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林涛总编辑
可能各省份或者地区的高考状元都汇集在了这两所大学里,在今年最新的985高校经费排名中,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分别为362.11亿和219.29亿,可见对于教育和人才的培养,国家也是很下功夫的。
清华北大作为985和211头衔高校,又位列双一流前两名的重点大学,里面随便拉出来一个都有可能是当地的状元,按照拨发的经费和录入的新生比例来看,培养一个本科生需要八九百万元。
但最近看到一个话题就是为什么我国留不住高端人才?因为一直以来,国家培养的人才,大部分都会选择出国留学或者深造,更有一部分在国外学习完,就留在了当地的国家,为其他国家做贡献。
出国留学本来是一个好事,出去学习不一样的知识,既可以开阔视野,又能进行技术交流,本来我们的想法是这些留学生出去学成归来,会再回到祖国的怀抱,但现实是只有一小部分会回到国内,更多的人会选择留在国外。
大家都知道美国有一个叫硅谷的地方,可谓是美国科技的中心,这里面有很多的科技公司,仅这一个地方,据不完全统计,就累计有2万名左右的清华北大的学生在里面工作。
这些高知分子从事的大部分也是高科技行业和岗位,但美国企业对于中国企业是不友好的,更甚者会打压,也就相当于这些我们国家培养的人才在帮助别人打压我们的企业。
不留在国内肯定也会有一些现实的问题,目前国内的职场竞争还是很大,一个萝卜一个坑的观念很重,对于这些留学生来说,他们更愿意享乐和稳定的工作环境,他们是不敢面对国内激烈的竞争环境,所以才会选择待遇和福利更好的他国。
近期一位北大老师,走进我们视线,原因是在北京大学任教了6年,突然之间选择了出国,出国是因为麻省理工学院向他投来了橄榄枝,并承诺给他正教授的职称,所以他毅然选择了出国任教。
这个消息一经曝出,很多网友开始了热议,网友一:不厚道,国家培养和栽培了你,但你在没有做出贡献的时候,却选择他国任教。网友二:人各有志,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
这位老师也做出了回复,国内学术造假现象太多,而且学术界对于资历比较看重,有点论资排辈的感觉,这样就会造成很多年轻的科研人员无法得到更大的平台展示。
因为国内高校参差不齐,对于人才的重视和遴选都不是很完善,也是导致人才流失的原因,随着国家对于人才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我们遴选人才的机制也在不断加强,想必过不了多久,就会追上。
不管出于哪种情况?还是希望作为高技术人才的留学生能回到祖国,为祖国的建设出力,让国家发展得更好更快。
对于留不住高端人才?大家有什么好的想法和建议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和讨论。
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