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探一分校见闻之七》

2022年10月02日07:54:09 教育 1827

(三青之声)

《三青写作团》走进物探一分校见闻之七

我所不知道的物探一分校

----- 物探一分校见闻

作者 马洪文

说起物探一分校,就是原来的物探中学,大家只是知道有这样一所学校,但这所学校是怎样的?别说很多人,就是我在涿州教育界呆了三十多年,而且一直是在高中学校的教育工作者,都知之甚少,更别说大家了。几十年来,我一次都没去过这所学校,心里觉得很是遗憾,如今退休都十年以上了,心想可能更没机会去欣赏他的芳容了。


《物探一分校见闻之七》 - 天天要闻

2022年9月22日,我怀着期盼的心情和《三清写作团》的部分成员来到了物探一分校,到校时,正赶上学生课间操时间,学生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操场上跑步,通过看学生的队伍,我首先了解了这个学校有多少学生,一共24个班,每班50人,总计有1200人。经过询问得知,全校共有三个年级,每个年级8个班。学生们跑步时个个精神饱满,口号嘹亮。看学生的精神面貌,就能知道学校在管理层面的水平。

看完课间操,我们才得以观看学校的全貌,“遍地晓烟杨柳绿,满园春雨繁花红”,校园内,树木郁郁葱葱,绿草如茵,花香飘逸。舒适宜人。高大的教学楼,温馨整洁的学生公寓,宽敞卫生的学生食堂,器械齐备高标准的运动场,催人奋进的励志格言,窗明几净的教室,构成了优雅舒适的育人环境,形成了具有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我们依次参观了学校的教学楼、学生公寓、学生食堂、学校展室,观看了学校宣传片以及和校领导座谈,全方位的对学校有了深入的了解,我所不知道的物探一分校,通过这次进入物探一分校,有所了解了。


《物探一分校见闻之七》 - 天天要闻




《物探一分校见闻之七》 - 天天要闻




《物探一分校见闻之七》 - 天天要闻




《物探一分校见闻之七》 - 天天要闻




《物探一分校见闻之七》 - 天天要闻




《物探一分校见闻之七》 - 天天要闻




《物探一分校见闻之七》 - 天天要闻

先说学生食堂,进入食堂,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环境,通过看菜谱、价格表和备料,能够看出这个食堂饭菜质量高,而且非常便宜,经了解才知道食堂不采用承包的形式,学校要求学生食堂不准盈利,而且物探学生食堂,还被评为A级食堂,这是涿州所有学校中唯一的一个。由此看出物探一分校的学生食堂对食品安全非常负责,把学生利益看的非常重。

再说一下物探一分校的学生公寓,进入学生公寓楼,首先是学生以及管理人员的签到机,是刷脸的,听校领导介绍,签到机是和学校的机房相连的,哪个学生没有按时出宿舍或没有按时回宿舍,都能很快的在学校值班的老师那显示出来,会有人及时进行了解和处理,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学生的突发情况以及危险状况。看学生宿舍,被子叠的整整齐齐,虽然不是部队战士的豆腐块,但已经很好了,床头柜子上学习的书籍摆放有序,床底下的鞋摆成了一条线,其他物品也按规定摆放,最让我感叹的是宿舍楼内厕所非常干净,没有一点尿渍,没有一点味道,这太不容易了,回想我在工作时曾经负责过这块的工作,我知道这项工作的难度有多大,单凭这宿舍管理我就肃然起敬。

我对物探一分校的领导班子率先垂范、身先士卒非常敬佩,首先,书记、校长还有副校长三人共用一个办公室,算我孤陋寡闻,这在其他学校是没有的。王继臣书记、孔海彬校长、胡颜忠副校长都在一线上课,王继臣书记教化学,每周16节课,而且刚刚卸任班主任。孔海林校长教历史,每周20节课,胡颜忠副校长教数学,每周26节课。我还从没见过学校校级一、二、三把手进课堂上课,而且是满工作量,这不是作秀,而且是实打实的。王继臣书记和孔海彬校长都是从基层成长为学校领导的,从普通老师、主任、副校长、校长,到书记一起工作了二十多年。

在对老师的管理方面,一些管理理念和做法也让我耳目一新。首先是对老师们足够尊重,尊重老师的个性化,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模式,发挥他们的长处,对教师予以肯定,为老师们量身定制专业发展目标。以表扬为主,老师不压抑,舒心,快乐。学校人性化管理,对老师没有一些硬性要求。而且对有特殊情况的老师给与照顾,比如:有的老师早晨需要送孩子上学,排课时就晚一点,有的老师中午要回家给孩子大人做饭,那么就不安排最后一节课。还创造各种条件助力老师专业成长,业务成长,提高教学能力,研究能力。从而老师们把学校的关怀和帮助化作了自觉地敬业精神,不懈追求,努力拼搏,打造出了自强不息、团结向上,创新进取的一流的教师队伍。每年在高考、统考、学科竞赛中,都有大批教师获奖。

