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高是到中国传播说一切有部阿毗昙学说和禅法的第一位外籍僧人。
安世高,本名清,原为安息国太子。自幼信奉佛教,当其将即位时,出家修道,而让位于其叔。他精研阿毗昙,修习禅定,遂成一代大师。
在这里介绍一些阿毗昙,其要点是根据有部诸论的义旨,特别是依法胜《阿毗昙心论》及法救《杂阿毗昙心轮》的纲领,以四缔组织一切法义,并阐明我空法有及法由缘生而有自性之义。
安世高与汉桓帝建和初年(147),辗转来到洛阳,不久即通晓华语。那时佛教传入中国内地,已有相当时期,在宫廷内和社会上都有一些信徒。他们虽然主要奉行祭祀,祈求福德,但也有切实修行的要求。安世高就为他们译出有关止观法门的种种经论。安世高的翻译工作大概到汉灵帝建宁年间(170年左右)为止。随后,他游历了江南豫章、浔阳、会稽等地,后来各地就流传有关他的神奇故事。
其中最有名的,便是安世高以命抵命偿还前世债务的故事。
这个故事记载于《高僧传》中。安世高一直记着自己的前世。他说他的前世也是个出家人,当时他有一个同学,嗔恨心非常大。在托钵行乞时,只要施主的布施不合自己的心意,就会心生怨恨。安世高的前世曾经数次劝说他,让他改改脾气,但是这个同学始终没有丝毫的悔改,依然我行我素。
安世高的前世看到同学这样,叹了一口气,对他同学说,“你死后一定会化作丑恶的异形,到时候我若是得道的话,一定要度化你。”
说罢,安世高的前世便去了广州。当时的广州正值贼寇作乱,其中有一个少年一遇到他就说:“我总算等到你了!”于是便拔刀向安世高的前世砍去。对此,安世高的前世并没有躲避,只是淡然一笑,引颈受戮。临死之前,他说:“我以前欠你一条命,所以特地远道而来,偿还宿债。你现在愤恨不平的样子,正是以前积累的怨气。”
安世高的前世死后,投生为安息国的太子。后来他又来到中国,完成了译经的工作。随后,他准备去庐山,去度化昔日的同学。
一路无话,安世高很快便来到庐山下的宫亭湖边。他听说这里有一座神庙,特别灵验。有一天,庐山附近的人到神庙祈求福祉,安世高则在船上等候,神庙的庙神趁机对这些人说,“船上有一位修行的沙门,你们也请他到庙里来。”众人非常惊愕,慌慌忙忙到船上请来安世高。
庙神看到安世高,对他说,自己其实就是那个同学,因为生前瞋恨的罪业,今世堕落为异形。如今寿命已经快要结束,死后庞大的丑陋的躯体肯定会污染清澈的湖水。于是庙神决定找个地方待死。不过,因为担心死后堕入地狱,庙神希望安世高能够帮助他超度一下。
听罢,安世高微微一笑,对庙神说道,自己此行的目的便是来超度他。接着他让庙神现原形。原来,庙神是一只大蟒蛇,庞大的身躯若长城一般,人们根本不知道它有多长。安世高看到之后,连忙念佛经超度,大蟒蛇泪如雨下,须臾间隐身不见。
黄昏时,有一位美少年,登上船板,长跪在安世高面前,并接受安世高的祝愿,随后消失无踪。安世高对同船的人说,这个美少年便是庙神,他已经舍离蟒形了。
后来,人们在山西的草泽中,发现了一只巨大的死蟒蛇。据说,这就是美少年的前世。
在超度完大蟒蛇之后,安世高又到达广州,寻找前生杀害自己的少年。
当时的少年,已经变成白发皤皤的老人。安世高对老人述说数十年前偿命的事,并追叙多生以前的业缘。老人听后泪如雨下,两人握手言欢,前世的冤仇尽消。
安世高说:“我还有残余的罪报,现在我应当赶往会稽,来偿还过去世的命债。”
老人追随着安世高到达会稽。刚刚进入市镇,恰巧遇到一片打杀的乱事,霎时只见滋事者误打安世高的头部,安世高即刻倒地身亡。
老人目睹安世高两次赴死,又想到其中的因果道理,于是开始精进学佛,逢人便说自己的亲身经历。
安世高的名声因此更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