一下,让我们进入到受控且有意识的慢思考,往往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这则揠苗助长的寓言表明: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事物的运行有着其内在的客观规律,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认清大脑的思考模式,并遵循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谋定而后动,定能对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所以说“事缓则圆”是认知的体现。

事缓则圆是正确的处事态度

“事缓则圆”出自清代俞万春的《荡寇志》:“看来此事,事宽则圆,急难成效”。意思是遇事不要操之过急,而要慢下来冷静思考,才能获得圆满的结局。

不惑之年方才读懂一个“缓”字 - 天天要闻

【方豫始至,患民俗多讼。讼者至,辄好言谕之曰:“明日来。”众皆笑之,有“松江太守明日来”之谣。及讼者逾宿忿渐平,或被劝阻,多止不讼。豫皦皦著名绩,尤以恺悌称。】

文章节选自《明史·赵豫传》。讲述了赵豫刚到任松江府时,担忧那里喜好诉讼的民俗。每每遇到诉讼者,他总是好言劝诫:“明日来”,众人因此都笑话他,还有了“松江太守明日来”的歌谣。等过了一夜,诉讼的人忿怒渐渐平息,或者被他人劝阻,大多都停止了诉讼。赵豫在任不仅政绩斐然,还以和乐平易而著称。 故事告诉我们,遇事之初,人们往往很难在短时间内了解事物的全貌,也没有充足的时间考虑,只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捋清事物的前因后果,再来处理事情,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事缓则圆是一种旷达的气度

不惑之年方才读懂一个“缓”字 - 天天要闻

康熙在位六十一年,一生勤于政务,经济发展迅速,清朝因此成为当时世界上幅员最为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公元1674年,吴三桂耿精忠接连反叛,康熙却一反常态地上幸南苑行围,正是他的从容淡定给了群臣众将信心,从而顺利度过危机。 所以,遇大事时不能心浮气躁,要以一种处变不惊、事缓则圆的旷达气度,先冷静下来、三思而后行。

人缓则安,人安方得持久

公元1356年,明太祖朱元璋全歼采石矶元朝水军,进而占据集庆(今南京),此时盘踞浙江、四川和湖广张士诚陈友谅方国珍等相继称王,朱元璋深知自己力量还不够强大,在强敌环伺的局面下,明智作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抉择,最终一统天下,成就霸业。这不正是“人缓则安”很好的体现吗?

再说当下,事事速度为先,君不见为了“争分夺秒”,交通事故频频发生,家破人亡的惨烈场景着实令人心寒。要想人安必要人缓,人安方得持久。

水深则流缓,语迟则人贵

不惑之年方才读懂一个“缓”字 - 天天要闻

水深则流缓,语迟则人贵”出自西汉戴圣所著《礼记》。字面意思是水越深流速越缓,有涵养的人说话越慢。稳重的人说话总是慢条斯理、深思熟虑,既避免了祸从口出,也给人遇事沉的住气,心胸宽广的感觉。

号称“华夏首望”的琅琊王氏,始于春秋,历千年而不衰。门下人才济济,九十余人出任宰相,著名大书法家王羲之也师出名门。琅琊王氏沿用至今的六字家规“言宜慢,心宜善”,应当是造就名门望族长盛不衰的不二法宝。

总而言之,情急招损,事缓则圆。谨记践行“事缓则圆、人缓则安、语迟则贵”的金玉良言,必当受益无穷。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湖南男子头婚娶二婚媳妇,认识半年就领证,网友:羡慕不来的福气 - 天天要闻

湖南男子头婚娶二婚媳妇,认识半年就领证,网友:羡慕不来的福气

千里姻缘一线牵,不管是头婚还是二婚,人心齐了事就成!婚姻里最重要的是彼此的付出和理解,至于过往,该放下的就得放下,这才是幸福的秘诀。湖南长沙一位24岁的男子,头婚娶了个二婚媳妇,这对夫妻的生活,比起那些所谓的“门当户对”更让人羡慕。男子和女子是在公司认识的。
一江西女子心忧、江西省小村庄的弟弟三兄弟:估计上门都难! - 天天要闻

一江西女子心忧、江西省小村庄的弟弟三兄弟:估计上门都难!

