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世界,一寺一菩提。海城“大悲寺”

2022年10月11日07:53:02 佛学 1809

辽宁鞍山海城大悲寺,绝对是佛教界以及所有中国寺院里的一股清流。

一花一世界,一寺一菩提。海城“大悲寺”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必删除

如果有人问你,有这样一座寺院,不收门票、没有一个功德箱、不接受香客钱财的布施、双手不接触钱币、日中一食、每年定期下山苦行、不搞旅游、不推销贩卖佛教用品,你相信吗?还真的有这样的一座寺院,这就是被称为中国最“干净”的寺庙,辽宁海城大悲寺。坐落于辽宁省海城市毛祁镇曹家堡村。这里没有名山大川,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山坳,环境倒是很清幽四面蜿蜒环山,山门前有放生水库,寺院建筑以大灰色为主,没有其它绚丽的色彩,整座寺庙看来多了很多沉稳庄重。

一花一世界,一寺一菩提。海城“大悲寺”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必删除


一花一世界,一寺一菩提。海城“大悲寺”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必删除


一花一世界,一寺一菩提。海城“大悲寺” - 天天要闻

妙祥法师

现任住持妙祥法师1995年从山西省五台山行脚回到辽宁,在本溪茅蓬闭关三年。 2000年,受海城当地政府及信众邀请率僧团到大悲寺常住。妙祥法师僧团遵循佛陀遗嘱,以戒为师的修行方式,日常规则都遵照佛制的戒律制定。所以大悲寺才会出现以下这八条戒律规定:

一、持不捉金钱戒。即僧人不得储备使用金钱,不接受金钱供养,寺院不设功德箱,禁止放钱,彻底杜绝僧人摸钱隐患,安心办道。

二、日中一食。即僧众每天只吃一顿饭,午后不再饮食,包括茶水、饮料、水果等,药品除外。在道场内发心出家或护持的居士,也同样遵守。

三、行脚、乞食。即远离乡里脚行天下,上乞佛法以资慧命,下乞饮食以养身命。外出游化经行,随缘教化度众。

四、不接客僧礼。即常住僧众不接受外来挂单僧人的礼物,若有供养须上交常住。客堂执事对客僧的礼拜要给予回礼,平等对待。

五、一切供养归常住。即僧人所得的一切供养,全部上交常住,由常住根据需要统一分配。

六、三衣钵不离身。即僧人三衣钵不能离身,三衣必须为坏色。十八种物为《梵网菩萨戒》中所规定,僧人行头陀(苦行)时所必须携带的物品。

七、不化缘,不求人。即有求皆苦,无所求,苦才逐渐息灭。恪遵修行原则,不向外化缘,不求人,心不攀缘,方能人心死,道心生。

八、依教奉行。即依佛所教,放下自我知见,去除分别执着,和合共修。

以上既是佛弟子在大悲寺修行共住的基本要求,是每个僧人终身遵守的修行准则。不论是在寺院内还是寺院外,在各种环境中都要终身奉行。

一花一世界,一寺一菩提。海城“大悲寺”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必删除 妙祥法师


一花一世界,一寺一菩提。海城“大悲寺”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必删除


一花一世界,一寺一菩提。海城“大悲寺”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必删除


一花一世界,一寺一菩提。海城“大悲寺”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必删除


一花一世界,一寺一菩提。海城“大悲寺”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必删除

山下写着非旅游景点观光请回,诚心礼佛请上山,遍地都是禁止放钱的警示牌,想上香的话,香炉旁的展示柜里各种香随便上,都是免费的。所有佛事活动不收钱。寺院没有任何经营买卖行为。

大悲寺里的僧人对禅,净,密,律,教五宗佛法平等宣扬修行,僧人可以自我选择修行的佛法。大悲寺的僧人每年都会进行一次集体的外出游历,一路上,他们沿途托钵乞食,以天为地,以地为席,风餐露宿,每次行程大约600余里,历时15天左右。数年来,他们已经行走了辽宁省的大部分地方和外省部分地方, 1995年至今从未间断。大悲寺全体僧人以及寺内的护法居士严格恪守佛制戒律,日中一食,过午不食。大悲寺规定行脚乞食,一是遵守佛制,为护正法,二是接近众生,宣传佛法,给众生一个行善向善,种下福田的机会。乞食不成就另换一家,不得回以恶言及脸色,每日只乞食七户,不计多少。僧人在行脚乞食途中,不得借宿百姓家,只能在树下,桥洞及露天过夜,行脚途中禁止乘坐任何的交通工具。

一花一世界,一寺一菩提。海城“大悲寺”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必删除


一花一世界,一寺一菩提。海城“大悲寺”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必删除


一花一世界,一寺一菩提。海城“大悲寺”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必删除


一花一世界,一寺一菩提。海城“大悲寺”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必删除


一花一世界,一寺一菩提。海城“大悲寺”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必删除

大悲寺清香一柱分文不取,不像国内某些知名寺院一炷香竟然高达几千几万元。如今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大悲寺僧团无疑是佛教中的一股清流,一盏明灯,令人由衷地赞叹。大悲寺的主持妙祥法师说,不管是哪一种修行方式,如果不含佛的戒律,那都不能称为佛法。延续佛法唯独持戒才能够延续,如离开戒律,就谈不上什么延续。

