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灯法师:77岁凭二指禅倒立走红,但又因此成人生污点,真相如何

2022年12月26日08:35:03 佛学 1100

1983年, 77岁的海灯大师在一部纪录片中展示“二指禅”的绝技,惊为天人。一时间,海灯大师成了爱武之人争先追捧的偶像。后来却有人透露,海灯大师的“二指禅”有“摆拍”成分。他所谓高超的武功,其实只是骗局。

海灯法师:77岁凭二指禅倒立走红,但又因此成人生污点,真相如何 - 天天要闻

海灯法师,20世纪80年代曾闻名全国,自称是“少林正宗32代传人”“少林住持”,擅长“童子功”“一指禅”“梅花桩”和“铁布衫”四大中国武术绝技。

那么,海灯法师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他的本来面目又是什么呢?这得从海灯大师的小时候说起。

01

海灯大师的俗名叫范无病,他4岁那年母亲去世,一家人靠父亲的裁缝手艺过日子。父亲生性软弱,常常遭到那一代恶霸的霸凌, 长年累月之下,父亲的身体愈发不好。有一次,父亲摆摊迟迟未归,一群混混照例去找他的麻烦,等范无病找到父亲的时候,父亲已经没有呼吸了。

那年,范无病才十二岁,他坚定了要为父亲报仇的决心。范无病的舅舅是学武的,在武术上略有些门道。因此,范无病也萌发了跟随舅舅学武的念头,以待他日以武艺为父雪恨。

范无病从小学习便非常好,在私塾里是先生夸赞的对象。他很有上进心,无论学什么都非常快。在学期间,他一直保持着优异的成绩,但由于家境的限制,他没有多余的钱去上好的大学,最后只能勉强挑了一所公费的学校来完成他的学业。他对文章颇有一番见解,毕业之后,凭借自己的才学,通过写字来谋生。

海灯法师:77岁凭二指禅倒立走红,但又因此成人生污点,真相如何 - 天天要闻

他一边精进自己的才能,一边也不忘兼顾他的武艺。当时,海灯膜拜成都昭觉寺两名武艺高超的高僧,他希望能够拜师学艺。可是寺庙规定,非出家之人不得习武,而且出家人必须六根清净,忘却仇恨。海灯无法接受,他习武的初衷就是为父报仇。两名高僧也坚持不能坏了规矩,最终范无病的拜师礼仪没有达成。

但范无病不肯就此作罢,他还是一直跟在两名高僧的身旁,每次练武的时候他都在旁细心观摩。久而久之,高僧被范无病的执着精神所打动,最终答应教他武艺。在两位高僧的点拨下,他的功夫日渐见长,终于练有所成。这时候他找到了当年的杀父仇人,把他送进了监狱。

了却了心中多年的执念,范无病大病一场,1937年,范无病在昭觉寺剃度出家,法号海灯。

02

海灯自从舍断尘世后,把全部身心都用在精进武学上,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脉,他因此练成了三项绝技。特别是二指禅,人仅用两根纤弱的手指就能撑起全身的重量,令人叹为观止。此时,海灯法师在国内已经小有名气,甚至出版了自己的书,来宣讲佛法。

从失去双亲的少年到佛法精深的法师,从渡己到渡人,海灯法师在以武修禅的路上逐步向前。 海灯在故乡,不仅教人习武,还替老乡看病,过着平静的日子,直到70年代末一部纪录片改变了海灯的一生。

1979年,一个电影摄制组在四川拍摄奇人奇事,导演偶然听说江油市有一个会神功的和尚,便请来了海灯,两人一拍即可,海灯就这样走上了银幕。这部叫《四川奇趣寻》的新闻纪录片,记录了海灯单手“二指禅”倒立的精彩镜头,随着这部片子的公映,海灯的大名第一次得到传扬。