嘿,亲爱的读者们,今天我要分享一个来自江西省某个小村庄的真实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张家的三兄弟——张明、张刚和张强。虽然他们都是英俊和善良的人,但在寻找生命中的另一半时,却遇到了重重困难,甚至作为倒插门女婿的机会都显得非常渺茫。
女人爱上某人,三大迹象藏不住!你中招了吗? - 天天要闻

女人爱上某人,三大迹象藏不住!你中招了吗?

各位读者大家好~有一个小姑娘,她那天晚上躺在床上,手里拿着手机,心里满是对一个人的牵挂。她想起了他,她心里那个特别的他,那个让她无法控制情感的他。她想象着和他在一起的时候,他的笑容,他的眼神,还有那温暖的拥抱。
太老实没出息,我是怎样从一名文书,一步步成为副团长的? - 天天要闻

太老实没出息,我是怎样从一名文书,一步步成为副团长的?

在当兵之前,父亲和我有过一次对话,他说,要想自己未来有点成绩,必须要努力,有本事的人,都是靠字折腾出来的。他还说了句,老实人没有出息。从此,我就记住了这句话。人太老实,没有出息。这也是老父亲人生最经典的总结,也是他能够告诉我最有意义的话了。我把这句话牢牢记在心底。
公公去世后,婆婆一直和我住,5年后大哥拿6万换婆婆,想得美 - 天天要闻

公公去世后,婆婆一直和我住,5年后大哥拿6万换婆婆,想得美

在山东省的一个宁静小镇上,李娟和她的丈夫王强过着平凡的生活。李娟是一名小学教师,而王强则在当地的工厂上班。五年前,王强的父亲去世,留下了他们的母亲,也就是李娟的婆婆,一个人生活。考虑到婆婆年事已高,需要人照顾,李娟和王强便决定将婆婆接来同住。 起初,三人的生活还算和谐。
我嫁给了一墙之隔嫌弃我的邻居,婆婆:必须生男孩 - 天天要闻

我嫁给了一墙之隔嫌弃我的邻居,婆婆:必须生男孩

在繁华而又宁静的上海弄堂里,住着一位名叫李芳的女孩。李芳是一名中学语文老师,她的生活简单而规律,每天除了教书育人,就是在家读书写字。然而,平静的生活在一次偶然的邻里纠纷中被打破,她的人生轨迹也因此发生了意想不到的转折。 李芳的邻居,张强,是一位事业有成的建筑师。
从民政局走出来后,前夫犹豫着说,水电费记得交 - 天天要闻

从民政局走出来后,前夫犹豫着说,水电费记得交

在北方的一个小城市里,李华和张强的婚姻走到了尽头。他们从民政局走出来,张强犹豫着对李华说:“水电费记得交。”这句话,像是一记重锤,砸在了李华的心上,也砸碎了她对这段婚姻最后的留恋。 李华是一名中学教师,张强则是当地一家工厂的普通工人。
她说全款130万给儿子买房,我放下手中的碗筷,看我值几个钱 - 天天要闻

她说全款130万给儿子买房,我放下手中的碗筷,看我值几个钱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故事。在山东的一个小城里,李阿姨和她的丈夫老张,就是这些故事中的一个缩影。他们的生活虽然平凡,但充满了情感的波折和深刻的人生感悟。 李阿姨是个普通的会计,每天的工作就是和数字打交道,而老张则是个老实巴交的中学老师。
为什么情人一见面就想抱着睡觉 - 天天要闻

为什么情人一见面就想抱着睡觉

拥抱入眠的秘密我叫林悦,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四口之家。父亲是一位工程师,母亲则是一名教师,我还有一个比我小三岁的弟弟。从小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我性格温和,喜欢安静,但内心深处,我总是渴望一份与众不同的情感。大学毕业后,我进入了一家知名企业工作,每天忙碌于职场的各种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