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金榜 | 孩子反复做错题,粗心不是原因,不要忽略了背后真相

2023年12月02日18:15:05 教育 1673

又出错,同样的题,你说说我给你讲过多少遍了,你是不长脑子吗?

前些时候和朋友去餐厅吃饭,吃饭期间听到隔壁餐桌一位妈妈声嘶力竭的指责正在做题的孩子粗心大意、反复出现错误。

看似稀疏平常的一幕实则是现实生活中的常态,尤其是引起广大家长的共鸣。每当家长问其原因时,孩子都说我太粗心了,对于这一说法,家长也深信不疑。

然而真的就是这样吗?九州金榜家庭教育的张素静老师说:“如果简单地把过错归结于粗心,就会掩盖真正的原因,也让孩子轻易原谅自己,忽视实质的问题,无法采取相应的弥补措施。”

九州金榜 | 孩子反复做错题,粗心不是原因,不要忽略了背后真相 - 天天要闻

那么“粗心”的背后到底掩藏着什么问题?

第一:知识不扎实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明明平常都会做的题,可一旦到了考试就做错,甚至大脑就一片空白。

这正是说明了,对知识点掌握的不牢固,表面上看似掌握了,实际上并没有完全吸收。

第二:思维定式

思维定式也叫“惯性思维”,简单来说,就是习惯用过去的经验解决当下的问题,懒得思考、懒得动脑。

思维定式固然有其积极地一面,遇到熟悉的题目可以快速作答,但更多的是消极影响,看到熟悉的题目就不加思考和审题直接作答,结果往往是忽略了当下新问法而出现错误。

第三:不良的学习习惯

很多孩子仗着自己的聪明,做题时不写步骤、不打草稿、甚至还不检查,再加上心不在焉,对学习敷衍了事,做题只追求速度根本就不在乎质量。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孩子,明明很聪明,可就是很难拿高分的原因所在。

九州金榜 | 孩子反复做错题,粗心不是原因,不要忽略了背后真相 - 天天要闻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第一:深挖背后原因

有很多孩子存在这样一种现象,自己独立做题时不会做,但只要老师稍微加以点拨就立马明白了,看似粗心,实际上是概念不清导致的。

这时就要紧抓细节不放手,深入挖掘根源,把相关知识串联起来,彻底吃透知识点。

第二:仔细审题

有时家长就很疑惑,自己给孩子读题分析时,孩子做的很顺利,可一旦孩子自己独立做时就不会。

这是因为孩子审题遇到了问题,尤其题目较长时,孩子就很不耐烦。这时就要培养孩子的审题意识。比如要慢读,要细读,一边读,一边思考,同时把重要的信息记录下来,或者是划线做记录。

第三:做好检查的准备

很多孩子比较自负,或者是态度敷衍了事,做完就结束了,从来不检查题目,导致本不该出错的题目出现问题。

无论对自己做的题目是否有信心,都要养成做完检查的习惯。比如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结合本题的结果,判断一下结果的合理性等。

九州金榜 | 孩子反复做错题,粗心不是原因,不要忽略了背后真相 - 天天要闻

伏尔泰说:“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子。”粗心就像这粒让人感到疲惫沙子一样。所以找到正确的方法磕出这粒“沙”,粗心将彻底远离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图片为网络图片,侵权请告知删除)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非常有前途的4个工科专业,就业率近乎100%,毕业生评价也很高 - 天天要闻

非常有前途的4个工科专业,就业率近乎100%,毕业生评价也很高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选择一个有前景的工科专业对于未来职业发展至关重要。以下四个工科专业,不仅拥有几乎100%的就业率,更是毕业生口碑中的佼佼者,它们的潜力和魅力不容小觑。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无疑是
姜同学月考83分属实,若事情反转,请嘴上留情 - 天天要闻

姜同学月考83分属实,若事情反转,请嘴上留情

姜同学月考83分这事被官方证明了。之前我就质疑过,姜同学中考总分才621,在当地也就是一个普通学校的水平,如何在2年内学完这么多高速课程? 可是我之前的视频发出去之后,却被几乎一边倒的骂。....
数学好≠情商高,同根相煎,北大教授为何为难中专生? - 天天要闻

数学好≠情商高,同根相煎,北大教授为何为难中专生?

数学成绩好的智商都挺高,但是情商都不咋地!一群北大的数学教授、博士围攻姜萍,贬低人家资质平平不可能在两年之内就掌握了高等数学。质疑人家考试作弊、质疑人家考试电脑是借的、质疑人家月考只有83分、质疑人家为什么不去浙大夏令营、还质疑人家和阿里串
资阳安岳:严把任前“考廉关” 上好廉政“第一课” - 天天要闻

资阳安岳:严把任前“考廉关” 上好廉政“第一课”

“当我踏进考场,监考人员检查我的身份证和准考证的时候,紧张感瞬间就上来了,严肃的考场氛围,让我对廉政考试的深刻意义有了更准确的认识。”资阳市安岳县兴隆中学副校长郑鑫在闭卷考试结束后说道。郑鑫口中的考试是安岳县纪委监委准备的一份特殊的“廉”礼。近日,该县纪委监委组织全县新提拔科级领导干部进行廉政知识闭...
考公务员不要用力过猛! - 天天要闻

考公务员不要用力过猛!

现在好多人把考公务员当成了人生追求,考了好多次,甚至全职在家备考!这是走进了误区,没有明白考公的性质和特点。
刚刚公布!事关苏州积分入学! - 天天要闻

刚刚公布!事关苏州积分入学!

2024年苏州市区义务教育阶段积分入学准入排名资格线及可供公办学位数公布根据《苏州市区义务教育阶段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积分入学管理办法》(苏教规[2024]1号)文件要求,经各区政府(管理委员会)和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2024年苏州市区积分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