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层对于一个人的气质、修养、思想观念影响相当大。我认识的一个外地的笔友,也算是朋友吧,跟我讲了以下故事。
一、爱旅游的男孩
一个初中的男孩,在上他英语课时,出的小作文题目《一次旅游》。他在那里挥笔疾书,约摸二十分钟写完了。看了看,写的是去法国旅游的事,从法国风土人情到美丽风光,挥挥洒洒写得很流畅。朋友问他:每年都去旅游吗?他说:每年都出国,今年是法国,去年是瑞士,前年是日本,每次去两周时间。
这个每年暑假都出国的男孩,随和大气,言语流畅,词汇异常丰富。他的视野已经是一般孩子难以企及的啊!
二、“小富婆”女孩
有个十岁的小姑娘,特别活泼开朗,说话很利索,成绩很好。有次课间,不知想不起什么原因,就聊起压岁钱了。这个小姑娘说:今年我的压岁钱突破10万了,我要攒够上大学和读研究生的钱。朋友一笑,心里想:再有十几年,岂止是上大学的钱,买房的钱都有了。
这个出生在上海的祖籍是河南的小姑娘,她爸爸二十多年前来到上海,打拼下不菲的家业,还培养了两个优秀孩子,她的姐姐是复旦研究生,先供职于字节跳动,后跳槽到B站。小姑娘说,姐姐注重的是工作的乐趣,而不是薪酬。
三、优雅的女孩
朋友应约去教一个孩子的口语,于是从高德地图先查远近,再上百度查,原来是别墅区。坐上地铁赶到那里,事先打过电话,有阿姨接着。进入别墅区,鸟语花香,绿化得非常好。
进入别墅内,装修风格很简约。小女孩妈妈,一个很端庄优雅的女士见过面,简单了解孩子情况,然后被让进书房。一个白白的,很斯文的十一二岁的女孩站在我面前,双手交叉在前,轻轻说一声“老师好”。辅导过程中,这个女孩,每次做完试题,都用双手恭恭敬敬送到老师面前,其家庭教养可见一斑。
不得不说,这些“别人家的孩子”因其家庭背景的不同,和看到的更多的普通孩子还是有区别的。愿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孩子,都通过努力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