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优秀男孩的妙招(25):带男孩看父母如何“流汗”挣钱

2025年05月24日07:53:03 育儿 1105

现在好多青少年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想要啥,跟父母一说,钱就轻松到手了。可他们有没有想过,这些钱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呢?好多青少年压根儿不清楚,或者压根儿就没认真琢磨过这个问题。

培养优秀男孩的妙招(25):带男孩看父母如何“流汗”挣钱 - 天天要闻


就说刘明吧,他今年13岁,刚上初一。前阵子,他心里就起了攀比的念头,想跟同学们比阔气、比花钱大方。比如说,学校组织校外参观,他听说有的同学带了20块钱零花钱,回家就跟家长要30块。以前踢足球,穿双普通足球鞋就行,现在他非得嚷嚷着买名牌球鞋,还说:“好多同学都穿进口名牌,我买国产名牌都算低标准了。”家里去年为了他上学方便,专门给他买了辆轻便自行车,结果没骑多久,他又缠着要买变速车

培养优秀男孩的妙招(25):带男孩看父母如何“流汗”挣钱 - 天天要闻

这其实就是青少年的攀比心理在作祟。他们往往不知道父母的钱是怎么挣来的,对父母给的钱也不当回事儿。而父母呢,因为男孩是家里的宝贝,孩子要啥就给买啥。这么一来,男孩花钱就越来越没节制,一点儿都不知道节省。他们觉得钱来得容易,时间一长,乱花钱的毛病就越发严重。要是这种行为一直不改,说不定哪天,孩子的生存都会因此受到威胁。

培养优秀男孩的妙招(25):带男孩看父母如何“流汗”挣钱 - 天天要闻

不过呢,要是让孩子去参观一下父母工作的地方,尤其是那些体力劳动者流血流汗挣钱的地方,情况可就大不一样了。父母的辛苦劳动会深深触动孩子的心灵。看到父母为了这个家,为了自己,不辞辛劳地工作,用汗水甚至血水换来生活所需的钱,孩子肯定会为自己平时花钱大手大脚而感到惭愧。慢慢地,他就会懂得心疼父母,尽量减轻父母的负担,变成一个懂事的孩子。

培养优秀男孩的妙招(25):带男孩看父母如何“流汗”挣钱 - 天天要闻

等孩子了解了父母的收入来源、日常开支、存款这些经济情况,知道父母赚钱有多不容易后,家长还可以借着上街购物的机会,教孩子比比物品的价格。

培养优秀男孩的妙招(25):带男孩看父母如何“流汗”挣钱 - 天天要闻

比如说,你和孩子上街,孩子想买3块钱一个的冰淇淋,你就跟他说:“这3块钱,能买1斤黄瓜(6毛)、1斤西红柿(1元)、半斤豌豆(8毛)、3斤小白菜(6毛),这些菜够一家三口吃两顿呢。”孩子一听,说不定就会恍然大悟:“原来3块钱能买这么多菜啊!”等孩子明白了3块钱在生活中的价值,他可能会主动跟你说:“那我还是不买冰淇淋了,买根便宜的冰棍吧!”

培养优秀男孩的妙招(25):带男孩看父母如何“流汗”挣钱 - 天天要闻

通过这些办法,男孩就能知道钱是怎么来的,明白钱来之不易,也知道钱在生活中有多重要。这样一来,男孩就会反思自己的消费行为和习惯,不会再为了满足虚荣心而盲目攀比,也不会再给父母增加沉重的负担了。

培养优秀男孩的妙招(25):带男孩看父母如何“流汗”挣钱 - 天天要闻

好家教成就优秀男孩

带男孩去父母工作的地方看看

男孩不知道钱从哪儿来,就觉得钱来得容易,时间一长,乱花钱的行为就越来越严重。要是带他去参观父母工作的地方,特别是那些体力劳动者辛苦挣钱的地方,情况就会大不一样。父母的辛苦劳动会让孩子深受触动。看到父母为了家和自己,不辞辛劳地工作,用汗水甚至血水换钱,孩子肯定会为自己平时花钱大手大脚而感到羞愧。慢慢地,他就会学会心疼父母,尽量减轻父母的负担,成为一个懂事的男孩。

培养优秀男孩的妙招(25):带男孩看父母如何“流汗”挣钱 - 天天要闻

要是你觉得这个建议不错,就点个赞吧!也欢迎大家分享自己的好方法,咱们一起学习、一起交流!

培养优秀男孩的妙招(25):带男孩看父母如何“流汗”挣钱 - 天天要闻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咱们小时候没有手机,为啥比现在孩子更会玩?》 - 天天要闻

《咱们小时候没有手机,为啥比现在孩子更会玩?》

阅读此文之前,请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每天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故事,感谢您的支持,小妹这厢有礼了!?前些天看见小孙子捧着手机不撒手,突然想起我们那个没手机的童年。那时候的日子啊,像村头老槐树上的知了,热热闹闹地挤满了活生
说透了人生的五句话,非常现实! - 天天要闻

说透了人生的五句话,非常现实!

杨绛先生说,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 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我们终其一生,最后还是自己一个人。所谓的爱情会消失,孩子会长大有自己的生活,一切最终都会归于平淡!
人遇不顺时,多去这3个地方,会迎来好运(并非迷信) - 天天要闻

人遇不顺时,多去这3个地方,会迎来好运(并非迷信)

人生之路,犹如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航行,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不顺心的事总是如影随形。而且,很多时候这些烦恼只能自己默默承受,不能随意向他人倾诉,以免将负能量传递出去。真正聪明的人,懂得自我排解,他们会选择前往以下这三个地方,让内心恢复平静,重新积蓄力量。
接连有孩子因“棍棒教育”离世 拒绝暴力管教应成家庭教育底线 - 天天要闻

接连有孩子因“棍棒教育”离世 拒绝暴力管教应成家庭教育底线

“棍棒教育”再酿惨剧。近日,据媒体公开报道,浙江杭州年仅9岁的天才围棋少年朱某某,在受到父亲家暴后跳楼身亡。多名知情人士称,曾目睹朱某某父亲殴打孩子,“其父亲任何负面情绪都会化作在孩子身上的施暴”。据了解,目前相关部门已经介入,事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法治日报》记者梳理公开信息发现,这样的悲剧并非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