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車東西
作者 | 頤聖
編輯 | 志豪
車東西2025年7月8日消息,日前,恩智浦半導體在中國大連舉辦「汽車領導力媒體開放日」, 恩智浦半導體執行副總裁兼中國事業部總經理李曉鶴、恩智浦半導體執行副總裁兼高級模擬與汽車嵌入式系統業務總經理Jens Hinrichsen,以及恩智浦半導體全球市場與銷售副總裁、大中華區汽車電子總經理劉芳等三位高管,圍繞企業戰略、技術布局與產業生態,展開了系統闡述。
作為全球領先的汽車半導體供應商,恩智浦在此次活動中明確表達了其對中國市場的高度重視與深度投入。
李曉鶴提出「在中國,為中國;在中國,為全球」的雙重戰略,強調中國不僅是恩智浦的重要市場,更是其全球創新的重要策源地。通過本地化研發、供應鏈協同與生態合作,恩智浦正加速構建面向未來的智能汽車基礎設施。
Jens Hinrichsen則從技術演進的角度,詳細介紹了恩智浦在軟件定義汽車、邊緣AI、成像雷達等領域的最新進展,展示了其如何通過軟硬件協同推動汽車智能化落地。
劉芳則從生態視角出發,探討了AI時代下產業的變與不變,強調在快速變化的技術浪潮中,企業對安全性、用戶體驗與開放合作的重視。
不難看出,恩智浦在中國的發展戰略、技術路徑與生態構建都在提速,努力尋找增長方向。
一、全球視野下的中國角色 恩智浦:在中國,為中國;在中國,為全球
李曉鶴在以「在中國,為中國;在中國,為全球」為主題的演講中,系統闡述了恩智浦在中國的戰略定位與全球化布局。
他指出,半導體行業經歷了三個階段的發展:2000至2010年,以PC和筆記本等計算設備為主導;2010至2020年,移動終端如智能手機和平板成為市場主力;而2020至2030年,雲端AI與智能邊緣AI則成為核心驅動力。

恩智浦半導體執行副總裁兼中國事業部總經理李曉鶴
預計到2030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將突破1.3萬億美元,其中智能網聯汽車、智能工廠和智能樓宇等邊緣應用將成為關鍵增長點。
李曉鶴強調,AI的真正生產力在於其「落地」,而邊緣智能系統的落地面臨低功耗、功能安全、系統安全和實時性等四大技術挑戰,這些挑戰決定了邊緣AI系統的設計門檻,也是恩智浦的技術優勢所在。
此外,中國市場在恩智浦的全球銷售中佔據三分之一,且在電動汽車、電池製造和機械人等領域處於全球領先地位。李曉鶴特別提到,長安深藍、零跑等中國客戶已成為全球創新的引領者。
為了進一步提升本地化運營,恩智浦於2025年1月成立了中國事業部,整合銷售、研發、運營、質量與技術支持,增強了「在中國定義、設計、製造」的能力。
目前,恩智浦在中國設有6個研發中心、6個實驗室、1600名工程師和200多款本地定義產品,並建立了ECEC電氣化客戶賦能中心,以提升客戶生產線質量。
李曉鶴還提出了三大合作方向:助力領軍企業推動中國頭部客戶在全球成功,賦能大眾創新市場支持人形機械人和低空經濟等新興領域,以及打造廣泛合作網絡,連接OEM、Tier 1、ODM、軟件與服務商,構建非線性生態體系。
二、軟件定義汽車的未來 Jens Hinrichsen的技術洞察
Jens Hinrichsen從技術演進的角度深入分析了中國汽車市場的創新優勢及恩智浦的技術布局。
他指出,中國市場的新能源滲透率已達到50%,形成了一個快速迭代的生態系統,新平台從開發到上市僅需一年時間,遠快於歐美市場。這種快速創新不僅提升了消費者體驗,使車輛具備最新技術、可持續更新和個性化定製,真正實現了「以用戶為中心」的智能汽車理念。

恩智浦半導體執行副總裁兼高級模擬與汽車嵌入式系統業務總經理Jens Hinrichsen
Jens提出了「功能與硬件分離」的理念,通過軟件集中管理汽車功能,解決了傳統架構下功能更新的困難問題,恩智浦的CoreRide平台結合硬件、中間件與系統級驗證,具備快速部署新功能、支持多品牌擴展、降低總體成本和加速產品上市周期的優勢。
他還分享了四個技術案例:首先,通過車內六個超寬帶(UWB)錨點實現手機開鎖,並通過軟件升級啟用雷達功能,提升功能擴展性;
其次,恩智浦的S32R47處理器結合雷達前端,實現高效、可擴展的成像雷達處理,推動ADAS功能的快速落地;
第三,基於S32平台的中國定製操作系統覆蓋車身域、座艙域、ADAS、動力總成與中央計算,支持多域協同,提升系統集成效率;
最後,與地平線合作的ADAS平台實現了高可靠性、功能安全與智能決策。
Jens說,未來汽車將從電動化邁向智能化,核心功能將具備預判與自適應能力,恩智浦通過邊緣AI部署、系統安全保障與開放生態合作,推動智能汽車的全面落地。
三、AI時代的產業初心 恩智浦的變與不變
劉芳從產業生態的角度分享了AI時代下的變與不變。
她指出,雖然AI為汽車產業帶來了巨大的創新空間,但同時也引發了對傳統產業鏈的衝擊和擔憂。

恩智浦半導體全球市場與銷售副總裁、大中華區汽車電子總經理劉芳
然而,劉芳強調,汽車產業的核心價值——安全性、以人為本和開放合作——不會因技術變革而改變。
過去,中國汽車產業常常落後於歐美一代甚至兩代技術,但如今,中國的快速變化與創新能力已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海外主機廠也開始主動學習中國市場的創新模式。作為汽車基礎設施的提供者,恩智浦致力於為AI在汽車產業的落地提供堅實支撐。
劉芳表示,恩智浦希望成為一個開放的平台,連接主機廠、初創企業與開發者,共同推動智能化轉型。
結語:半導體研發中心正在轉變
當下,中國已成為全球汽車創新的策源地。
不難看出,恩智浦將繼續以全球資源與本地敏捷度,推動「在中國,為中國;在中國,為全球」的戰略願景落地。
隨着中國汽車行業的不斷發展,半導體研發的中心也逐漸從本地化定義發展到了從本地化定義後輸出到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