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区:农村偏远小学奋斗18年的夫妻档

2021年09月06日18:25:10 教育 1690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孟欣 通讯员 赵效显

18年前,高翔和妻子杜晓蕾从镇上的中学来到最偏远的袁堌堆小学,怀抱献身教育的初心,把一个办学条件最落后的学校打造成师生爱恋的绿荫校园,把一所偏远的乡村小学建成孩子的精神乐园。

牡丹区:农村偏远小学奋斗18年的夫妻档 - 天天要闻

用劳动美化校园

1996年,高翔和杜晓蕾夫妇一同来到高庄镇中学任教,以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出色的业绩很快赢得同事们的信赖。2004年,高翔被调到袁堌堆小学任校长。高翔原来也听说袁堌堆小学条件不好,但没想到那么差:学校没有围墙,只有两排破旧的平房,房顶上的草随风摇摆。学校的校舍全部被判定为D级危房,需要限期拆除。学生没有了教室,只好临时借用附近的民房上课。夏天,民房通风不好,学生热得实在受不了,高翔就带领学生在树荫下上课,条件虽然艰苦,并没有耽误教学进度。

2004年秋天,袁堌堆新建的18间校舍交付使用,学生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室,9名教师只能挤在一间办公室里。由于离家远,高翔总是一早就往学校赶,中午凑合着吃点午饭,下午回家才能吃上一顿热乎饭。看到丈夫那么辛苦,杜晓蕾坐不住了,2005年也调到了袁堌堆小学。

学校搬迁重建后,学生只是有了安稳的学习环境,但学校绿化、美化的任务还很重。每天吃过午饭,高翔夫妇就在校园里捡拾碎砖块、小瓦片,堆成一大堆,用车子推出校园。到校早的老师和学生看到他们这么辛苦,也加入了劳动的行列,经过一段时间的劳动,校园干净了。他们又买来各种苗木,利用劳动课时间绿化进行美化活动,学校一天天变美了。

他们又在每个教室的外墙上制作了一个黑板报栏,作为学生展示才华的平台,定期办黑板报,学生抄写名言警句、创作诗词歌赋、描绘心中梦想。在袁堌堆小学工作了几十年的退休教师袁明珍看到校园变化这么大,连连赞叹“不可思议”。

牡丹区:农村偏远小学奋斗18年的夫妻档 - 天天要闻

徐河畔的剪影

高翔的家离袁堌堆小学6公里远,学校和家之间有一条徐河,他们天天沿着徐河畔的大堤上下班。早晨,他们一起伴着晨曦去学校;傍晚,他们沐浴着余晖回家。这样一走就是18年,他们骑坏了自行车,换成了摩托车;骑坏了摩托车,再换成电轿车,交通工具三次变迁,他们也从满头黑发走成了头发花白。

每天早上,他们总是早早来到学校,在签到表上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拿一把扫帚,打扫学校门口的树叶与碎纸片。然后站在学校门口迎接老师与学生们的到来。周而复始,成为一道师生熟悉的风景。

高翔与杜晓蕾一心扑在工作上,没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家人与孩子,他们的女儿高亚茹从小就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女儿在城里上学的时候,高翔夫妇没有时间照顾,就把女儿托给亲戚照顾。现在已大学毕业的高亚茹回忆起当年与父母走在大堤上的情景,脸上充满诗意:“阳光斜照下来,身上镀满金晖,父母在两边,我走在中间,感到他们特别高大。”

高校长家的饭真香

现在省城一家公司做销售的鲍金玲曾是高翔教过的学生,她每次回老家都会到高翔与杜晓蕾的家里探望。当时一到下雨天,杜晓蕾总会炒一锅菜,多买些馒头,留下离家远的学生吃饭。鲍金玲没少吃杜晓蕾做的饭,谈到杜老师做的饭,鲍金玲说:“杜老师做的饭特别好吃,现在还回味无穷。”

袁堌堆小学现在有六个班级,9名教师,师资一直很紧张。高翔既教一个年级的语文课,还兼两个年级的英语和科学课。杜晓蕾既教一个年级的语文课,还兼两个年级的音乐和体育课。大家都戏称高翔夫妇是 “补丁老师”。

在高翔家里,他们两人的获奖证书摞在一起有半尺高,这是对他们工作的肯定和鼓励。与他们对面而坐,坚持,爱心,伟大……这一连串饱满的字眼,扑面而来。他们却说:“现在,我们从周一到周五都在学校,习惯了,有感情了。”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学生组团退60件演出服”引热议 7天无理由就是随便退吗? - 天天要闻

“学生组团退60件演出服”引热议 7天无理由就是随便退吗?

近日,“学生组团退60件演出服”登上多个平台热搜,店主称沈阳辽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们集体网购衣服,参加完运动会后以“质量问题”为名退货退款,导致店铺被封,损失大概有8000元。店主昨天(5月3日)表示,已接到学校相关负责人电话,校方就此事道歉,并承诺回收服装、承担相关费用,双方目前达成和解。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
西方哲学|乾元西学教室(第十六期)招生中 - 天天要闻

西方哲学|乾元西学教室(第十六期)招生中

西学,涵盖古希腊以来欧洲及北美社会不断发展完善的哲学、政治、经济、法律、美学、文学、艺术以及自然科学等领域的思想和知识体系。 西方文明传入中国已有三百余年,从张之洞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五四时期的“德先生与赛先生”,再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西方的影响无处不在。现代社会的基本结构源于西方...
江西省教师5年减招85%,怎么看? - 天天要闻

江西省教师5年减招85%,怎么看?

近期,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披露:2025年全省中小学教师招聘人数计划2146名。相比去年的3957人,下降45.8%;而去年相比2023年的7821人,下降约49.5%……较2020年的高峰期,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人数降幅高达84
权威发布 | 沈阳市七所普通高中将首次招收科技特长生 - 天天要闻

权威发布 | 沈阳市七所普通高中将首次招收科技特长生

科技特长生为进一步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引导中小学校关注学生核心素养、转变育人模式,大力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辽宁省实验中学、东北育才学校、沈阳市第二中学、沈阳市第五中学、沈阳市第十七中学、沈阳市浑南高级中学、沈阳市垚为学校等7...
聚焦“五一”假期丨倒排工期,项目工地建设忙 - 天天要闻

聚焦“五一”假期丨倒排工期,项目工地建设忙

5月1日上午,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固安校区建设工程一标段项目的建设者们正在紧张施工。河北日报记者刘 英摄进入“五一”假期,当大部分人开始享受美好假期时,固安县西北部的固安航天城内,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固安校区建设工程一标段项目的建设者们依旧忙碌,全
翁城日记 888 - 天天要闻

翁城日记 888

翁城,我们来了!但见此地:山川秀媚,土地肥沃,民风淳厚,人物磊落……我们行走,我们看见,我们阅读,我们感受,我们沉默,我们呼唤,我们耕作,我们收获。行走美丽中国,助力乡村振兴。即日起,本院特推出“翁城日记”,用志其事,以壮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