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龔雪 王婧
具身智能機械人、手術機械臂、AI醫生……4月8日,在2025第七屆世界大健康博覽會上,一大批AI+醫療新產品亮相,讓觀眾沉浸式感受AI賦能大健康的科技創新成果。
超聲具身智能機械人亮相
一條轉動自如的機械臂,連接超聲機,能精準掃描探查就診者軀體部位,將紛雜數據傳至「大腦」——數據處理器進行分析,進行診斷。庫柏特超聲機械人的展台上,不斷有觀眾上前體驗。
「這款機械人可以包攬超聲檢查的全流程,自主完成超聲機參數調節、耦合墊放置等。」武漢庫伯特科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掃查過程中,實時分析超聲影像中的臟器和病灶情況,迅速生成規範化超聲檢查報告,為臨床診斷提供有力依據。」這款機械人,不僅能緩解基層醫生不足的問題,還能解決超聲掃查過程中不夠標準化、規範化的問題,讓超聲掃查變得更簡單、更普惠。
不僅如此,超聲機械人還能提供24小時不間斷的高質量超聲服務,有效減少患者排隊時間。據悉,這款具身智能超聲機械人是全國首台同類型機械人,未來它可以在醫療和養老機構中得到廣泛應用。
腦機接口從實驗室走向市場
本屆健博會上,一批腦機接口企業紛紛攜最新研究成果和產品集中亮相。
依瑞德集團展出的fNIRS-TMS(近紅外腦功能成像聯合經顱磁刺激)多模態聯用技術,吸引了不少專業觀眾的駐足諮詢。依瑞德集團總裁蔡勝安介紹,公司自主研發的fNIRS-TMS技術首次實現對大腦活動的「動態監測」與「精準干預」一體化,實現了「輸入-輸出」的閉環診療,能實現個體化精準干預和評估,提升康復效率。
衷華腦機展出了兩款腦機接口產品,分別是高通量植入式腦機接口系統——HIM60000系列和柔性硬膜外腦機接口系統——FIB2000系列。「HIM60000系列的最大通道數達到65536,通道數是馬斯克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的20倍。」衷華腦機產品部經理梁彥峰介紹,為了研發該系統,企業每年投入數億元經費,4年多時間裏,研發團隊持續攻堅克難,推進電極製備、信號採集芯片、解碼算法、動物實驗等協同優化,讓腦機接口從實驗室邁向臨床。
手術機械人成為醫生的得力助手
「這是我們最新的脊柱創傷一體化骨科手術機械人。」聯影智融骨科科研合作負責人介紹,這台機械人能在術前形成智能決策、術中精準導航定位,未來將成為骨科醫生的得力助手。此外,在聯影集團展位,還有「元智」醫療大模型、智能體,智慧心血管慢病管理整體解決方案等多款數智化創新成果亮相。
在健博會「新品牌、新標準、新成果」發佈會上,人工智能數字化生物樣本庫、基於多模態人工智能技術的骨科嫦娥智慧服務平台等AI+創新項目入選2025年度「三新」典型案例。其中,武漢人工智能研究院與九州通醫藥集團共研的骨科嫦娥智慧服務平台,應用了AI、深度神經卷積及大模型技術,能自動識別並管理1萬多種醫療骨科器械和耗材,能效提升30倍,上線數月已被200多家醫院採用。九州通醫藥集團負責人表示,公司近年來對AI領域的投入呈持續增長的趨勢,2024年全年研發投入預計超3億元,重點布局數字化轉型、智慧物流及醫療場景的AI應用,AI技術將成為公司創新業務的重要增長引擎。
湖北日報客戶端,關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僅為用戶推送權威的政策解讀、新鮮的熱點資訊、實用的便民信息,還推出了掌上讀報、報料、學習、在線互動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