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有个“婆子烧庵”的故事,它有很多版本,今天我把我听到的一个版本讲给大家听一听。
唐末宋初时,佛教在中原一带十分盛行。有一家三口,母亲、儿子和儿媳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儿子和媳妇刚结婚不到一百天,儿子就被抓去从军了,家里只剩下婆媳二人。
一天村里来了一个四十多岁的禅和子,婆媳两人就发心供养他。信佛的人都知道,供养僧宝胜过恭敬十方三世一切佛。
没有僧人就没有佛,没有法,所以供僧就是供佛,供法。于是这个和尚就在离婆媳家不远处结了个茅棚住了下来,婆婆让媳妇每天给他送饭。
婆媳二人风雨无阻地为这个和尚送了三年饭,一天婆婆说:“媳妇啊,你去看看那个禅和子三年功夫做得如何了。”
媳妇便去给和尚送饭。饭送到时,和尚正闭着眼睛打坐呢。媳妇上去一把就把和尚抱在怀里说:“我要我要!”和尚洋洋得意地说:“啊,枯木依寒岩,三冬无暖气。”你们看他的禅定功夫厉不厉害?你是一棵枯木,我是一块冰冷的岩石,两个人抱在一起我都不起邪念,连感觉都没有。
这功夫可了得!这个媳妇回去把和尚说的两句话告诉了婆婆。婆婆说:“白养了一个痴汉!把他轰走,叫他出去参学!”
到哪里去参学呢?到江湖去——江西和湖南湖北。当时江西和湖南湖北有很多祖师大德,修行人都到那一带去参学,“走江湖”一词由此而来,并流传至今。但是今天,它的意思已经完全改变了。
这个和尚不服气,心想:我这么有道行,把二八佳人抱在怀里,都感觉她是一棵枯木,我的心就像冰冷的岩石,三个冬天都不会起一点邪念,不会有感觉,你怎么还赶我走呢?但是,过去的正人君子遇到问题都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不会在他人身上找——这就是古人和现代人最大的区别,所以他便离开婆媳二人,到江湖参学去了。
半年后他回到老婆婆家,对老婆婆说:“你再供养我三年。”老婆婆答应了,于是这个媳妇又给他送了三年饭。 一天婆婆又对媳妇说:“三年已到,你再去考考那个禅和子的功夫吧。”这个媳妇到了茅棚,把饭篮子一放,又一把抱住和尚说:“我要我要!”这次这个和尚睁开眼睛,反抱住这个媳妇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切莫让你婆婆知啊。”
媳妇回去后把和尚的这番话告诉了婆婆,婆婆高兴地说:“走,闺女,接他出关去,总算你没白养一个痴汉!”婆婆召集了村里好几百人,像迎接活佛出关一样把和尚迎请了出来,让他在村子里接受众人的礼拜和供养。
什么是禅?这就是禅。禅是不否认当下的一切,承认当下的一切,但又不被当下一切所转,超越自心,转变心态,超越并凌驾于外缘之上。明明一个二八佳人抱着你,你怎么会觉得她是枯木,你是石头呢?你怎么能否认眼前一个活生生的二八佳人呢?这只能说明你极度虚伪,心理变态,否认当下,还以为自己有功夫!什么是禅?“美女啊美女,虽然你很美,但我心不动。”——这才是禅。
可是现在的禅是什么呀?“丑八怪啊丑八怪,我的心不动。”原来是因为她丑,你的心才不动!有本事你是:“美女啊美女,我心不动。”但是,最上等的禅是什么呢?就是古人说的“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酒色财气不碍菩提路”“过而无痕”,这才是大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