海灯法师:77岁凭二指禅倒立走红,但又因此成人生污点,真相如何 - 天天要闻

而让海灯真正名声大躁的是碰上了少林热。1982年,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少林寺》上映后,在国内掀起武术热潮,无数年轻人对少林寺甚是向往,意欲拜师学艺。而恰巧当时,海灯的弟子肖定沛写出了一篇将海灯与少林寺模棱两可联系在一起的文章,后来又被某著名作家写成《海灯法师传》。从此以后,海灯的功夫被冠有少林的美名号,他与少林寺的渊源关系也被莫名其妙传扬出去。

1982年,当时的少林当家住持行正大师特地来江油邀海灯去河南少林交流佛学,海灯从此身价水涨船高,与少林正式结缘。年底,海灯与义子范应莲等来到少林寺,以少林寺和尚的身份出席各种活动。

这时,海灯法师的身份在媒体上不断变化,从辅助主持上升为少林寺第32代主持、少林活佛。而他也不得不默认这些外界给予的身份,并没有出面澄清真相。到了80年代中后期,海灯热席卷全国,他的报道长篇累牍,他甚至成了反帝反封建除暴安良的英雄。善男信女们开始对海灯法师顶礼膜拜。

03

这时,有人却对海灯和海灯现象提出了质疑。1988年,当时的《四川日报》评论理论部副主任、记者敬永祥第一个对海灯提出了不同看法。敬永祥作为海灯的老乡,曾当面采访过海灯,他说:“这些宣传太过分了,有些记者写出什么“指力无声可伤人”“练功可以几天不吃饭”等等,越吹越神,和我见到的,和我采访的完全不一样。”

敬永祥认为媒体对海灯法师的宣传有80%都是失真的,而他对海灯法师的批评引起了范应莲的强烈不满,这个农家弟子当时已是某公司的董事长了。范应莲说:“我觉得他是一个与世无争的,受人尊敬的长者,而且集文、武、佛于一身。”

海灯法师:77岁凭二指禅倒立走红,但又因此成人生污点,真相如何 - 天天要闻

随后,范应莲以名誉侵权将敬永祥告上了法庭,双方开始了长达10年的较量。这就是震惊海内外的“海灯案”。

双方交锋的焦点有两个,一个是海灯在《四川奇趣录》中的表演二指禅是否是真的。第二个焦点是,海灯究竟是不是少林正宗。

海灯是不是一个被造出来的神话呢?当时,不少记者对其中的两个核心问题进行调查。

1979年,《四川奇趣录》在成都的宝光寺拍摄,海灯就是在这里第一次把二指禅介绍给世人。记者前往拍摄地查探现场,当时的影片摄影师李震寰也陪伴左右,他回忆道:“当时海灯年事已高,年龄很大,而且有病,两手抖得很厉害,根本无法独立做出二指禅。”

后来,导演组就采取一个补助的办法,拿一个布带子拴住他的脚,把他吊在窗户上。这样力量就分散到上面去了,而不在两个指头上了,照片拍上去看不出来,但是如果没有布条就肯定做不了这个动作。

“因为当时导演一定要这个镜头,再加上海灯也要坚持记录他一生中的辉煌,当时也是为了弘扬中华武术,这是海灯大师的心愿。没办法,才采取这种办法。”李震寰回忆道。海灯著名的二指禅就这样演练出来,当时的媒体盛赞这是超人绝技,绝无仅有;海灯也曾告诉记者,他的二指禅发功用力,可叫人五脏俱损。

04

而在各方舆论的质疑声中,海灯法师是否能代表少林正宗也颇具异议。他的经历也被曝出有造假嫌疑。他自称是32代少林住持方丈,但是经不起考究。

因为少林寺的特殊背景,每一代传承都有详细的记录。在28代以后就不再册封方丈,中途暂停了几百年,直到1986年,中国佛教协会才恢复任命了第29任少林方丈,也就是释永信的师傅,海灯是32代方丈的说法属于无稽之谈。

后来,海灯拿出证明自己是少林武僧总教习的证书,也被释永信公开辟谣,证书上盖满的5个印章均不是少林寺的印章,少林寺也从来没有过少林武僧总教习这个职位。

还有他自称是得道高僧汝峰法师的弟子,但该法号的少林僧人并不存在。法号确实是论资排辈,也确有汝这个字号。但是汝字辈排列在第67代,要正常排下去,到汝字辈得六七百年以后。

