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推動長三角G60科創走廊走深走實,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2025年05月28日19:13:05 科技 1932
松江推動長三角G60科創走廊走深走實,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 天天要聞松江推動長三角G60科創走廊走深走實,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 天天要聞

5月28日,記者從松江區科創辦獲悉,作為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策源地,松江近年來堅持G60科創走廊走深走實與策源地強基固本「兩手抓」,實現平台築基、項目落地、生態升級「三箭齊發」,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平台之基更穩 項目之勢愈強

2025年2月,「曲率引擎」加速器項目在松江啟動,聚焦硬科技領域,以「孵化超級工廠」為目標,打造覆蓋研發、轉化、落地的全鏈條創新生態。這一項目由專註硬科技成果產業化的西科控股投資,目前其在長三角已孵化項目逾200個,其中50餘家註冊在上海,5家落地松江,覆蓋航天、新材料、生物醫藥等多個前沿賽道。「落戶松江,我們看中的不僅是區位,更是G60平台所提供的制度協同和資源通達。」西科控股相關負責人表示。

制度型平台優勢不斷顯現。松江企業保隆霍富牽頭「車輛健康狀態系統研究與示範」項目,與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銀江技術聯合攻關,成功獲得國家級專項支持,成為G60科共體制度紅利的典型成果。

松江推動長三角G60科創走廊走深走實,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 天天要聞

科技與教育融合加速推進。東華大學與狄茲精密共建研發項目,助力其產品進入宇樹科技供應鏈;卓越工程師學院攜手九里工坊實現人才共育;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與科海華泰共建育人平台。中浦電磁、江屹精密等企業進入中國商飛供應鏈,科技賦能國家工程,「松江力量」持續顯現。

馬軍院士團隊環境技術研究項目、萬戶雲程、天鑫源泰等一批高能級平台和項目相繼落地,為G60策源體系注入持續動能。

「在推動G60科創走廊建設中,要更加註重機制支撐、資源鏈接,真正把資源配到最需要的地方。」松江區科創辦主任陳超表示,「松江將以G60為平台,持續在重大項目引育、重點資源整合上發力,把制度型平台的潛能真正釋放出來。」

從「選苗」到「落地」 成果轉化跑出加速度

如何打通科技成果「最後一公里」?松江以機制創新貫穿始終,通過大賽、榜單與拍賣等制度集成,形成從「選苗」到「落地」的轉化閉環。

5月13日,「創贏未來」第四屆G60科創走廊科技與產業創新大賽在松江開賽,500餘個項目報名,80餘個項目進入線下路演。賽事聯動G60九城市,首次實現「一城一賽道」,制度協同更加深入。「不是比個熱鬧,而是比完即投。」參與過往賽事的一等獎項目當天收穫3000萬元投資。三年來,大賽累計促成融資超8.2億元,推動一批「高潛力項目」變為「高成長企業」。

松江推動長三角G60科創走廊走深走實,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 天天要聞松江推動長三角G60科創走廊走深走實,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 天天要聞

配合賽事機制,松江持續打造「新質榜單」識別機制。5月23日,G60創新研究中心聯合畢馬威等機構啟動「長三角高端裝備新質領袖榜單」評選,聚焦技術突破力與產業帶動力並重。「生物醫藥」「新材料」等榜單已識別120餘家高成長企業,為精準扶持提供基礎。

科技成果拍賣機制也在持續優化。六屆G60科技成果拍賣會累計交易總額逾300億元,其中松江超40億元。

「賽事和榜單機制像一片創新雨林,我們希望讓更多好種子破土發芽、茁壯成長。」G60創新研究中心主任賈占鋒表示,榜單識別生態存量,大賽培育生態增量,機制聯動,才能激活整片創新土壤。

資本活水引得動 科創生態強起來

在夏羅登工業科技公司,核心產品非接觸式微流量計已實現量產交付。這背後,是其獲得G60金融服務聯盟2000萬元股權投資後,研發加速、市場開拓雙軌推進的成果。

松江正構建「七位一體」金融服務體系,涵蓋政策引導、產品創新、資本市場、專項基金、綠色金融、ESG治理與產融園區,全鏈條打通科技成果從實驗室到生產線的路徑。

G60基金是體系核心支點,由長三角九城市聯合出資設立,總規模100億元,重點投向硬科技、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產業。截至目前,該基金已投出5個松江項目,金額2.1億元,撬動社會資本超20億元。華漁新材在獲得投資後,將生產基地落地松江,帶動產業鏈條延伸與集聚。

松江推動長三角G60科創走廊走深走實,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 天天要聞松江推動長三角G60科創走廊走深走實,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 天天要聞

面對中小科技企業「輕資產、缺抵押」難題,G60平台整合多家金融機構資源,推出「科創貸」「質量貸」「人才貸」等產品。截至目前,專屬金融產品已服務松江企業900餘家,授信總額達196億元。

「金融不再是配套工具,而是推動科創生態成型的驅動器。」賈占鋒說,「松江正用一張精密織就的金融網絡,賦能科技創新,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在『鏈』上躍升。」

