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造像艺术|(十)从天龙山石窟看唐朝长安风格

2022年12月24日15:12:04 佛学 1826

佛 依坐像 山西天龙山第21窟、第4窟

佛教造像艺术|(十)从天龙山石窟看唐朝长安风格 - 天天要闻

图1 依坐弥勒佛 天龙山第21窟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佛教造像艺术|(十)从天龙山石窟看唐朝长安风格 - 天天要闻

图2 依坐弥勒佛 天龙山第21窟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佛教造像艺术|(十)从天龙山石窟看唐朝长安风格 - 天天要闻

图3 依坐弥勒佛 天龙山第21窟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佛教造像艺术|(十)从天龙山石窟看唐朝长安风格 - 天天要闻

图4 依坐弥勒佛 天龙山第4窟 美国堪萨斯城纳尔逊阿特金斯博物馆

这是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里的天龙山石窟第21窟的依坐弥勒佛像和收藏在美国堪萨斯城纳尔逊阿特金斯博物馆的天龙山第4窟的依坐弥勒佛像。

这两尊唐朝造像,非常好的展现了当时天龙山石窟造像技艺的精湛。早期的弥勒佛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交脚而坐,到了隋唐以后大多数是依坐的状态,两腿打开。这是长安风格的弥勒依坐像。

这两尊像宽肩收腰,健壮得体,富有印度笈多风格的衣纹处理,又是中国绘画线条的巧妙运用,既写实又流畅,非常好的表现出造像的健美威严庄重的形象。

初唐 山西天龙山石窟菩萨坐像 瑞士苏黎世莱特博格博物馆藏

佛教造像艺术|(十)从天龙山石窟看唐朝长安风格 - 天天要闻

图5 初唐 山西天龙山石窟菩萨坐像 瑞士苏黎世莱特博格博物馆藏

这是一尊收藏在瑞士苏黎世莱特博格博物馆的菩萨坐像,此像出自太原天龙山石窟第17窟北壁右侧。

菩萨发髻高挽,发带结饰垂肩披落。面庞圆润、神态安详,袒上身,下著宽松长裙,衣薄贴体。佩项饰,装饰简单。左手抚膝,右手臂屈举于胸,身躯略向右倾。左足自然垂下,右腿横盘,呈自在身姿安坐于法座之上。

整尊造像优雅端庄的线条,精美细腻的刻画,是一件天龙山石窟造像难得的完整的艺术珍品。天龙山石窟造像在上世纪20年代被日本山中商会盗凿之后,为求利益最大化,把很多原本完整的造像头部砍下,肢解销售,故现存于世的大多不完整,如此尊完整的可谓凤毛麟角。这尊造像是唐朝初期的作品。

山西天龙山17-21窟造像

山西天龙山石窟造像是中国历史上最精美的雕刻艺术之一,其中以唐代作品为最。天龙山石窟以娴熟的雕刻技法、精深的佛教内容、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丰富的生活气息著称于世。尤其是唐代菩萨像继承了北齐的造像特点,神态高雅、姿态优美、体态丰盈的特征,被称为“天龙山样式”。

佛教造像艺术|(十)从天龙山石窟看唐朝长安风格 - 天天要闻

图6 唐 佛坐像 天龙山石窟 美国哈佛大学塞克勒博物馆藏

佛教造像艺术|(十)从天龙山石窟看唐朝长安风格 - 天天要闻

图7 唐 菩萨坐像 天龙山石窟 华盛顿纳尔逊博物馆藏

佛教造像艺术|(十)从天龙山石窟看唐朝长安风格 - 天天要闻

图8 唐 菩萨坐像 天龙山石窟 国家博物馆藏

这是三尊天龙山石窟唐朝第17 窟和21窟的佛坐像和菩萨坐像。菩萨头部顶梳成高贵的发髻,饰宝珠花冠,缯带飘垂肩旁。脸部丰满端美,双眉弯曲纤秀,眼睛半睁垂视,鼻直而端正,小嘴微抿下垂。双耳下垂,神情恬静安祥。

造像的肌体丰腴,体格匀称,表现出肌肉的柔软富有弹性的质觉。斜披衣帛透体,清晰感觉到衣内肌肤的起伏变化,生动写实。佩戴的颈奢及手钏简洁,没有璎珞。下穿轻薄贴身的长裙,衣褶贴身流畅。胸宽腰细,姿态优美,腰微侧扭,一腿盘屈,一脚下垂,自在坐。意态闲适而自在,具有长安模式的特点。是唐代典型自在坐胁侍菩萨像。

