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洞”到“2+X+Y”,解密复旦理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2025年05月03日18:02:07 教育 1045
从“黑洞”到“2+X+Y”,解密复旦理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 天天要闻从“黑洞”到“2+X+Y”,解密复旦理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 天天要闻

复旦大学《物理前沿导论》的课堂上,袁峰教授正在介绍黑洞吸积理论。这门由32位物理学科骨干教师轮流介绍各自研究方向的学科导论课程始于2024年,覆盖了物理学系所有研究领域,帮助学生用一个学期的时间概览学科全局,培育科研志趣。尽管课程主要针对大一新生,但吸引了不少高年级学生跨级旁听。课后,23级物理学系本科生张子楠打算加入天体物理相关课题组进一步深入学习。

从“黑洞”到“2+X+Y”,解密复旦理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 天天要闻

这一场景,是复旦大学以系统性改革重塑理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生态的缩影。2024年以来,学校实施教育教学改革3.0,推出“相辉学堂”“AI大课”“思政大课”“X+AI”双学位项目等创新举措,推动学科交叉,以四个融通为标志,全面构建人才自主培养体系。

淬炼“金课”,挤掉“水课”,开设交叉跨学科课程,建设大学分、高难度的本研荣誉课程体系,将通识课程、跨学科学程(微专业)覆盖本研全学段,是教育教学改革3.0的重要变革。

春季学期,化学系开出一门新课——《切问近思》。初听名字,有些深奥,实际是理论与实践的跨界实验场。课上学生学习如何进行文献检索、数据收集,通过文献调研整合知识、解决问题,提出创新想法。

两位本科生在李巧伟教授和纪季副教授指导下,把微流控技术用在晶态多孔材料合成上,目标直指化学实验创新大赛。在化学系,院士与中青年组成教学团队,将化学基础课《普通化学A》讲得有声有色,小班制“物理化学实验”,让学生在动手中获得新知。

数学科学学院推出数学英才班,创立“3+2”荣誉课程模式——每周3节课讲基础知识,2节课进行前沿研讨,开展小组讨论、前沿讲座、专题汇报、自主学习。在分析、代数、几何拓扑、应用数学四大系列,开出17门荣誉课程。“荣誉课程突出前沿性、拓展性、延伸性,让我们把知识‘嚼碎了再重组’”,23级数学直博生卞诗瑞说。

2024年起,学校推动AI赋能教育教学,推出116门AI课程,建成AI-BEST课程体系。生物学科6门AI课程入选学校首批“AI大课”,化学系的《人工智能化学计算模拟》是一门计算化学与AI结合的硬核课,而《人工智能在化学中的应用》则展示化学与AI结合的多元应用场景。

此外,学校基于AI-BEST课程体系,推出数、理、化、生、气五大学科的“X+AI”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

教务处介绍,3.0版的教育教学改革标志之一是把“2+X”从本科扩展到本研全学段,在培养路径上实现“2+X+Y”的立体交叉的多元融通。这其中,“2”是通识教育与专业培养,“X”是多元发展路径,“Y”则专攻融合创新能力培养。复旦已打通本研选课间的壁垒,赋予学生自主个性化发展的权利和能力,本研学生同坐一个教室上课,将成为常态。

从“黑洞”到“2+X+Y”,解密复旦理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 天天要闻

在复旦,科研实现前置,让本科生直通“学术深水区”。

21级物理学系本科生张宇泰大二进入科研导师课题组,在导师的带领下与研究生共同研究超对称理论。大三,他参与研究项目《DAHA和膜量子化:揭示量子场论中的代数结构》,不仅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本科生项目的资助,更让他有机会将理论与实际研究相结合。通过层层选拔,他加入中国优秀学生代表团,赴德国各高校和研究所进行访问学习,并参与了2024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

作为复旦大学教育教学改革3.0版的骨架,本研融通是将本硕博各学段作为“完整的有机体”通盘考虑。按照“目标逆推”思路,“一以贯之、各有侧重、持续进阶”,自上而下(top-down),顶层设计构建人才培养体系,重塑本研各阶段的培养目标、教育教学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进行“本研融通”全链条顶层设计。

