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孟梅
5月19日,首次應用鴻蒙操作系統的個人電腦在成都正式發佈,這標誌着國產操作系統在個人電腦領域實現重要突破。
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余承東表示,微軟windows和蘋果macos等國外操作系統長期掌控操作系統市場數十年,華為堅持做難而正確的事情,將堅持推動鴻蒙操作系統的發展,「你們的每一行代碼,都在改寫中國軟件業的歷史」。
華為成功推出鴻蒙電腦具有多維度的戰略意義,不僅在技術、生態、產業層面實現突破,更對全球操作系統格局和中國科技自主化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應該說,鴻蒙的歷史不是一部英雄史,而是一部創新史、奮鬥史。」
今天推薦的這本《鴻蒙開物》就是一本完整記錄鴻蒙終端操作系統從無到有的重磅作品。
2019年5月16日,華為遭遇美國政府的極端制裁,面臨「斷供」風險。從底層編程語言、開發工具到每一行代碼,真正成功打造完整生態的也就是微軟、谷歌和蘋果這幾家,而在鴻蒙之前,這一切從未在中國發生過。面對這樣的巨大危機,華為別無選擇,被迫走上自主研發之路,開啟鴻蒙時代。
本書作者方興東等採訪了超過100位關鍵人物, 形成了近200萬字的一手素材,全景式還原了整個鴻蒙操作系統的研發歷程,讓我們看到了鴻蒙一路經歷的挑戰、波折和內部爭論。在記錄鴻蒙操作系統的發展歷程,呈現了中國科技企業在全球化競爭中奮力搏擊、勇於創新的精神。
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序言中表示:「這本書完整地記錄和見證了鴻蒙操作系統醞釀、誕生、發展的整個歷程,客觀呈現了華為一路攻堅克難的痛楚和欣喜,也如實反映了華為開發鴻蒙一路經歷的挑戰、波折和內部爭論。」
華為公司顧問、《在悖論中前進》作者田濤指出:「從『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到『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鴻蒙的『開物』與崛起是一部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史詩級企業案例故事。」
任正非曾說:「只有奮鬥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本書不僅講述了中國科技行業的發展與挑戰,也講述了一群普通人用勇氣、智慧、決心和使命感,在一次次失敗與跌倒後,最終完成了一次it史上的壯舉
在觀察者網與方興東的對話中,方興東直言:這本書是2019 年規劃的,是華為《根技術六部曲》的第二部。
「在華為的相關管理類著作中,已有不少從專業視角展開的系統論述。《鴻蒙開物》讀來十分過癮,它的獨特在於突破了中觀維度,在宏觀架構和微觀細節層面我們可以學習、模仿到實實在在的東西,也可以了解具體的產品打造、技術研發、決策過程等關鍵內容。
科技戰的爆發為我們提供了記錄的契機。當時華為突然遭遇來自美國多方面的打壓,大部分人無論是社會輿論還是華為內部人員,都對美國的這一舉措感到難以置信。2019 年相關態勢顯現後,我和徐直軍溝通,計劃用這6本書,把接下來的5年全程記錄下來。我們原本設想每本書採訪約50人,但實際操作中這一數字很快被突破,像鴻蒙這本書就採訪了超過 100 人。」
方興東透露,原本計划到2024年,能把6本書全部出版,但實際到現在為止只正式推出了兩本。有另外兩本關於半導體的書還需要找合適的時機發佈。
在謀劃中,鴻蒙是《根技術六部曲》中,最需要c端家喻戶曉的,外面的光鮮與裏面的酸甜苦辣是兩件事情。我們當時預估相關的問題用5 年的時間就基本能夠解決,但實際情況是5年時間不夠。
方興東認為,到今天為止,鴻蒙也僅僅走了一個開端。
「我們之前所使用的大多數手機鴻蒙還不是『真正的』鴻蒙,今年3月20日發佈的鴻蒙版本以及5月9日推出的首批pc版鴻蒙才是真正的鴻蒙。純粹的鴻蒙,才剛剛開始,這個時間進程肯定比原來估計的慢了一點。」方興東說:「但從總體進程來看,我們當時的研判前瞻性還不錯,剛好有這麼個機會能夠微觀、具體、成規模、成系統地回顧華為這款產品,它是在如此困難的情況下逐步發展起來的。」
作者簡介:
方興東,清華大學博士,現任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常務副院長、求是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新媒體傳播、互聯網歷史與文化、數字治理與網絡安全等,出版互聯網相關著作30部。
徐瑋:資深媒體人,互聯網實驗室高級編輯,從事多年期刊與圖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