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探讨我省以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有效路径,总结交流各地优化公共服务促进共同富裕的特色做法、创新模式和典型案例,3月15日-16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行”系列研讨第三期活动在义乌市举办。省发展改革委(省委社建委)相关处室,有关市、县(市、区)委社建委相关负责人、省经济信息中心等智库单位专家学者共15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

近年来,金华紧紧围绕共同富裕主线,牢牢把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总体要求,通过“资源共享、管理共进、教学共研、文化共生、平台共创、评价共出”的“六共一体”管理模式,率先在全省启动共建型教育共同体建设。
在资源共享方面,金华坚持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深入实施教育数字化改革,建好用好“金华教育大脑”。一方面,攻坚技术难题。遴选15所共建学校开展试点,集中破解互动延时、声音采集等技术难题,保障网络课程声画同步,不断优化同步课堂技术环境建设配置;另一方面,优先保障建设。设立“互联网+”项目专项,优先保障共同体学校同步课堂,提前完成省定初中、小学建设任务。
在管理共进方面,金华通过将乡镇学校教育教学业务委托给城镇学校管理,或城乡学校结为紧密型教育集团办学,实现教学、管理多方面同步发展。特别是走出了一条“集团化”办学的新路子,结对学校全面重组为一个法人单位,采取“师资同盘、教学同步、师训同频、文化同系、评价一体”的管理模式,推进一体化发展。
在教学共研方面,金华依托“互联网+义务教育”经验,全市教共体同步课堂全面实施课表、备课、上课、作业、辅导“五同步”;教师网络研修主题、时间、管理、评价“四统一”。
在文化共生方面,金华坚持个性化结对,通过多元化、特色化和品质化的“三化”模式,形成了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教共体建设模式。
在平台共创方面,金华以省民生实事为载体,推动武义、磐安2个山区县重点做好区域结对扩面深化、共建项目特色化、跨区域交流常态化等工作,打造跨区域教育平台。
在评价共出方面,金华全面实施精准捆绑考核,将共同体学校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考核,并将学校发展水平提升情况与学校校长、校级班子绩效奖励相结合,因地制宜制定绩效评价制度,保障教共体健康持续发展。

下一步,金华将聚焦聚力“城乡帮带、资源共享,协调发展、优质均衡”的工作目标,积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的后半篇文章,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持续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可及,助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