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到头终有报,心存善念,即是福源;多行善事,必得善缘

2022年11月13日23:40:07 佛学 1145


很多人看到了善人老吃亏,恶人总得逞,于是说好人没好报。


甚至以为善良就是无能、软弱的代名词。


但相信大家应该都听过一首偈颂:“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


很多城隍庙都以此为对联,警醒世人。


其实,这才是真理。


善恶到头终有报,心存善念,即是福源;多行善事,必得善缘 - 天天要闻


佛经《嘉祥疏》曰:“一切众生皆有神,一名同生,二名同名。同生女在右肩上书其作恶,同名男在左肩上书其作善。”


意思是说每个人的肩上都有两尊护法神。


右肩上的女神同生,负责记录人每个恶念、恶言、恶行。


而左肩上的男神同名,则负责记录人每个善念、善言、善行。


这关系着你一生的运气。


善恶到头终有报,心存善念,即是福源;多行善事,必得善缘 - 天天要闻


命是注定的,比如你出生在什么家庭,天生的性别、天赋、相貌、性格等等。


但运可以靠积德行善来改。


地球是圆的,世界也是圆的,凡事万物都是一个循环。


恶人吃善人,善人吃老天,老天吃恶人,就像下象棋一样。


佛曰:“一切诸果,皆从因起。”


佛法中所说的因果,其实就是宇宙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法则。


你给出什么,就会收获什么。


善行的收获不是即时的,但一定会发生。


善恶到头终有报,心存善念,即是福源;多行善事,必得善缘 - 天天要闻


东汉有个人叫杨宝,当他还是个孩童的时候,在华阴山北看见一黄雀被老鹰所伤,坠落在树下,被蝼蚁包围着。


杨宝动了善念,救起了它,将它带回家,帮它包扎伤口,给它喂饲黄花。


百日之后,黄雀伤好了,就飞走了。


当晚,有一黄衣童子向杨宝报梦说:“ 我原是王母娘娘的使者,承蒙您的搭救,感激不尽。”


他把四个白玉环送给杨宝,并说道:“它可保佑您的子孙做大官,而且立世就如这玉环般雪白无瑕。”


过了许多年,杨宝的儿子杨震、孙子杨秉、曾孙杨赐、玄孙杨彪都当上了一品官员,且名声都非常清廉亲民。


可见一念慈悲,假以时日,终有善报。


善恶到头终有报,心存善念,即是福源;多行善事,必得善缘 - 天天要闻


人生匆匆百余载,名也好,利也好,都是过眼云烟,带不走的。


你再有钱,也不过是上天的出纳。


所以,钱财不是拥有的,只是经历过而已。


周国平说:最宝贵的是我们对人生意义的独特领悟和坚守,从而使你的自我闪放出个性的光华。


真正的富有,是灵魂的富足。


有什么比在这纷纷扰扰的世上,能守着一颗坚定不移、如金子般闪亮的心灵,更值得让人自豪的呢?


善恶到头终有报,心存善念,即是福源;多行善事,必得善缘 - 天天要闻


现实生活中,经常会看到一些善良之人,遭遇磨难、坎坷和不顺。


而那些作恶之人,却能够升官发财、发家致富。


或许很多人都会问,难道善人多磨难?好人不长命?


其实不然,《太上感应篇》告诉我们:“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凡事有起因,必有结果,毫无差错。善若被人欺,老天会护你。


自古以来,就流传这样一句话“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世上多见恶人欺负善人,很少有恶人欺负恶人。


