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虎晨悟:善恶终有因果

2022年11月15日22:41:09 佛学 1886

今天,在知乎上有个提问: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现在不报,时候未到。这既是佛教思想的精髓所在,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意在奉劝人们要分清善恶,始终保持一种为善之心,多做善事,少做或不做恶事,否则,你将会得到因果报应的。然而,现实生活中这种因果报应关系真的存在吗?为什么我们身边那么多的人干尽坏事,却活得好好的,甚至比一般人活得更好,而没有得到应有的报应呢?而那些心地善良、一心为善的人却穷困潦倒,得不到应有的福报呢?这到底是为什么?因果报应真的存在吗?有的话,又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我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种因果关系的存在是深信不疑的,还有一句话说的是,天作孽尤可为,自作孽不可活,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凡尘俗世之中,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人类的修行来说,应一切以从善为本,积善众多者福必至,积恶众多者祸必行。

我的母亲修禅行善,有好的东西乐意布施,自己却过得很勤俭朴素,对他人有困难乐于帮助,对自己显得有点抠门。遇到路上乞讨的人,都愿意帮助下。有时候,我告诉她,有好多的人是装要饭的,不应该或不值得去帮助。她说,只要你送去的钱出于自己的善心就可以了,一切在于自己的感受如何,至于那接受的人是怎么样,那是他的问题。

对于这件事,我有时也想不通,现在慢慢长大起来,才渐渐领悟到其中的道理。人生是一场修行,重在于修自己的心,会遇有各种各样的考验和历练,得失成败、荣辱浮沉,爱恨情仇、悲欢冷暖等等,就连帮助乞丐也是在修心,修的一颗行善好施的心,一颗宽容博爱的心。

诸虎晨悟:善恶终有因果 - 天天要闻

当今社会,的确是有很多时候,我们所期待的善恶因果,没有来得及时,也为社会上的一些假象所迷惑和不解,总觉得坏人总是有好报,好人没有得福报,这个世界和社会到底是出什么问题了?难道我们所有的善良坚持都不对了吗?真的是这个世界和社会污染了善良,还是恶人永远控制了世界和社会?

人在做,天在看,善恶有报终有时。我一直坚信这个道理,虽然有很多时候,善恶之因果报应不一定会马上就见效,行善者未必马上得福,作恶者没有马上受惩。对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理解的,生命是上天的恩赐,也是命运的安排。每个人出生,本身都有带有一定的福分,每从善一件增之,从恶一件减之,每天修行历练,一天天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发生质的变化,这需要一个慢慢积累发酵的过程。

人性本善或者本恶,从古至今,众说不一。其实无论是善是恶,哪个为人生之初始,都不是太重要。最重要是在出行之后,一路你的所作所为,你的所言所行,决定了你的最终结果。多行善者,日积月累,必有好报。多作恶者,日削福月减寿,必得惩戒。也许,我们所期待看到的因果,都已经在路上。

诸虎晨悟:善恶终有因果 - 天天要闻

我们既然有机会来此世间走一遭,从生到死的修行过程,一切言行举止都应向善而行,让善德积累更多,让福分恩泽自己和亲人。反之,如一心向恶而行,慢慢消化削减自己的福分,渐渐成零,最后变为负数的时候,那么你的报应和惩戒就来了。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多行善事,积德积福,既为自己,也为后人。

祝福每个人都有德有福,安享人生之乐!!!!!诸虎晨悟:善恶终有因果 - 天天要闻

佛学分类资讯推荐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闻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说过,智慧不可传。在佛陀看来,这尘世间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对于那些悟性不够的人,哪怕你倾囊相授,也只能是对牛弹琴,毫无作用。对此,不少人都疑惑,人与人之间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极大吗?很遗憾地说,人与人之间的悟性、认知差距,比人与哈士奇之间的物种差距还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闻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日,许多地方都会举行相应的庆祝活动。然而,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却让人对这一天降雨产生了恐惧。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处呢?四月初八浴佛节的由来四月初八浴佛节,又称佛诞日,是佛教的重要节日之一。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 天天要闻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缘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欢迎收看《妙志禅悟》,我是妙志。本期视频给大家带来的内容是:这个"宝"要赶快找到?接下来请花几分钟时间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宝",就是指每个人觉醒之后的心灵的力量。但这心灵的力量里面又是无我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 天天要闻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何为明性?明性既明心见性,在佛教当中的意思是真心显露出来而测地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可以理解为,明性即为本我!我们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种,如果连自己的本来面目都不知道,又该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呢。也许只有认识本我,才能够又勇气面对一切苦难。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 天天要闻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头儿,四月四到了,俺们东北的人都知道这一天,有个特殊的名字,叫“菩萨生日”。你信不信,这可是百年难遇的大吉日呢!咱们来看看,这个菩萨生日有啥不一样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评论区留下一句:“一顺百顺,菩萨保佑”,为自己、为孩子、为全家接福纳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 天天要闻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运必究“信仰”一词最早便是源于佛教经典之中,佛典中所阐述的"信仰"乃是对于天地万物以及祖先的尊敬与景仰,这两者的有机融合便构成了我们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义。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 天天要闻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很多人都把静安寺称为“中国最贵的寺庙”,因为它地处在上海最繁华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边更是车水马龙,邻边也多是商场和写字高楼。来寺庙的信众更是数不胜数。它为什么会在这?经历了什么?又为什么强调要造得金碧辉煌?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 天天要闻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关于“天才”的传闻,从古至今从未有过停歇,似乎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出那么几个天赋异禀的能人,展现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对普通人而言,德、智、体、美、劳,一生能精通于几样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难于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这些都是弹指间就熟练掌握的技巧。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 天天要闻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识,提升认知。正确的认知,帮助我们少走弯路。才能坚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绍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识,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个中派的情况等等。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