当时,记者敬永祥在文章中大量提出对海灯的质疑,被很多不明真相的媒体争相转载,一时间,海灯大师跌下神坛,成了人人讨伐唾弃的大骗子。海灯大师的弟子看到自己师父的清名受污,把该作者告上了法庭。

最终,此案终审,敬永祥败诉。法院判决该作者在全国性的报纸上刊登自己的道歉书,为海灯大师恢复名誉。敬永祥拒不道歉。离奇的是,2000年11月28日,敬永祥却获第二届反伪科学突出贡献奖。

海灯法师:77岁凭二指禅倒立走红,但又因此成人生污点,真相如何 - 天天要闻


争议案就此落幕,反观海灯法师一生,那确实是相当精修的一生,而他身上的武功也是百分百存在的,只不过他却被飞速的媒体舆论所误伤。现实中,他不贪吃又不贪穿更不爱财,但他极其看重自己的名声。海灯法师在当年被炒得热火朝天,这自然是有时代的原因,他也知道这是一个弘扬少林武术的绝佳机会,所以这才站出来肩负重任。现在海灯法师已圆寂多年了,但是他在晚年为了传播少林文化,为了弘扬中国武术功不可没。

然而有得就有失,海灯大师在享受神坛光环的同时,风险也如影随形存在,而其中的真相,也只有法师自己明白,这也是他没有向外界做出任何解释所在。“身与名俱空,流传中国功”或许就是对他一生最好的注解。

佛学分类资讯推荐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闻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说过,智慧不可传。在佛陀看来,这尘世间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对于那些悟性不够的人,哪怕你倾囊相授,也只能是对牛弹琴,毫无作用。对此,不少人都疑惑,人与人之间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极大吗?很遗憾地说,人与人之间的悟性、认知差距,比人与哈士奇之间的物种差距还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闻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日,许多地方都会举行相应的庆祝活动。然而,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却让人对这一天降雨产生了恐惧。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处呢?四月初八浴佛节的由来四月初八浴佛节,又称佛诞日,是佛教的重要节日之一。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 天天要闻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缘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欢迎收看《妙志禅悟》,我是妙志。本期视频给大家带来的内容是:这个"宝"要赶快找到?接下来请花几分钟时间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宝",就是指每个人觉醒之后的心灵的力量。但这心灵的力量里面又是无我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 天天要闻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何为明性?明性既明心见性,在佛教当中的意思是真心显露出来而测地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可以理解为,明性即为本我!我们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种,如果连自己的本来面目都不知道,又该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呢。也许只有认识本我,才能够又勇气面对一切苦难。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 天天要闻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头儿,四月四到了,俺们东北的人都知道这一天,有个特殊的名字,叫“菩萨生日”。你信不信,这可是百年难遇的大吉日呢!咱们来看看,这个菩萨生日有啥不一样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评论区留下一句:“一顺百顺,菩萨保佑”,为自己、为孩子、为全家接福纳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 天天要闻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运必究“信仰”一词最早便是源于佛教经典之中,佛典中所阐述的"信仰"乃是对于天地万物以及祖先的尊敬与景仰,这两者的有机融合便构成了我们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义。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 天天要闻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很多人都把静安寺称为“中国最贵的寺庙”,因为它地处在上海最繁华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边更是车水马龙,邻边也多是商场和写字高楼。来寺庙的信众更是数不胜数。它为什么会在这?经历了什么?又为什么强调要造得金碧辉煌?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 天天要闻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关于“天才”的传闻,从古至今从未有过停歇,似乎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出那么几个天赋异禀的能人,展现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对普通人而言,德、智、体、美、劳,一生能精通于几样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难于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这些都是弹指间就熟练掌握的技巧。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 天天要闻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识,提升认知。正确的认知,帮助我们少走弯路。才能坚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绍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识,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个中派的情况等等。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