善人在生活中常被恶人所欺,但从不以怨报怨,因此多处于弱势,磨难就由此而生。


从因果规律来看,善人不会永远被人欺负,恶人得到的“好处”也是暂时的。


因缘果报,因缘具足,果报即现前。


善恶到头终有报,心存善念,即是福源;多行善事,必得善缘 - 天天要闻


古时候,李家沟有个李善人,乐善好施、修桥补路、扶危济困、冬施棉衣、夏施汤药。


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李善人本应该得到好报,但是老天就是如此不公。


他的小儿子天生聪慧、眉清目秀,但是到了五岁那年,忽然身染恶疾,下肢瘫痪,只能终日卧床。


直到小儿九岁的时候,家里突然来了一个乞丐,李善人将乞丐领至屋内,施舍了他很多银两,又准备茶饭招待了他。


乞丐吃饱喝足后,瞬间化身为一位仙人。仙人赐给李善人一瓶药水,小儿服下后,下肢便有了知觉。


李善人一家赶紧跪下,向仙人道谢。


仙人解释道:“李善人,你年轻的时候,做生意不诚信,经常缺斤少两,还坑害自己的合作伙伴,所以老天为了惩罚你,让你儿子从小身患重病。


本来你的儿子是要一辈子残疾,但是你这几年行善积德,积累了大福报,你的儿子也受到了恩泽,现在可以正常走路了。


如是因、如是果,如是诸恶且莫做;做好事说好话,子多孙多福报多。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说完之后,仙人便离去。


祖辈积有阴德,会恩泽子孙,种下善因,故而享福;种下恶因,果报便会召显。


为善之家,如果祖有业缘,在目前虽然不顺,可是恶报还完,定然发福。


善恶到头终有报,心存善念,即是福源;多行善事,必得善缘 - 天天要闻


《增广贤文》中写: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恶人怕天不怕。


善良的人,也许会吃一时的亏,也许会被人欺,但是举头三尺有神明,别人欠你,天会还你;别人欺你,天会护你。


星云大师说:“一时吃亏,一世富贵”。


做人不要怕吃亏,一个人只要心存正念,随顺因缘,助人为先。


即使一时“吃亏”,最终“因果”必定不会让你“吃亏”。


善恶到头终有报,心存善念,即是福源;多行善事,必得善缘 - 天天要闻


众所周知的品牌“老干妈”,其创始人陶华碧就是位甘愿吃亏、善良坚强的女性。


年轻的时候,家里穷买不起菜,她就自己自家种的辣椒配上从山上采来的一种草药自制辣椒酱当菜吃。


后来丈夫去世后,为了照顾孩子,她摆摊卖凉粉凉面,将她自制的辣椒酱免费提供给客人们,很多人来吃凉粉就是为了吃辣椒酱。


她后来开了一个小饭店,没有想到,生意兴隆的原因也是因为免费的辣椒酱。


但是后来,她发现自家店里的辣椒酱越来越不够用。


有一次无意间去旁边饭店吃饭,才发现自己的辣椒酱也在这间饭店免费提供,原来是别家饭店来“偷”。


即使这样,她也不怕吃亏,假装不知道,她觉得别人喜欢,就让他们拿点。


可是她店里的辣椒酱毕竟有限,很多饭店也想要这个酱,于是那些老板就请求她多生产一些辣椒酱来卖。


1994年,陶华碧关闭了饭店,成立了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专门做辣椒酱。


这正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她做梦都没有想到,她免费送人的辣椒酱竟然可以成为一个大生意,更让她的身价达到90亿。


表面看是幸运,其实这一切的成功都源自她的善良。


做个善良之人,吃点小亏也别在意,因为上天会从不会亏待一个善良的好人,也不会善待心存恶念之人。


善恶到头终有报,心存善念,即是福源;多行善事,必得善缘 - 天天要闻


古人常说“吃亏是福”,世间万事万物皆有因果,一切都是因缘果报在作用。


做人要无愧天地,做个好人,老实人,一生行善果,你的人生总能有意外的收获。


《维摩诘所说经》中提到:“功不唐捐”,指的是所下的功夫、付出的努力不会白费,终会有所回报。


很多时候,不用等下辈子有福报,这辈子已经是善有善报了。


世人大多只着眼于几年内发生的事,但如果我们把时间线拉长到二十年、三十年,就会发现善有善报,所言非虚。


人生在世,做事无需过分在乎结果。你只要在该努力时尽力,凡事做到问心无愧,剩下的耐心等待就好。


善恶到头终有报,心存善念,即是福源;多行善事,必得善缘 - 天天要闻


正如文天祥在《正气歌》中所说:“天地有正气。”