化学系建设本硕博中心,本科生和研究生一起攻关课题,中心的老师会在课题申请、中期、结题各个环节把关,提出意见。在物理学系,本研课程体系在10多年前就一体打通,实现学分互认。数学、生物学依托2023年建成的国家基础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2024年校内也启动支持物理学、化学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助推本科教育主体向本博融通转变。

“拔尖创新人才需要长周期、全链条培养。要助力有潜力的学生形成科学志趣、发展优势特长、致力创新报国。学校将用2-3年的时间,以造就多类型人才为目标、学科专业调整为基座、本研招生联动为源头、培养体系和课程教学一体化设计为路径、管理体制机制调整为保障,全面革新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校长助理、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焱说。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滨州市暑期学生资助热线电话来了! - 天天要闻

滨州市暑期学生资助热线电话来了!

为帮助广大学生和家长及时准确了解学生资助政策,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即日起至9月1日,全市教育系统开通暑期集中受理时段学生资助热线电话(工作日8:30-11:30,14:30-17:30),为学生和家长答疑解惑、排忧解难。
倒计时!江苏省2025初级注册安全工程师本周五报名通道关闭 - 天天要闻

倒计时!江苏省2025初级注册安全工程师本周五报名通道关闭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省应急管理厅关于 2025 年度初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各设区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应急管理局:根据《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资格审查工作的通知》(苏人社发〔201
多所“双一流”高校领导班子调整 - 天天要闻

多所“双一流”高校领导班子调整

近一个多星期以来,多所“双一流”高校领导班子调整。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闻网7月9日消息,日前,上级决定,刘树春同志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副书记,闫晓军同志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委员、常委,副校长。公开信息显示,刘树春、闫晓军均为“70后”,都从北航毕业后留校任教。其中,刘树春出生于1970年1月,经济学硕士...
录取通知书收到了,真香! - 天天要闻

录取通知书收到了,真香!

随着高校招生录取工作陆续启动录取通知书再次成为关注焦点当这张薄薄的纸页穿越千山万水抵达学子手中它所承载的远不止于一个简单的入学许可兼具颜值和实用功能的创意设计让录取通知书成为承载大学精神的珍贵礼物一起来欣赏今年北京各高校为新生送上的匠心之作吧中国人民大学人大的录取通知书充满了历史与人文的厚重感打...
央视曝光舞蹈培训乱象,教师资格证造假无资质办学, - 天天要闻

央视曝光舞蹈培训乱象,教师资格证造假无资质办学,

央视曝光舞蹈培训乱象,教师资格证造假无资质办学,培训人员练坏青少年。部分舞蹈培训机构以"工作室"名义注册公司,经营范围标主"文艺创作"、"健身服务"等模糊表述,刻意避开"教育培训"类目,规避《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审批。
记叙文写作技巧及模板 - 天天要闻

记叙文写作技巧及模板

以下是记叙文写作技巧及模板:写作技巧巧设悬念:在开头或中间先提示后面将要表现的内容,但不马上解答,引起读者的好奇和兴趣,使文章情节波澜起伏。一线串珠:确定一条线索,如实物、人物、事件、时间、地点或作者的思想感情等,将材料串联起来,使文章结构
硕士毕业了,国考失败,辅导员面试未通过 - 天天要闻

硕士毕业了,国考失败,辅导员面试未通过

最近,跟一位西安交通大学的经管类硕士研究生学弟聊天,他虽然已经顺利毕业,但是工作还没有定下来,压力很大,对未来感到迷茫。这位硕士学弟一直在准备国考,但是最终发挥不理想,考试分数没有达到面试最低分数线,审核不通过,国考失败。报考老家高校的专职
知晓|25~34℃,北京科学中心暑期“保姆级”逛馆攻略来了!国家老年大学启动秋季学期招生!北京6月辟谣榜发布! - 天天要闻

知晓|25~34℃,北京科学中心暑期“保姆级”逛馆攻略来了!国家老年大学启动秋季学期招生!北京6月辟谣榜发布!

■加力!我国推出新一批稳就业支持政策。■7月9日,2025年全国劳模疗休养活动在北京启动。■近日,商务部、全国总工会等9部门联合印发《2025年家政兴农行动工作方案》,从四方面提出14项工作任务,深入实施家政兴农行动,推动扩大家政服务供给,促进家政服务消费,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据国家医保局消息,截至2025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