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与优势专业招生计划持续增加,选考科目限制少
学校今年招生计划总数5310名,比去年小幅扩招。其中,在广东省普通高考招生计划为4157名。今年,学校进一步加大招生—培养一就业联动力度,动态调整各专业招生计划,促进人才培养结构与国家人才需求导向,区域社会发展需求相匹配,法学,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中国语言文学类、计算机类、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等专业(项目/类)招生计划数增幅校大:会计学、汉语言文学(师范)、人工智能、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招生计划较多,考生被上述专业(项目/类)录取的几率将进一步增大。
新增10个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共19个双学士学位项目招生
学校作为广东省首家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建设高校,共开设19个双学士学位项目,已形成复合培养的示范效应(具体在粤招生项目详见《招生专业目录》)。广外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以“国家战略所需、湾区发展所向,广外专业所能”为核心,通过学科交叉、专业联合,实践赋能三大支柱,打造”专业精、外语强、视野广”的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人才,着力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职业发展竞争力,跨学科融合能力以及全球胜任力。
人工智能、大数据管理与应用首年在粤招生
2025年学校人工智能、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两个专业首年招生。
人工智能:广外人工智能专业致力于培养掌握人工智能基础理论、核心方法和关键技术,兼具创新思维,国际视野及社会责任感,够解决人工智能及其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高素质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专业特色突出四个方面:一是夯实学科基础;二是多学科交叉融合;三是国际化办学特色;四是实践育人培养模式。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大数据管理与管理应用是涉及经济学与管理学基础理论、数据统计分析知识、计算机科学技术与方法及数据科学思维的前沿交叉专业。该专业培养具备理解数据、管理数据及应用数据能力,能够胜任大数据分析、数据管理与治理及智能化商业决策等工作的国际化经营创新人才。
国际组织创新班选拔名额增加,新增2个院内选拔创新班
2019年,学校率先在广东省高校中开展国际组织人才本科培养专项工作。目前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翻译和法学四个国际组创程班。国际组织创新班面向全校符合条件新生进行选拔。学校今年将增加40个国际组织创新班选拔名额,为更多有志于投身国际组织的学子提供学习机会。此外,为顺应全球化发展需要与新时代对于多语言师范人才需求,学校今年新增国际商务(创新班)和英语(英日双语师范)。
三次转专业机会,转专业实行“转出零门槛”
本科生在校期间有三次转专业机会:第一次是根据学校公布的创新班选拔条件自愿申请。经创新班所在学院考核录取后,进入创新班就读;第二、三次分别是参加第二、四学期的全校范围转专业,学生转出时实行“零门槛”(即不设条件)。具体政策和要求以当年政策和通知为准。从全按各专业接收转入学生的名额来看,近年来均有一定程度提升,2024-2025学年全校转专业成功率近60%。
人工智能(AI)课程覆盖全校新生
广外紧跟人工智能发展趋势,一体推进通识课程改革,面向全校所有学生,实施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体系建设,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从2025级学生开始,人工智能(AI)通职课程将作为通职必修课面向全体新生开设,学校还将采取AISP(AI for specific purposes),即专门用途人工智能模式,个性化设计符合不同专业特点和学生未来发展的人工智能课程,形成广外特色的人工智能课程群。
设立“新视野”新生专项出国(境)交流项目
2024年学校推出”新视野·新生海外交流访学项目”,专项支持大一新生赴联合国训练研究所(UNTTAR)、维也纳国际组织、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等组织和高校参加有关国际职业能力、国际事务与外交、商务沟通与领导力、跨文化职业技能发展等项目课程学习和实践,进一步指升学生的全球胜任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学校将为符合条件的学生资助8000-10000元。
高水平出国(境)交流合作持续深化国际化办学水平持续提高
近年来,广外已与66个国家和地区的511所高校及学术机构建立起合作关系。学校创新推出“视界行”新视野”学生访学项目以及“SPARK”高水平暑期研学项目,设立了”高水平大学建设学生国(境)外访学项目”专项经费,支持学生赴国(境)外世界顶尖大学修读学分课程或攻读学校认可的双学位,最高资助额度可达20万元;设立了出国(境)奖学金及助学金,最高资助3万元。
高质量就业持续向好
学校本科毕业生呈现”毕业去向落实率高、就业薪酬高、升学质量高、社会奉献度高”的鲜明特点,为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去向落实率稳居前列,就业质量保持高位。毕业生就业主要流向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世界500强及中国500强企业。毕业生平均薪酬位居全国前列,薪酬水平逐年提升(2023-2025年平均薪酬分别为11333,11942,12026)。升学深造质量卓越,名校录取再创新高。在境内升学方面,学生多前往境内高水平深造。在境外留学方面,学生深造院校多为世界排名前100高校。国际组织实习任职人数连年提升。2024年学校其有61人次赴27个国际组织实习任职,人数同比增长56%,国际化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在粤招生院校专业进一步优化,会计类专业按专业招生
(一)学校招生专业的选考科目限制少。在广东省,选考科目须为物理+化学的仅有:计算机类,人工智能,数学与应用数学(含师范)3个专业(类);首选科目须为物理,再选科目不限的仅有:数字经济,大数据管理与应用、金融工程,经济统计学4个专业;首选科目不限,再选科目须为思想政治的仅有:政治学类专业;其余专业。不限制选考科目。
(二)学校进一步优化招生专业组。今年学校在粤招生专业组设置以“凝练特色,持续优化”为主要思路,依托学校现有的学科结构,一流专业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凝炼出有广外特色院校专业组,请考生、家长在第一志愿放心、大胆填报广外。
其中,为满足广大考生对财会类专业的报考需求,今年学校将财政学类,会计类专业组合成复合财会菁英人才组,组内包含: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即原“工商管理类(会计学院)“三个专业不再按大类招生,分为三个专业进行招生以及财政学类(含财政学,税收学两个专业)。
(三)学校招生专业对考生单科成绩不作要求。对考生高考外语应试语种不作要求。
(四)普通类(历史类或文科类、物理类或理科类专业分档时,根据相关省(区、市)投档规则出档后,实行“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录取原则,不设置专业志愿级差。为保护考生的利益,学校决定对平行志愿批次下服从调剂、体检合格且符合有关录取规定的出档考生不退档。

图|学校提供
校对|蔡旭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