G60金融服務聯盟現已集聚600餘家金融機構,與上交所共建服務基地,持續開展上市輔導、併購培訓、投行對接等服務,助力更多企業邁向資本市場。

通道聯通內外 服務嵌入末梢

在全球供應鏈加快重構的背景下,松江正依託G60平台構建開放新機制,通過制度型開放幫助企業「走出去」,也為區域高質量發展「引回來」。

4月上旬,G60跨境供應鏈賦能宣講會在松江舉辦,圍繞「數字服務+跨境融資」主題,集中發佈智能物流平台、融資產品與服務清單,近200家企業參會對接。本地企業九高節能負責人表示,新發佈的融資方案有望縮短40%審批流程,智能物流系統顯著提升海外交付效率。

同樣是上個月,第五屆中國—阿拉伯國家改革發展論壇連續第二年落地松江,30餘家松江企業與阿方政府、機構達成合作意向,合作領域覆蓋新能源、通信、智能製造等。英眾集團負責人表示:「這次首次建立與多國經濟主管部門的直接聯繫,對中長期合作布局是實質突破。」

松江推動長三角G60科創走廊走深走實,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 天天要聞松江推動長三角G60科創走廊走深走實,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 天天要聞

一批功能型聯盟正加快推進:出海服務聯盟聚焦政策宣講、金融對接、法律合規,推動服務常態化、精準化;低空經濟協同創新聯盟圍繞物流、應急、文旅等場景,推進資源整合與場景探索;金融與ESG聯盟則攜手上交所、綠色金融平台,打造從投融資支持到治理優化的一體化服務體系。

服務企業的深度,最終落在街鎮和園區的「神經末梢」。

據悉,松江區科創辦今年將與G60創新研究中心進一步強化要素精準對接和企業服務功能,有效聯動區內職能部門與街鎮園區,將活動與屬地產業特色深度融合,努力實現街鎮園區全覆蓋。通過推進項目信息互通、合作資源共享等機制,持續提昇平台服務效能,更好賦能策源地松江實現高質量發展。

「我們希望通過G60平台,把服務資源真正嵌入到企業需求中,把機制優勢切實傳導到街鎮和園區。」陳超表示,「聯盟建設不是簡單掛牌,而是要搭平台、建通道、強鏈接,讓科技、資本、人才等要素在區內高效流動、精準對接,真正形成貼近一線、服務到端的工作格局。G60要打響品牌、走深走實,歸根結底,是要讓更多項目落地見效,讓更多企業在松江發展壯大。」

原標題:《松江推動長三角G60科創走廊走深走實,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欄目主編:黃勇娣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李成東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流量時代,如何讓更多「劉楚昕們」被看見 - 天天要聞

流量時代,如何讓更多「劉楚昕們」被看見

連日來,90後文學青年劉楚昕獲獎感言刷屏,像一束追光燈投向文壇角落——人們驚嘆於他的堅持與淚水,共情他與病故女友彼此扶持的溫情故事,也帶出了更值得深思的話題:聚光燈照亮的或許只是0.1%的幸運兒,更多的「劉楚昕們」能否「被看見」?「文學新人要出頭太不容易了!」在現場聽完劉楚昕獲獎感言的作家余華,昨天在浙江...
黃仁勛最新涉華表態 - 天天要聞

黃仁勛最新涉華表態

美媒:黃仁勛稱,若美國希望成為AI領域全球領軍者,與中國貿易至關重要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報道,美國英偉達公司首席執行官黃仁勛當地時間5月28日在接受該媒體採訪時稱,如果....
1999元起售!真我Neo7 Turbo值得入手嗎?全面分析一文看懂 - 天天要聞

1999元起售!真我Neo7 Turbo值得入手嗎?全面分析一文看懂

最近科技圈迎來了新機密集發佈,各大手機品牌在中端市場廝殺正酣。每當用戶以為「這價格段已經沒啥新鮮花樣了」,總會有品牌跳出來「加點料」。正如現在,realme選擇用一台極具風格又性能炸裂的「真我Neo7 Turbo」來重新定義1999元檔的價
vivo S30正式發佈:多彩直屏+6500mAh+全焦三攝,2699元起售 - 天天要聞

vivo S30正式發佈:多彩直屏+6500mAh+全焦三攝,2699元起售

在智能手機競爭日趨白熱化的當下,各大廠商正通過產品細分與技術創新,力圖在千篇一律的市場中脫穎而出,為消費者帶來體驗出眾的產品,因此最近發佈的新機普遍在外觀、性能、屏幕、影像以及續航等核心設計上,卷得格外激烈。
中國—東盟青年主播創造營分享會在桂林舉行 - 天天要聞

中國—東盟青年主播創造營分享會在桂林舉行

中新社桂林5月29日電 (莫偉雯)以「新絲路、新交流、新視聽」為主題的2025中國—東盟青年主播創造營分享會29日在桂林舉行,標誌着此次中國—東盟青年主播創造營(以下簡稱「創造營活動」)正式落下帷幕。
川能動力:李家溝鋰礦連續產出合格精礦產品 將積極探索固態電池技術等業務 - 天天要聞

川能動力:李家溝鋰礦連續產出合格精礦產品 將積極探索固態電池技術等業務

每經記者:胥帥 每經編輯:馬子卿擁有川西李家溝鋰礦的優質礦產資源,川能動力(SH000155,股價10.05元,市值185.54億元)一直受到投資者關注。很多投資者也想知道李家溝鋰礦「量產」的時間。5月28日,在川能動力2024年度股東大會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向公司高管提到了李家溝項目進度問題。從交流的內容來看,李家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