一流的教师队伍,肯定教出一流的学生,他们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全方位推进,小班授课,导师制辅导,不断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活跃了师生的思维,提高了教学效率,使学生得到全方位发展,形成了学校的特色。学校的教学质量非常高,近年来教学质量更是稳步提升。

以人为本,德育先行。学校德育工作有声有色,德育活动内容丰富,学校注重学生的品德修养和个性化发展,“国旗下讲话、学雷锋活动、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体育单项赛,扶贫济困、校园文化活动等,在学生们心里浇灌向上、向善的德育之花,启迪着学生的心智,滋润着他们的心田。这些活动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和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了学生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形成了良好的锻炼习惯,为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的平台,让学生学会了分享和奉献,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培养了学生们优秀品格。正面的发扬光大,负面的东西就会少。

物探一分校校风淳朴,“以人为本”,关心教师,关爱学生,一定会乘势而上,取得更辉煌的成绩。

《物探一分校见闻之七》 - 天天要闻

《今日头条》涿州三青之声编辑部

责任编辑:姜水 黄建平

总编:张三清

副总编:姜水 黄建平 徐剑 杨俊英 张秀菊 杨容菡 王怀峰 梁海清 刘鹏举

编委: 杜长虹 王兰 葛金曼 刘兢 绳晓健 张煜 朱福来 胡立铮 杨轶宏

顾问:李振寅 潘玉文 刘书堂 郑桂元 李长青 付中北 索文 刘会军 马洪文 马宏

看此文章可搜《今日头条》涿州三青之声即可

2022年10月2日(2211字)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匈牙利获取驾照的成本大幅上涨 - 天天要闻

匈牙利获取驾照的成本大幅上涨

匈牙利媒体报道:根据中央统计局(KSH)的最新数据,匈牙利考取驾照的平均价格在四年内上涨了 60%,由于汽油、维修费用以及教练费等成本都更加昂贵,使得获取驾照的费用可能高达 80 万至 90 万福林。然而,问题不仅仅是成本普遍上涨,人们对待
新高考为什么要倡导“教考衔接”?有三个重要原因 - 天天要闻

新高考为什么要倡导“教考衔接”?有三个重要原因

同旧高考相比,新高考有一个近些年喊得很响的理念——教考衔接。什么是教考衔接,简单来说,就是学校教什么,高考就考什么。大家知道,旧高考也有一个喊得很响的理念——以考定教。这个理念指挥了高考十几年,其弊端已经十分明显。
滨州医学院:政校企携手赋能 共促医学人才高质量就业 - 天天要闻

滨州医学院:政校企携手赋能 共促医学人才高质量就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近日,滨州医学院举办“就选山东 ‘医’往‘职’前”2025年春季校园双选会暨“美好‘卫’来 ‘健’康烟台”医学人才筑梦烟台招聘会。招聘会现场,350家用人单位携1.2万个就业岗位进校揽才。该校4300余名毕业生参加招聘会,2500余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初步就业意向,实现医...
“百校千企万岗”,江苏共青团“送岗直通车”进江科大助力大学生就业 - 天天要闻

“百校千企万岗”,江苏共青团“送岗直通车”进江科大助力大学生就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4月11日,江苏共青团“送岗直通车”开进江苏科技大学举办“百校千企万岗”示范招聘会。这是江苏共青团青少年民生实事项目之一,联动各界协同发力,为应届高校毕业生搭建高质量就业桥梁,助力青年学子实现“好就业、就好业”。江苏省百校千企万岗”示范招聘会现场。 主办方供...
何同学的反讨好之困 - 天天要闻

何同学的反讨好之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作者:王智远,题图来自:AI生成事情是这样:4月11日晚,何同学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打车的经历;他说以前打网约车时,司机让他给好评,总是嘴上答应,但事后就忘了。他觉得这样不太好,所以,现在改。如果司机服务真的很棒,他才会主动好评;不然就会直接拒绝;他还提到,自己以前比较爱讨好别...
大风天去不了考场,报名费打水飘?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这钱,我退! - 天天要闻

大风天去不了考场,报名费打水飘?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这钱,我退!

4月11日至13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华北出现历史同期罕见的持续性大风。其中,河北北部等地局地阵风风力可达12~13级,中央气象台发布橙色预警,提醒公众减少户外活动,多地景点临时关闭,部分中小学及高校宣布停课或转为线上教学。△ 社交平台相关话题截图受此影响,已经报名参加本届韩国语能力考试(TOPIK)的考生群体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