僧人每天早上2点起床,十遍楞严咒,下午两个小时读诵戒律,每天休息时间四个小时,大鸟居士创办的解脱之路网站,八个版主中的五个已经出家,两个在寺内接受出家前的考验和学习。他们的出家可不是看破红尘,也不是殷勤感受挫,而是实践自己的信仰。他们坚持本心,不忘初心。海城大悲寺这样的寺庙为什么会感动那么多的人?也许就是因为他们那份不商业化的坚持吧。


一花一世界,一寺一菩提。海城“大悲寺”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必删除

大悲寺,原为海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系古刹,原址位于海城市毛祁镇唐王山南坡,始建年代不详。据现存碑文及史料记载,曾于清道光二十八年、同治元年等屡经修葺。光绪八年,五品贡生曲泳长,倡议筹得巨款,增修多处建筑,寺院规模空前。此后历经战乱,社会跌宕,僧众遭到驱逐,无人住持。后又值文革变故,寺院年久失修,仅有一位年老信众看守。

1993年,为落实宗教政策,满足当地信众需要,以及开采唐王山矽砂矿资源,经鞍山市宗教处(现为宗教局)批复,将大悲寺整体迁移至海城市毛祁镇曹家堡村一山坳中(慈沟)重建。原址的古寺石碑、殿堂的砖瓦木材、“大悲寺”寺名等物质文化古迹全部迁至曹家堡村现址。如今依山傍水的大悲寺,建筑已经初具规模,现建成山门、天王殿、七佛殿、大悲殿、药师殿、藏经楼、法堂、禅堂、念佛堂、客堂、斋堂、云水堂、僧寮等。

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我没有能力去分别,所谓现代佛教所经历的现象谁对谁错,谁又坚持的是最接近本源的佛法。但我个人觉得当一个宗教,成为了服务于大众,取悦于大众,迎合于大众的时候,那么这个宗教应该是出现了问题,应该是与初衷渐行渐远了。宗教就是教育,是教育人类,传授人类找到更高层次自己的方法。而某些僧人和他们管理下的寺院,很显然自己已经迷失在了金钱的世界里,他们还拿什么去教化世人?还有什么资本去弘法传道?海城大悲寺的师父们的做法,我同样不知道是不是绝对的正确的。但我可以告诉自己,他们是在努力的寻找着,践行着是否可以寻找到本源的办法。干干净净心无旁骛,最起码他们已经跳出了红尘……

一花一世界,一寺一菩提。海城“大悲寺” - 天天要闻


一花一世界,一寺一菩提。海城“大悲寺” - 天天要闻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欢迎师友点赞评论!

佛学分类资讯推荐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闻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说过,智慧不可传。在佛陀看来,这尘世间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对于那些悟性不够的人,哪怕你倾囊相授,也只能是对牛弹琴,毫无作用。对此,不少人都疑惑,人与人之间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极大吗?很遗憾地说,人与人之间的悟性、认知差距,比人与哈士奇之间的物种差距还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闻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日,许多地方都会举行相应的庆祝活动。然而,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却让人对这一天降雨产生了恐惧。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处呢?四月初八浴佛节的由来四月初八浴佛节,又称佛诞日,是佛教的重要节日之一。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 天天要闻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缘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欢迎收看《妙志禅悟》,我是妙志。本期视频给大家带来的内容是:这个"宝"要赶快找到?接下来请花几分钟时间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宝",就是指每个人觉醒之后的心灵的力量。但这心灵的力量里面又是无我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 天天要闻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何为明性?明性既明心见性,在佛教当中的意思是真心显露出来而测地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可以理解为,明性即为本我!我们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种,如果连自己的本来面目都不知道,又该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呢。也许只有认识本我,才能够又勇气面对一切苦难。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 天天要闻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头儿,四月四到了,俺们东北的人都知道这一天,有个特殊的名字,叫“菩萨生日”。你信不信,这可是百年难遇的大吉日呢!咱们来看看,这个菩萨生日有啥不一样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评论区留下一句:“一顺百顺,菩萨保佑”,为自己、为孩子、为全家接福纳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 天天要闻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运必究“信仰”一词最早便是源于佛教经典之中,佛典中所阐述的"信仰"乃是对于天地万物以及祖先的尊敬与景仰,这两者的有机融合便构成了我们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义。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 天天要闻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很多人都把静安寺称为“中国最贵的寺庙”,因为它地处在上海最繁华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边更是车水马龙,邻边也多是商场和写字高楼。来寺庙的信众更是数不胜数。它为什么会在这?经历了什么?又为什么强调要造得金碧辉煌?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 天天要闻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关于“天才”的传闻,从古至今从未有过停歇,似乎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出那么几个天赋异禀的能人,展现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对普通人而言,德、智、体、美、劳,一生能精通于几样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难于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这些都是弹指间就熟练掌握的技巧。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 天天要闻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识,提升认知。正确的认知,帮助我们少走弯路。才能坚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绍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识,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个中派的情况等等。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