唐 菩萨立像 天龙山石窟 波士顿美术馆藏

佛教造像艺术|(十)从天龙山石窟看唐朝长安风格 - 天天要闻

图9 唐 菩萨立像 天龙山石窟 波士顿美术馆藏

佛教造像艺术|(十)从天龙山石窟看唐朝长安风格 - 天天要闻

图10 唐 菩萨立像 天龙山石窟 波士顿美术馆藏

这尊天龙山立像是收藏在美国波士顿美术馆的一尊菩萨立像。是初唐长安时期的造像风格。唐式的高发髻,饱满圆润的开脸,宽肩收腰,修长的双腿,S形扭动的身躯,以及右肩垂下的披帛刻画,简约的配饰,无不呈现唐朝造像妩媚生动的风格。

这种优美的菩萨造像风格丰富了佛教造像艺术的表现力,对后世佛教造像艺术影响很深。

唐 菩萨立像 克利夫兰博物馆藏

佛教造像艺术|(十)从天龙山石窟看唐朝长安风格 - 天天要闻

图11 唐 菩萨立像 克利夫兰博物馆藏

这是一尊真人大小的唐代石雕观音菩萨立像,现藏于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

造像采用圆雕、浅雕、镂空雕等技法,雕工精美,结构严谨,刀法老练,特别是那薄薄的披帛飘带也雕刻得线条婉转、流畅飘逸,形象逼真。

这尊石雕彩绘观音立像是一件难得的唐时期石雕佛像精品。菩萨头挽高髻,面颊丰润,细眉细目、双眼微垂,神态慈悲安详,别有一种睿智的和超脱的气质。上身袒露,佩项圈璎珞及挂链和手镯,飘逸的帔帛于身前下垂至膝下部。下身着贴体长裙,赤足立于莲座之上。丰满的身体和纤细的腰肢构成了优美的“S”形曲线,显现出婀娜多姿、庄重丰满的体态。其造型之优美、雕刻之细腻,实为唐代石雕之精品。

#在头条看见彼此#

佛学分类资讯推荐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闻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说过,智慧不可传。在佛陀看来,这尘世间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对于那些悟性不够的人,哪怕你倾囊相授,也只能是对牛弹琴,毫无作用。对此,不少人都疑惑,人与人之间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极大吗?很遗憾地说,人与人之间的悟性、认知差距,比人与哈士奇之间的物种差距还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闻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日,许多地方都会举行相应的庆祝活动。然而,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却让人对这一天降雨产生了恐惧。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处呢?四月初八浴佛节的由来四月初八浴佛节,又称佛诞日,是佛教的重要节日之一。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 天天要闻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缘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欢迎收看《妙志禅悟》,我是妙志。本期视频给大家带来的内容是:这个"宝"要赶快找到?接下来请花几分钟时间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宝",就是指每个人觉醒之后的心灵的力量。但这心灵的力量里面又是无我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 天天要闻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何为明性?明性既明心见性,在佛教当中的意思是真心显露出来而测地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可以理解为,明性即为本我!我们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种,如果连自己的本来面目都不知道,又该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呢。也许只有认识本我,才能够又勇气面对一切苦难。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 天天要闻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头儿,四月四到了,俺们东北的人都知道这一天,有个特殊的名字,叫“菩萨生日”。你信不信,这可是百年难遇的大吉日呢!咱们来看看,这个菩萨生日有啥不一样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评论区留下一句:“一顺百顺,菩萨保佑”,为自己、为孩子、为全家接福纳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 天天要闻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运必究“信仰”一词最早便是源于佛教经典之中,佛典中所阐述的"信仰"乃是对于天地万物以及祖先的尊敬与景仰,这两者的有机融合便构成了我们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义。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 天天要闻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很多人都把静安寺称为“中国最贵的寺庙”,因为它地处在上海最繁华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边更是车水马龙,邻边也多是商场和写字高楼。来寺庙的信众更是数不胜数。它为什么会在这?经历了什么?又为什么强调要造得金碧辉煌?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 天天要闻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关于“天才”的传闻,从古至今从未有过停歇,似乎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出那么几个天赋异禀的能人,展现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对普通人而言,德、智、体、美、劳,一生能精通于几样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难于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这些都是弹指间就熟练掌握的技巧。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 天天要闻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识,提升认知。正确的认知,帮助我们少走弯路。才能坚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绍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识,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个中派的情况等等。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