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世界各国不断对月球发起探测活动,展现了人类探索宇宙的勇气与伟力。然而有人说:“随着航天科技的发展,我们将离月球越来越近,但可能会离月亮越来越远。”
这种担忧带给你怎样的联想?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你有哪些启示?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详解】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首先介绍了人类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对月球的不断探索,肯定了人类在探索宇宙方面取得的成就,展现了人类的勇气和力量。接着,材料话锋一转,引用了一种担忧:“随着航天科技的发展,我们将离月球越来越近,但可能会离月亮越来越远。”这句话蕴含着一种矛盾:科技进步使人类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月球的物理属性,但却有可能使人类失去对月亮的精神层面的感受和敬畏。
本次作文材料中,“离月球越来越近”指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对外太空的实际掌控能力;“离月亮越来越远”,这里的“月亮”不再单纯是天文学意义上的星球,而是承载着人类情感、艺术灵感和哲学思考的文化符号。就材料而言,作文旨在引导考生思考如何在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保持人文情怀,实现科技与人文的和谐共生,最终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激发青年一代对自身责任的深刻认识:不仅要成为科技创新的推动者,更要成为文化传承与精神价值的守护者,从而在追求外在成就的同时,不忘内心的诗意与远方。
写作时,文章应围绕“科技与人文”的关系展开论述,开头通过概述人类探月的历史及其成就,如阿波罗计划、嫦娥工程等具体事例,引出核心问题:“为何我们会感到‘离月亮越来越远’?”为增强说服力,可运用对比论证,将古代文人咏月诗词中的浪漫情怀与现代人对月球的科学认知进行对照,凸显情感与技术间的张力。在论述过程中,首先以事实论证,阐述科技进步如何拉近我们与月球的实际距离,例如列举探测器传回的数据和高清图像;接下来,通过引用名人观点或社会现象,揭示科技发展可能带来的文化疏离感,比如现代社会中人们对自然节律的忽视。结尾结合新时代青年身份,呼吁用辩证思维平衡科技与人文的关系,既保持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又珍视传统文化的精神财富,使论述更具现实意义和启发性。

【立意】
1.科学筑基,诗意栖居。
2.理性之月耀苍穹,感性之辉映心田。
3.想象创造美,掬水月在手。
4.探索诚可贵,敬畏不可失。
5.遥望云中月,品味朦胧美。

【范文】
探月之路,莫失月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自古以来,皎洁的月亮便寄托着人类无尽的遐思与向往。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嫦娥工程”的壮举,我们一步步揭开了月球神秘的面纱。然而,有一种声音却令人深思:“随着航天科技的发展,我们将离月球越来越近,但可能会离月亮越来越远。”
诚然,科技进步赋予我们逐梦的能力,让我们得以洞悉月球的奥秘。然而,当“月球”仅仅成为一个科学名词,一个资源宝库,而“月亮”所承载的文化意蕴、审美价值逐渐被淡忘,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科技日新月异,快节奏的生活、功利主义的盛行,让人们更倾向于关注实用价值,而忽略了那些看似“无用”的美好。我们习惯于用数据和图表来解读世界,却渐渐失去了感受自然、体验情感的能力。诚如木心先生所言:“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而今,当科学的理性占据了主导,人文的感性便逐渐退居边缘。我们离月球的物理距离越来越近,而与月亮所代表的诗意、浪漫、人文情怀却渐行渐远。
面对这样的困境,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既要拥抱科技,探索未知,也要传承文化,守护精神家园。科技与人文,并非对立的两极,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
我们可以在探索月球的过程中,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让科技与人文交相辉映。借“嫦娥”、“玉兔”之名,让每一次发射都成为一次文化传播的契机;效仿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在月球基地建设中融入文化底蕴,让未来的月球家园既充满科技感,又不失文化底蕴。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积极学习、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妨重温古诗词中关于月亮的浪漫想象,感受古人望月怀远、思乡念亲的细腻情感,并将这些文化元素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举办中秋诗会、月亮主题摄影展等活动,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月亮的魅力,唤醒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永无止境,对文化的传承也永不停歇。在探月之路上,我们不仅要追求科技的进步,更要守护好心中的“月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探索未知的道路上,既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实现物质与精神的和谐统一,让我们的文明之光照亮更广阔的宇宙。
让我们在探索月球的同时,不忘抬头看看那轮皎洁的明月,感受它所带来的宁静与美好,让“月亮”的文化光辉永远照耀着我们的心灵。
——持续更新 敬请关注——
跟着老梁跑,作文写得好。
作文写得好,语文差不了。
首科心有底,成绩没人比。
看看大猜想,提分门门响。
作文听老梁,高考一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