人若欠你,不用担心,因为天必还你。


“厚德载物”最早出自于先秦《易经·坤卦》。


意思就是,有德行的君子,能以深厚的德行,来容载世间万物。


“厚德”,其实是天地间看不见、摸不着的一种正能量。


“物”就是我们现在能用肉眼看到的物质世界。


善恶到头终有报,心存善念,即是福源;多行善事,必得善缘 - 天天要闻


愚者遇事往往总是向外求,殊不知是自己的内心能量决定了你经历的外在世界。


其实世界遵循这样一个公式:厚德 = 后得,有了厚德,之后才能有所得。


只有你心中种下了善的种子:发善愿、存善念,说善言,做善行,充满了正能量,外在的世界才会显化出丰盛的样子。


宽宏大量的心怀,才是种下善因的根源。乐观积极的自信,更是植出善果的土壤。


反观,有的人先是用各种不干净的手段,取得了利益,但其实他内心是匮乏的。


不用多久,他外在的世界也会崩塌的,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人发财了,反而破产、被抓,过得还不如没发财之前。


因为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必须要是平衡的,这是宇宙能量守恒定律。


内在的感恩、满足,才能吸引来外在的充实和丰盈。


就算不能大富大贵,天地也必以金钱以外,其他的方式来补偿你。


善恶到头终有报,心存善念,即是福源;多行善事,必得善缘 - 天天要闻


做人,儿女孝顺、长寿无忧、善终无苦,就是人生最大的幸事!


有人说:聪明是一种天赋,善良是一种选择。


善良,是豁达,是圆通,是大智慧。


孔子的《论语·里仁》中说道:“德不孤,必有邻。”


指的是有德之人是不会孤独的,必定会有人懂得欣赏,并与之为伍。


善人一切的苦难都只是暂时的,光明的彼岸一直在等着大家。


善恶到头终有报,心存善念,即是福源;多行善事,必得善缘 - 天天要闻


《醒世恒言》中说:吉人自有天相。一个人心地善良,多种善因,天必佑之。


老天爷不会冤枉任何一个好人,也不会纵容任何一个坏人。


善恶到头终有报,心存善念,即是福源;多行善事,必得善缘!

佛学分类资讯推荐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闻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说过,智慧不可传。在佛陀看来,这尘世间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对于那些悟性不够的人,哪怕你倾囊相授,也只能是对牛弹琴,毫无作用。对此,不少人都疑惑,人与人之间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极大吗?很遗憾地说,人与人之间的悟性、认知差距,比人与哈士奇之间的物种差距还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闻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日,许多地方都会举行相应的庆祝活动。然而,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却让人对这一天降雨产生了恐惧。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处呢?四月初八浴佛节的由来四月初八浴佛节,又称佛诞日,是佛教的重要节日之一。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 天天要闻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缘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欢迎收看《妙志禅悟》,我是妙志。本期视频给大家带来的内容是:这个"宝"要赶快找到?接下来请花几分钟时间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宝",就是指每个人觉醒之后的心灵的力量。但这心灵的力量里面又是无我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 天天要闻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何为明性?明性既明心见性,在佛教当中的意思是真心显露出来而测地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可以理解为,明性即为本我!我们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种,如果连自己的本来面目都不知道,又该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呢。也许只有认识本我,才能够又勇气面对一切苦难。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 天天要闻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头儿,四月四到了,俺们东北的人都知道这一天,有个特殊的名字,叫“菩萨生日”。你信不信,这可是百年难遇的大吉日呢!咱们来看看,这个菩萨生日有啥不一样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评论区留下一句:“一顺百顺,菩萨保佑”,为自己、为孩子、为全家接福纳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 天天要闻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运必究“信仰”一词最早便是源于佛教经典之中,佛典中所阐述的"信仰"乃是对于天地万物以及祖先的尊敬与景仰,这两者的有机融合便构成了我们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义。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 天天要闻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很多人都把静安寺称为“中国最贵的寺庙”,因为它地处在上海最繁华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边更是车水马龙,邻边也多是商场和写字高楼。来寺庙的信众更是数不胜数。它为什么会在这?经历了什么?又为什么强调要造得金碧辉煌?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 天天要闻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关于“天才”的传闻,从古至今从未有过停歇,似乎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出那么几个天赋异禀的能人,展现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对普通人而言,德、智、体、美、劳,一生能精通于几样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难于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这些都是弹指间就熟练掌握的技巧。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 天天要闻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识,提升认知。正确的认知,帮助我们少走弯路。才能坚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绍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识,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个中派的情况等等。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