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人与人之间,往往就是这样走散的

2021年09月30日20:49:02 情感 1916

其实,人与人之间,往往就是这样走散的 - 天天要闻

你跟曾经关系最好的朋友,还有联系吗?你们具体是如何走散的?

曾几何时,我们以为有些人可以携手走一辈子,后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距离渐渐远了,再后来,再也没有联系了。

偶尔想起会觉得很遗憾,渐渐地便习以为然。

有些事是没有办法勉强的,既然没有缘分,强求也没有用;有些人注定只能陪我们走完其中一程,即便再不甘,也要选择坦然接受。

只是午夜梦回时,会想起很多以前的事情,有时候还会在梦里回到过去。当记忆越来越清晰,难免会因此而伤感。

会突然发现,原来有些事没有忘,只是选择在记忆深处收藏;原来有些人也没有忘,只是走得太快了,将他们抛诸脑后了。

其实,人与人之间,往往就是这样走散的 - 天天要闻

人与人之间到底是如何走散的呢,曾经交心过,信任过,彼此携手一起走过。本以为会在一起一辈子,后来却也消失在人海,没有例外。

朋友小敏跟我讲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每每想起,都会觉得格外有共鸣。

她说自己在生日那天,买了一个三百多块的榴梿,那是她省吃俭用好多天才买的,如果不是过生日,她不会让自己如此奢侈。

没想到,当她拍照发到群里,跟几个关系最好的朋友分享时,她们不仅没有祝福她,反倒开始嘲讽她,她们觉得她在炫耀。

有人说:“买个榴梿至于吗?跟谁没有吃过似的。”

有人说:“你可能真没吃过,毕竟我们也不舍得花三百多去买一个啊。”

还有人说:“我们都知道你有钱,知道你过得很好,能不能不要再炫耀了?你这样只会加重我们的焦虑,毕竟我们过得没你好。”

看到这些聊天记录,小敏觉得特别不可思议,自己只是单纯地分享而已,为什么要被人如此恶意地解读呢?

其实,人与人之间,往往就是这样走散的 - 天天要闻

再说了,自己并没有想着炫耀,更不是每天都这么奢侈,只是那天过生日,想好好犒劳一下自己而已,仅此而已。

小敏觉得委屈,越想越觉得委屈,但事已至此,只能将委屈往肚子里咽,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在群里说过话了,跟那些所谓的朋友也再也没有联系过。

即便后来她们来找过小敏,说自己只是刚好心情不好,所以才说了那么重的话,小敏嘴上说着没关系,但心里知道,她们缘尽了。

其实,人与人之间,往往就是这样走散的 - 天天要闻

其实,人与人之间就是这么走散的。当彼此之间再也无法共情的时候,当你说出某件事他人无法理解,反倒会误解的时候;当你们走上完全不同的道路,过上完全不同的生活,再也无法同频的时候,你就应该知道,你们不是一路人了,已经不再处于同一个世界了。

鲁迅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年龄越大,见过的人和历经的事越多,对于这句话的理解也就越是深刻。

曾经的我们,对于人际关系抱有很大的期望,总觉得如何待别人,别人也会如何待自己。

后来才知道,不是这回事,任何一段关系都不是等价交换,太过单纯和天真,最后受伤的只能是自己。

因为有些人,不仅不会感激和回应你的好,反而渐渐喜欢了,认为你对他好是应该的,一旦有了这样的想法,你们之间的感情和关系便再也不对等了。

而不对等的关系,注定有一方安心享受,而另一方格外委屈,当倍感委屈的那一方忍到了极限,彼此之间的缘分也就尽了。

其实,人与人之间,往往就是这样走散的 - 天天要闻

不同世界的人,注定无法共情和同频。

圈子不同,不能硬融。不管曾经关系有多好,距离渐渐拉大了,关系也就无法再维系了,因为你会发现,彼此之间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少,到最后,完全没有了。

你很想关心他,但你不知道从何开口,即便他真的有事,你也未必帮得了他。与其强行尬聊,还不如任凭这段关系,自生自灭。

正如曾经关系很好的两个闺蜜,一个早早结婚生子,而另一个选择打拼事业。前者当了家庭主妇,后者当了职场女强人。

一个谈论和关注的事情每天都是孩子,都是纸尿裤、奶粉和孩子的玩具,以及处理不完的婆媳矛盾,而另一个在关注股市、基金、屋价以及何时升职加薪。

你们之间的共同话题越来越少,想关心对方却也无能为力,长此以往,只能任凭对方消失在人海里。

没办法,从选择走上不同道路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无法同频了。

其实,人与人之间,往往就是这样走散的 - 天天要闻

细细想来,我们这一生不过短短几十年,让圈子干净,跟值得的交往和谈情,余生才会拥有更多的福分。

那些注定会走散的人,那些无论如何都无法挽回的关系,还是不要勉强了。谁都不要联系彼此,可能是你们之间最后的默契,也是最体面的告别。

END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 天天要闻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看到身边朋友在消费时斤斤计较,买瓶水都要货比三家,心里就忍不住泛起一丝不屑,觉得他们太“小家子气”,而自己似乎在消费上要更豁达、更有格局?但你有没有想过,这种对他人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背后可能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 天天要闻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4月11日湖南衡阳县金兰镇金家村曾家组来了一位时髦的90后美女沿途不断有乡亲与她打招呼只见她熟门熟路地走进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礼品,并掏出300元钱然后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乐融融……▲王婷与曾志的伯父。这位90后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儿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儿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无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 天天要闻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当我们步入一定的年纪,就会被过往的记忆所包围,如同海浪不断拍打着心灵的岸礁。这便是我们逐渐变得柔软和宽和的奥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所言:“岁月的流转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负起越来越沉重的记忆重担。”这种记忆,尤其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 天天要闻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阅读此文之前,请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每天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故事,感谢您的支持,这厢有礼了~01我姑妈也是丧偶后开始相亲,要求男方有房有车无贷款,还得会跳广场舞,结果遇到一个大爷说房子车子都有,就是跳广场舞会踩脚,最后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 天天要闻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面对NPD的各种精神打压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宽广、内心强大”,认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还有圣母拯救者心态,总认为她的本质是好的,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爱能治愈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爱感化、疗愈NPD。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NPD是一种人格障碍,她们的大脑部分结构异于常人(请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