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翁静晶,和男和尚公然同居的释智定,也不会是这样的结局

2022年10月07日17:12:54 佛学 1135

文:话多多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然而,被视作人间最后一片净土的佛家,竟然有人穿着高尚的僧衣,掩人耳目,将卑鄙无耻之事进行得人神共愤,这个胆大妄为的女子,就是香港佛家交际花释智定

如果没有翁静晶,和男和尚公然同居的释智定,也不会是这样的结局 - 天天要闻

释智定本家俗名史爱雯,1967年出生在吉林省农村一户贫困人家。

一个乡野村姑,虽然没啥见识,但是却跟很多寒门子弟一样,渴望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

眼看着村里小青年外出务工之后,家里的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史爱雯受不了这样的诱惑。

于是,在1993年的时候,她跟随外出务工的大队伍,一路南下来到香港打工。

如果没有翁静晶,和男和尚公然同居的释智定,也不会是这样的结局 - 天天要闻

这一年,26岁的史爱雯,走在繁华的香港街头,看到那些穿着华丽、浑身散发着大牌香水味道,随意进出奢侈品店消费的女孩子们,史爱雯暗暗发誓,将来一定要过上跟她们一样的生活。

人有积极奋斗之心,原本没错,但是读书不多的史爱雯,却并没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觉悟。

为了获得香港户口,她不惜出卖自己的婚姻。

如果没有翁静晶,和男和尚公然同居的释智定,也不会是这样的结局 - 天天要闻

史爱雯的第一任老公,是一个姓岑的货车司机,货车司机赚钱不多,找个媳妇不容易,遇到史爱雯的时候,他还以为捡了一个大便宜,没想到史爱雯嫁给他的目的,只是因为他是香港本地人,史爱雯拿到香港户口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货车司机给踹了。

改名为龙恩来的史爱雯,原本以为拿到香港户口,就能在香港站稳脚跟,没想到现实却啪啪打脸。

因为没有一技之长,又不会说粤语,龙恩来只能做薪水微薄的洗碗工。

底层工作的辛苦,令她筋疲力尽,心情苦闷的她,于是就跑到当地的定慧寺寻求心灵解脱。

如果没有翁静晶,和男和尚公然同居的释智定,也不会是这样的结局 - 天天要闻

起初的时候,龙恩来只是想单纯地听经礼佛,寻求一个心理安慰而已,但是当她发现那些尼姑每天只需念念经书,做些简单的体力活,就能住在大房子里,吃饱饭,她突然意识到当尼姑也挺不错的。

为了能出家为尼,龙恩来在主持面前拼命卖惨,诉说着自己的种种不易,主持一时心软,于是就将她收入寺中为尼,没想到却引狼入室。

2002年,削发为尼的龙恩来,除去俗名,更名法号为释智定。

释智定从未想过做一个安分守己、清净无为的小尼姑,她贪慕的是主持的职位。

如果没有翁静晶,和男和尚公然同居的释智定,也不会是这样的结局 - 天天要闻

定慧寺虽然表面看着破败不堪,但是因为经营多年,香客不断,香火一向鼎盛,释智定暗中观察,发现只要用心钻营,不愁没有大把钱财可赚,但是若无权力,一切都是空谈。

为了成为下一任主持,释智定想方设法地讨好年迈的主持初惠,没过多久,她就升职了,成为寺内的监院。

由于寺中的行政事务全部由释智定打理,渐渐地,老主持初惠的职位也变得有名无实,老主持原本就是一个清修之人,一向把功名利䘵看得很淡,看释智定调度有方,打理事务也很有章法,后来索性把主持的位置传给了释智定,自己一心一意研究佛法去了。

如果没有翁静晶,和男和尚公然同居的释智定,也不会是这样的结局 - 天天要闻

老主持圆寂之后,大权在握的释智定,凭借擅长捞偏门的眼光,发现了一个快速敛财的捷径,从此以后,在黑化的路上一往无前。

当时香港的房地产正搞得如火如荼,有一个开发商看中了定慧寺这块风水宝地,想在这里搞地产开发,并且承诺,可以另择一块地皮重新建造定慧寺,为定慧寺打造一个金碧辉煌的新环境。

