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护口业,让言语成为积福工具

2022年10月09日10:32:22 佛学 1515

善护口业,让言语成为积福工具 - 天天要闻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工具,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口说善言,能令人心生欢喜;口出恶言,除了令人生恼,还须自受恶业苦报。口过是我们最易犯的过失,若因一念瞋心而恶口伤人,将自招无量苦报。

善护口业,让言语成为积福工具 - 天天要闻

一日,佛陀阿难到王舍城中托钵乞食,结束后走出城门,见到城门边有一个大深坑。当时王舍城的人都把大小便弃置此坑,再加上雨水的累积,所以水坑污秽不堪。

浊水中,有一只似人形却又多手多脚的虫,见到佛陀走来,便将头伸出水面,泪流满面地看着佛陀。佛陀见了,非常怜悯,回到耆阇崛山后,阿难问佛陀:“世尊!刚刚在王舍城外浊水中的虫,是造了什么样的恶业?又何时才能解脱呢?”

佛陀告诉阿难及大众:“过去无量劫时,有佛出现于世教化众生。佛涅槃后,于像法中有一婆罗门造立僧房,供养僧众。当时有居士送酥油来,维那法师因为前来挂单的僧人过多而心生瞋恚,就把酥油藏起来,不分给其他来挂单的僧众。

挂单比丘于是问:“为何不分给我酥油呢?”维那法师说:“我常住在此,而你只是来此挂单的僧人,为何要分给你?”挂单比丘说:“但这是居士要供养给现前僧的。”维那法师便开口大骂:“你怎么不去吃屎尿啊?为何要向我拿酥油!”因为这样的恶口,维那法师死后即投身为浊水中的虫,且无量劫都住在屎尿当中。

佛陀告诫弟子们:“你们应当善护口业,因为恶口的过患比猛火还可怕。要常感念父母、僧众的恩德,说柔软语、赞叹语,因为僧众是帮助我们出离三界的福田,而父母则是三界内最胜福田。”

人与人接触、联系、交往,离不开语言。语言是一种极其重要的人类交际工具。语言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调节人们的行为,激发人们热爱美的情绪。所以佛说:一句善言即是行善布施,即是止一恶念,断一恶行。

语言,是用来表达自己的意见、思想和智慧的,而不是用来伤害人的;与他人互动时,目的是使得他人得到幸福、快乐、安慰、鼓励,也使他人发挥智慧心和慈悲心,当他人得到利益的同时,自己必定也会得到利益。否则,即使语言的表达非常好听,但是却伤害了人,那就不是好语言,也不是正语。

能够实践正语这一项修行法门,对任何人都会尊敬,跟任何人相处都是和谐的。如果遇到无理取闹的人,要知道是他在受苦,我们应该用菩提心、慈悲心,希望所有的人都不要那么愚痴和烦恼。如此念头一转,便不会用恶语相向。

来源 | 深圳弘法寺

图片来源 | 觉悟号

佛学分类资讯推荐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闻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说过,智慧不可传。在佛陀看来,这尘世间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对于那些悟性不够的人,哪怕你倾囊相授,也只能是对牛弹琴,毫无作用。对此,不少人都疑惑,人与人之间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极大吗?很遗憾地说,人与人之间的悟性、认知差距,比人与哈士奇之间的物种差距还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闻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日,许多地方都会举行相应的庆祝活动。然而,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却让人对这一天降雨产生了恐惧。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处呢?四月初八浴佛节的由来四月初八浴佛节,又称佛诞日,是佛教的重要节日之一。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 天天要闻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缘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欢迎收看《妙志禅悟》,我是妙志。本期视频给大家带来的内容是:这个"宝"要赶快找到?接下来请花几分钟时间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宝",就是指每个人觉醒之后的心灵的力量。但这心灵的力量里面又是无我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 天天要闻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何为明性?明性既明心见性,在佛教当中的意思是真心显露出来而测地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可以理解为,明性即为本我!我们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种,如果连自己的本来面目都不知道,又该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呢。也许只有认识本我,才能够又勇气面对一切苦难。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 天天要闻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头儿,四月四到了,俺们东北的人都知道这一天,有个特殊的名字,叫“菩萨生日”。你信不信,这可是百年难遇的大吉日呢!咱们来看看,这个菩萨生日有啥不一样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评论区留下一句:“一顺百顺,菩萨保佑”,为自己、为孩子、为全家接福纳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 天天要闻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运必究“信仰”一词最早便是源于佛教经典之中,佛典中所阐述的"信仰"乃是对于天地万物以及祖先的尊敬与景仰,这两者的有机融合便构成了我们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义。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 天天要闻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很多人都把静安寺称为“中国最贵的寺庙”,因为它地处在上海最繁华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边更是车水马龙,邻边也多是商场和写字高楼。来寺庙的信众更是数不胜数。它为什么会在这?经历了什么?又为什么强调要造得金碧辉煌?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 天天要闻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关于“天才”的传闻,从古至今从未有过停歇,似乎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出那么几个天赋异禀的能人,展现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对普通人而言,德、智、体、美、劳,一生能精通于几样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难于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这些都是弹指间就熟练掌握的技巧。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 天天要闻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识,提升认知。正确的认知,帮助我们少走弯路。才能坚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绍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识,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个中派的情况等等。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