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学戏,10岁登台,13岁成名,常香玉:为人民而演,为国家而唱

2023年08月12日21:45:11 育儿 1608

为人民而演,为国家而唱,这是“人民艺术家”常香玉一生的使命和责任!

9岁学戏,10岁登台,13岁成名,常香玉:为人民而演,为国家而唱 - 天天要闻

9岁学戏,10岁登台,13岁成开封名角。著名豫剧艺术家常香玉从艺70年,一生追求豫剧艺术极致的同时,还不忘对祖国诚挚的爱。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老人家沉思后说:“我爱我的故乡,也忘不了苦难的童年。”

童年的苦难

1923年,河南巩县一个穷苦的农家里,陈氏女婴呱呱坠地。因为瘦弱乖巧,父亲为她取名张妙玲。

当时,贫苦农家的女孩想要有条活路,大多做了别人家的童养媳。父亲张茂堂怕女儿受苦挨打,便狠心送她去了戏班学艺。

在那个年代,戏子身份低微,张氏家族嫌她有辱门楣,将她们一家赶出了家族。

9岁学戏,10岁登台,13岁成名,常香玉:为人民而演,为国家而唱 - 天天要闻

为了生计,张妙玲拜了戏班师傅为义父,并随义父改姓常。因为老师常常扮演楚霸王,所以师傅为他取项羽谐音“香玉”为艺名。

从此以后,这世上就没有了张妙玲,而是世人皆知的常香玉。

学艺时期,最多的是汗水和泪水。

初学小生,后专旦角,吃百家饭长大的常香玉,跟随戏班从老家巩县来到了大城开封。

常香玉凭借出色扮相和嘹亮的嗓音,逐渐登台崭露头角。

9岁学戏,10岁登台,13岁成名,常香玉:为人民而演,为国家而唱 - 天天要闻

1937年,一部融合了豫西、豫东调的《西厢》记,让她一夜爆红。代表剧目《拷红》,就是那时“常派”的经典之一。

西安的辉煌

在开封唱红后,常香玉又辗转来到六朝古都西安。这一待,就是十五年光阴。

西安可以说是常香玉的第二故乡,不仅是她一生中最好的韶华,还遇到了人生的伴侣陈先章。

1944年,常香玉(21岁)与陈先章(27岁)郎才女貌,结成夫妻 。

在战乱年代,二人节衣缩食成立“香玉”剧社,收养孤儿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年轻演员。

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常香玉已经成为国内知名的豫剧演员。

9岁学戏,10岁登台,13岁成名,常香玉:为人民而演,为国家而唱 - 天天要闻

有一天,广播里传来一条消息,我军阵地上一个满编营的志愿军战士,被美军的8架飞机轰炸,结果全部牺牲了。

常香玉听后心里难过,辗转反侧一夜未睡。

第二天,常香玉对大家说:“我要为抗美援朝做一点实事,给志愿军战士打气壮胆,也为中国人出口气。”

义演报国恩

1951年6月,国家发出《推行爱国公约、捐献飞机大炮的号召》,常香玉带领全社成员积极响应。

9岁学戏,10岁登台,13岁成名,常香玉:为人民而演,为国家而唱 - 天天要闻

“我要捐献一架战斗机!”常香玉公开喊出了自己的决心。

有些人说,常香玉是吹牛,就连剧社里的演员们也觉得不可能。

要知道,那时从苏联购买一架米格-15战斗机的价格需要人民币(旧币)15亿元,这对于一个普通演员来说,无异于痴人说梦。

可是常香玉说做就做,她先是变卖了所有的家产,又劝说丈夫拿出多年的积蓄。

用这笔钱,她带着香玉剧社走遍了大江南北,巡回义演178场,总计募捐15.2亿多人民币,最终实现了为志愿军捐献一架战斗机的壮举。

9岁学戏,10岁登台,13岁成名,常香玉:为人民而演,为国家而唱 - 天天要闻

戏比天大、德艺双馨,是常香玉一生的承诺。从艺70多年,常香玉演出剧目多达100多部。

代表作《穆桂英挂帅》、《花木兰》、《拷红》、《红灯记》,塑造了佘太君、穆桂英、花木兰、红娘、李双双等经典豫剧人物形象。

在常香玉的努力下,豫剧从一个地方戏,成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性的大剧种。

2004年,81岁的常香玉病逝于河南。临终前,她将毕生积蓄捐献给家乡的一所小学,后来这所小学改名为“香玉小学”。

木兰已逝,清音伴人。谨以此文,追忆豫剧艺术家常香玉老师。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这3个地方越舍得,越有福气 (精辟) - 天天要闻

这3个地方越舍得,越有福气 (精辟)

在生命的漫漫旅途中,有人如园丁般精心培育着生活的花朵,而有人却不经意间播下了荆棘的种子。生活的模样,归根结底,不过是“选择”二字的映照。你的时间倾注于何处,你的成就便绽放在哪里。以下这三个地方,若能学会舍得,有舍方有得,花费的时间,才算真正赋予了意义!
金庸为何让黄蓉战死,郭芙被俘?你看郭靖年轻时犯了何等罪过 - 天天要闻

金庸为何让黄蓉战死,郭芙被俘?你看郭靖年轻时犯了何等罪过

如果要让你选出最喜欢的金庸小说是哪一部,你的答案会是什么?尽管《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这些金庸后期的作品更为成熟,但在多数金迷心中,最经典的一部应该是《射雕英雄传》,至于原因也很简单,可以说金庸是借这部作品在武侠小说界站稳了脚跟,而这部作品的成功,离
三月初九吉祥日:勤恳持家三件事,春韭盈门好运来 - 天天要闻

三月初九吉祥日:勤恳持家三件事,春韭盈门好运来

农历三月初九在民间传统中是一个充满吉祥寓意的日子。古人通过观察自然规律和生活经验,总结出“1要勤,2不倒,3要吃”的习俗,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这些习俗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学,值得现代人细细品味并实践。
《四季轮回里的思念》 - 天天要闻

《四季轮回里的思念》

晨曦微露,第一缕光悄然穿透薄雾,我又一次徘徊在熟悉的小径。路边的花草挂着晶莹露珠,仿佛我心底欲滴的思念。每一步,都似踏在回忆之上。曾几何时,也是在这样的清晨,身旁有你温暖相伴,如今却只剩我形单影只。我徘徊了一个又一个晨曦,期盼着转角处能突然出现那熟悉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