按理说,这是一桩好事,但是却遭到了释智定的拒绝。

如果没有翁静晶,和男和尚公然同居的释智定,也不会是这样的结局 - 天天要闻

原来,释智定从来没有为寺院其他的僧侣们着想,她舍不得的是,定慧寺多年以来积攒的香客,那些香客上香时,都舍得花大钱添香油,若是突然换了地方,势必会让那些走顺脚的香客流失。

心里是这么想的,但是拒绝的理由,却给得冠冕堂皇,释智定以维护佛教文化、保护佛祖不受惊扰为由,拒绝了开发商。

经此一事,不被名利所动,一心守护佛门的人设,就这样被释智定拿捏得稳稳当当,香客们听闻此事之后,纷纷竖起了大拇指,夸赞释智定是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难得一见的世外高人。

如果没有翁静晶,和男和尚公然同居的释智定,也不会是这样的结局 - 天天要闻

彼时,定慧寺因为年久失修,再加上白蚁泛滥成灾,香客们实在看不下去了,信仰虔诚的大香客们,纷纷慷慨解囊,捐了不少香火钱,目的就是想帮助定慧寺重焕佛光溢彩。

面对可以任由自己支配的巨额财富,释智定的贪婪之心很快就显露了出来。

她将原本应该用于维修寺庙的公款,几乎全部挪为己用,她不仅购买了向往已久的名牌包包、化妆品,而且还买了几款很洋气的假发,之后又豪掷3950万购买了豪宅和奔驰轿车。

如果没有翁静晶,和男和尚公然同居的释智定,也不会是这样的结局 - 天天要闻

除此之外,释智定还养了两只价值不菲的宠物狗,每个月的狗粮就要花费7000元港币。

然而,这样锦衣玉食的生活,依旧无法满足日益膨胀的贪婪之心。

对于释智定来说,她从未把佛家的清规戒律放在心上,嘴里念着经文,心里想的却是红尘俗事一样都不能少。

2006年,释智定跟一位叫刘建强的内地商人结婚了,这段婚姻,对于释智定来说,也算得上是一举两得了。

如果没有翁静晶,和男和尚公然同居的释智定,也不会是这样的结局 - 天天要闻

这位富商跟释智定算得上是“同道中人”了,两人之所以结婚,就是双赢的一件事,刘建强在内地原本也是一位僧人,后来以还俗为借口,跟释智定结婚之后,很自然的拿到了香港户口,之后两人离婚,刘建强恢复僧人身份,再次出家当了和尚,只不过,这一次,刘建强成为了香港和尚。

换句话说,两个人假结婚的目的,就是帮助刘建强完成了一次“合理合法”的“人口偷渡”。

对于释智定的大力帮忙,刘建强自然是要重金酬谢的。

如果没有翁静晶,和男和尚公然同居的释智定,也不会是这样的结局 - 天天要闻

尝到了这个甜头的释智定,之后又故技重施。

2012年,释智定再次跟一个内地和尚结了婚,按照之前的方式如法炮制,成功将如智和尚引渡至香港。

这一次,两人似乎更加情投意合,惺惺相惜,彼此都视对方为知己,二人公然出双入对于各种公共场合,白天在寺庙大讲佛法,晚上就一起回到豪宅寻欢作乐,打着出家人的旗号,大肆搜刮香客们的血汗钱,美其名日供奉佛祖,实则却在私下里挥霍无度,做着爱做的事。

如果没有翁静晶,和男和尚公然同居的释智定,也不会是这样的结局 - 天天要闻

为了能够保证这种奢侈的生活质量,释智定还盯上了娱乐圈里婚恋不顺利的美女们。

吴京曾经说过:“女孩子千万不要进娱乐圈”,在光怪陆离的娱乐圈,女孩子很难做到像孙悟空一般的火眼金睛,识妖辨魔,所以打烂情场牌的女明星,不计其数,这其中,就包括成龙的绯闻女友吴绮莉

释智定能够认识吴绮莉,跟另一个女明星的牵线搭桥不无关系,她就是曾扮演过小龙女的翁静晶

如果没有翁静晶,和男和尚公然同居的释智定,也不会是这样的结局 - 天天要闻

彼时,翁静晶因为老公去世,心情低落,于是屡次到定慧寺烧香拜佛,欲求心安。

释智定知晓她是娱乐圈的艺人之后,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游说她捐献了不少香火钱,而且还通过翁静晶的人脉关系,结识了不少娱乐圈里的金主,这其中就包括吴绮莉。

一边是年久失修的寺庙,一边是华屋美食的奢华生活,这样鲜明的对比,很快就被众人发现了蹊跷。

如果没有翁静晶,和男和尚公然同居的释智定,也不会是这样的结局 - 天天要闻

2015年,释智定带着弟子在高档餐厅大吃大喝,引起不少人疑惑,既然是出家为尼的僧人,为何会大沾荤腥呢?

