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积累福报

2022年09月26日12:33:17 佛学 1874

佛教中有六道轮回的说法,佛说一切众生被“无明”遮盖,都在轮回之中打转,生生世世轮回不止,始终不得解脱。究竟是谁在控制着一切呢?不是他人,也不是“神”、“佛”,而是我们自己。这一切都是我们自己种下的业力主宰着我们的一切。包括我们轮回在六道中的哪一道,以及处于何种层次,莫不由自身业力来决定。

从无始劫以来,众生就沾染上了各种不良的习气,佛教中把“贪嗔痴”称为三毒。正是因为受到这三毒的侵害,才使得我们愚痴无智,造下了无量无边之业,善业得到福报,恶业承受恶果,因果循环,真实不虚。以下有4种不良恶习,大多数人身上都有,在造业的同时,也损失掉了大量的福报,不可不引起重视!

一、懒惰放逸

无论你是谁,无论你的出身有多好,每个人都离不开一个字,那就是“勤”。所谓“一勤天下无难事”,当你对一件事物的追求能够做到孜孜不倦,遇到问题和困难不气馁,能够沉下心来仔细分析原因,并迎难而上,从多方面,多角度,借助多方力量去完成它,那么,这件事基本没有做不成的。这其中就贯穿了一个字,即是“勤”。

二、骄傲自大

每个人都渴望展现自我,希望自己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赏。这是人的共性,无可厚非。可是如果你总是一味地强调自己,时刻都要让自己凸显出来,而把别人压低,甚至以自己的言论去强加于别人,给人一种盛气凌人,不可一世的姿态,我相信,你一定不会有好的人缘。正所谓“树大招风”,过分地展现自己,也许就是衰败的开始。需知“物极必反”乃是自然规律,一切人和事物都不可违背。

三、过分贪婪

前面提到的“贪嗔痴”为佛法修行中的三毒,想要在修行中取得进步,必须要力戒此三毒。三毒之首“贪”就是人们最大的恶习之一。面对“财色名食睡”,我们没有不贪的。财富越多越好,衣食住行越丰厚越好,生活过得越潇洒、越舒服越好。总之,自己就是无法放下贪婪。

四、悭贪嫉妒

由于人的“自私”,对于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往往牢牢地抓住不放,更舍不得施与他人。需知人生无常,一切事物都在变化发展之中,人会经历生老病死的循环,一切物体也会有“成住坏空”的变化,事物都是无常的。与其自己死守不放,倒不如拿出来与人分享,让他人也能得到同样的快乐,岂不是更好吗?除了布施之外,还要懂得随喜赞叹他人的成就,而恰恰与此相反,我们看到了他人的成绩和辉煌,往往不是赞叹,而是嫉妒,这都是自己心理扭曲的表现。

接下来请朋友们欣赏一组编号为138-647844的二十一度母唐卡:

怎么积累福报 - 天天要闻

怎么积累福报 - 天天要闻


佛学分类资讯推荐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闻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说过,智慧不可传。在佛陀看来,这尘世间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对于那些悟性不够的人,哪怕你倾囊相授,也只能是对牛弹琴,毫无作用。对此,不少人都疑惑,人与人之间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极大吗?很遗憾地说,人与人之间的悟性、认知差距,比人与哈士奇之间的物种差距还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闻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日,许多地方都会举行相应的庆祝活动。然而,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却让人对这一天降雨产生了恐惧。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处呢?四月初八浴佛节的由来四月初八浴佛节,又称佛诞日,是佛教的重要节日之一。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 天天要闻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缘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欢迎收看《妙志禅悟》,我是妙志。本期视频给大家带来的内容是:这个"宝"要赶快找到?接下来请花几分钟时间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宝",就是指每个人觉醒之后的心灵的力量。但这心灵的力量里面又是无我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 天天要闻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何为明性?明性既明心见性,在佛教当中的意思是真心显露出来而测地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可以理解为,明性即为本我!我们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种,如果连自己的本来面目都不知道,又该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呢。也许只有认识本我,才能够又勇气面对一切苦难。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 天天要闻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头儿,四月四到了,俺们东北的人都知道这一天,有个特殊的名字,叫“菩萨生日”。你信不信,这可是百年难遇的大吉日呢!咱们来看看,这个菩萨生日有啥不一样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评论区留下一句:“一顺百顺,菩萨保佑”,为自己、为孩子、为全家接福纳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 天天要闻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运必究“信仰”一词最早便是源于佛教经典之中,佛典中所阐述的"信仰"乃是对于天地万物以及祖先的尊敬与景仰,这两者的有机融合便构成了我们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义。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 天天要闻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很多人都把静安寺称为“中国最贵的寺庙”,因为它地处在上海最繁华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边更是车水马龙,邻边也多是商场和写字高楼。来寺庙的信众更是数不胜数。它为什么会在这?经历了什么?又为什么强调要造得金碧辉煌?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 天天要闻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关于“天才”的传闻,从古至今从未有过停歇,似乎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出那么几个天赋异禀的能人,展现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对普通人而言,德、智、体、美、劳,一生能精通于几样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难于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这些都是弹指间就熟练掌握的技巧。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 天天要闻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识,提升认知。正确的认知,帮助我们少走弯路。才能坚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绍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识,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个中派的情况等等。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