在此之后,释智定的所作所为,渐渐引起翁静晶的怀疑,于是选择了报警。

如果没有翁静晶,和男和尚公然同居的释智定,也不会是这样的结局 - 天天要闻

警方通过多方查证之后,释智定借佛敛财、欺世盗名、私挪寺院修缮款,两次假婚,帮助假和尚转籍入港的卑劣行径,证据确凿,昭然若揭。

2017年,释智定被抓捕归案后,在翁静晶的督促下,释智定名下的定慧寺有限公司被司法机关彻底清算,耐人寻味的是,警方在清算的同时,还发现了释智定的私人物品中有吹风机跟假发等物品。

由此可见,释智定虽然剃度了,但是三千青丝一直在她心里,从未剔除。

如果没有翁静晶,和男和尚公然同居的释智定,也不会是这样的结局 - 天天要闻

而释智定的那些名牌包包、大牌化妆品、香水彩妆等物,也说明她从未断过红尘中的私欲跟虚荣。

释智定的所作所为,不仅弄脏了佛家,也令世俗之人看轻了佛家主张的清净无为,形成了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

如果没有翁静晶,和男和尚公然同居的释智定,也不会是这样的结局 - 天天要闻

北岛说: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在这一片郎朗晴空之下,我们依然相信,释智定之流,只是个案而已。

真正的得道高僧,依旧值得我们尊敬、供养,因为信仰一旦坍塌,再金碧辉煌的寺院,也会变得毫无意义,它会失去世人的信任跟供奉,从而破败荒凉,成为被世人唾弃的虚伪之地!

如果没有翁静晶,和男和尚公然同居的释智定,也不会是这样的结局 - 天天要闻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佛学分类资讯推荐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闻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说过,智慧不可传。在佛陀看来,这尘世间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对于那些悟性不够的人,哪怕你倾囊相授,也只能是对牛弹琴,毫无作用。对此,不少人都疑惑,人与人之间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极大吗?很遗憾地说,人与人之间的悟性、认知差距,比人与哈士奇之间的物种差距还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闻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日,许多地方都会举行相应的庆祝活动。然而,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却让人对这一天降雨产生了恐惧。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处呢?四月初八浴佛节的由来四月初八浴佛节,又称佛诞日,是佛教的重要节日之一。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 天天要闻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缘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欢迎收看《妙志禅悟》,我是妙志。本期视频给大家带来的内容是:这个"宝"要赶快找到?接下来请花几分钟时间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宝",就是指每个人觉醒之后的心灵的力量。但这心灵的力量里面又是无我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 天天要闻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何为明性?明性既明心见性,在佛教当中的意思是真心显露出来而测地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可以理解为,明性即为本我!我们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种,如果连自己的本来面目都不知道,又该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呢。也许只有认识本我,才能够又勇气面对一切苦难。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 天天要闻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头儿,四月四到了,俺们东北的人都知道这一天,有个特殊的名字,叫“菩萨生日”。你信不信,这可是百年难遇的大吉日呢!咱们来看看,这个菩萨生日有啥不一样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评论区留下一句:“一顺百顺,菩萨保佑”,为自己、为孩子、为全家接福纳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 天天要闻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运必究“信仰”一词最早便是源于佛教经典之中,佛典中所阐述的"信仰"乃是对于天地万物以及祖先的尊敬与景仰,这两者的有机融合便构成了我们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义。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 天天要闻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很多人都把静安寺称为“中国最贵的寺庙”,因为它地处在上海最繁华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边更是车水马龙,邻边也多是商场和写字高楼。来寺庙的信众更是数不胜数。它为什么会在这?经历了什么?又为什么强调要造得金碧辉煌?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 天天要闻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关于“天才”的传闻,从古至今从未有过停歇,似乎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出那么几个天赋异禀的能人,展现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对普通人而言,德、智、体、美、劳,一生能精通于几样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难于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这些都是弹指间就熟练掌握的技巧。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 天天要闻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识,提升认知。正确的认知,帮助我们少走弯路。才能坚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绍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识,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个中派的情况等等。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