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醫療大模型做診斷放心嗎?科大訊飛董事長回應

2023年11月10日22:34:08 科技 1024

最近,科大訊飛推出的醫療AI大模型「星火小醫」在業內引發不小爭議,因為它涉及到了一個敏感的話題——AI是否會取代醫生?

作為行業領軍者,科大訊飛CEO劉慶峰對此作出回應,提出了一些看法,引發公眾熱議。

面對醫療AI的快速發展,他拋出了三個關鍵性的問題,這不僅觸動了業內痛點,也引發公眾對醫療新技術應用的廣泛思考。

劉慶峰的言論在朋友圈引爆,成為當下最熱門的話題之一。

究竟醫療AI會對醫生職業造成哪些影響?它的應用邊界在哪裡?公眾該如何看待這場變革?

用醫療大模型做診斷放心嗎?科大訊飛董事長回應 - 天天要聞

這場由科大訊飛掀起的討論,將會推動整個社會對醫療新技術應用的深入思考。

最近,科大訊飛CEO劉慶峰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旗下推出的醫療AI產品「星火小醫」發表了看法,引起公眾廣泛關注。

在談到醫療AI是否會取代醫生這個敏感話題時,他明確表示醫療AI的作用是輔助而不是替代。

劉慶峰認為,醫療AI可以幫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癥狀,讓醫患溝通更高效。但它不應該也不可能完全替代醫生的角色。

用醫療大模型做診斷放心嗎?科大訊飛董事長回應 - 天天要聞

劉慶峰表示,醫療AI可以發揮三個具體作用:一是在看病前幫助患者理解基本癥狀;

二是看體檢報告時提醒可能的深層次健康問題;三是減少非處方葯不當用藥情況。

這三點都能提高就診效率,但都僅僅是輔助作用。

他強調,醫療AI無法開處方或代替醫生診斷,它的作用是讓患者在看病前有更多準備,與醫生溝通時更具針對性。

事實上,在醫療領域,完全依賴AI替代醫生不僅不現實,也極其危險。醫療工作涉及太多複雜情況,需要醫生專業判斷。

用醫療大模型做診斷放心嗎?科大訊飛董事長回應 - 天天要聞

劉慶峰的觀點強調了醫療AI的技術局限性,也提醒公眾要理性看待新技術的影響。

醫患關係的本質不會因新技術改變,但新技術可以在一定程度輔助和提高醫療效率。

在接受採訪時,劉慶峰還特別提出了三個與醫療AI應用相關的敏感問題,引起公眾廣泛討論:

問題一,醫療AI是否能夠完全取代醫生?

問題二,醫療AI的技術誤診風險如何控制?

問題三,如果出現醫療事故,醫療AI企業是否應承擔責任?

用醫療大模型做診斷放心嗎?科大訊飛董事長回應 - 天天要聞

這三個問題抓住了醫療AI應用中的關鍵點,也觸及了公眾最擔心的痛點。

事實上,目前醫療AI在準確性和規範性上都還有很大局限,要充分發揮作用還需要由醫生監督指導。

同時,如果醫療AI造成誤診或醫療事故,也需要有清晰的責任劃分機制。

這三個問題的提出,一方面是科大訊飛對自身技術的睿智定位,不會過分吹捧;

另一方面也在警示整個醫療AI行業,不能盲目擴張應用範圍。作為科技企業的社會責任

用醫療大模型做診斷放心嗎?科大訊飛董事長回應 - 天天要聞

還需要與監管部門和醫療機構建立密切的技術交流,形成科技倫理規範,確保公眾健康權益。

這場由劉慶峰引發的討論,將有助於推動醫療AI在技術和倫理規範上都更加成熟穩定。

它也提醒公眾,要理性看待新技術的應用前景,不必過於憂慮也不必盲目樂觀。只有科技與倫理並進,醫療AI的應用才能真正造福社會。

劉慶峰在談到醫療AI的發展前景時,也提出堅持依法合規是行業共識,任何醫療AI產品都必須通過嚴格審核,不能濫開處方或代替醫生。

用醫療大模型做診斷放心嗎?科大訊飛董事長回應 - 天天要聞

他表示,科大訊飛的醫療AI平台已經通過了工信部和衛健委的考核,才開始面向社會提供服務。

事實上,在醫療領域,任何新技術推廣都需要審慎態度。一方面,要認識到科技進步能提高醫療效率的客觀作用;

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應用過程中的風險需要謹慎對待。過於樂觀盲目推廣新技術,和過於害怕排斥新技術,都是不科學的態度。

用醫療大模型做診斷放心嗎?科大訊飛董事長回應 - 天天要聞

劉慶峰表示,醫療AI在依法合規的前提下,通過提升公眾健康意識、預防不適宜用藥等方式還有很大應用空間。

這需要行業內企事業單位共同推動醫療AI在監管體系下的正軌發展。也需要公眾以更加開放和理性的態度接受新技術。

醫療AI並不是救世主,也不是毀滅者。它只是技術進步的一個方面,最終還需要依靠人類智慧加以駕馭。

這場由劉慶峰引發的討論,將推動社會各界進一步思考醫療新技術與倫理規範的關係,這也將是整個時代的共同課題。

用醫療大模型做診斷放心嗎?科大訊飛董事長回應 - 天天要聞

劉慶峰的觀點拋出了很多值得思考的問題,引發公眾廣泛討論。

有網友認為,醫療AI的發展勢不可擋,但也需要建立監管約束。

還有網友擔心醫療AI會影響就業和醫患關係。也有網友堅信,科技終將造福社會,重要是制定明確的倫理規範。

無論如何,這場討論都將推動社會進一步思考科技應用的規範與倫理。

你認為劉慶峰提出的關鍵問題意味着什麼?醫療AI的發展前景如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圖片和數據來源於網絡,具體請理論請自己查證,本文章不代表作者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特斯拉中國宣布:漲價 - 天天要聞

特斯拉中國宣布:漲價

(文/觀察者網周盛明 編輯/高莘)2025年7月1日,特斯拉中國宣布,Model 3長續航全輪驅動版車型售價上漲1萬元,至28.55萬元。 特斯拉中國 在漲價的同時,該車型的續航和加速得到了提升——CLTC續航由713km提升至753km,百公里加速時間由4.4秒提升至3.8秒。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Model 3的其他兩個版本售價不變。Model 3後輪驅.
儲能與鋰電領域動態頻出:巨頭競逐、項目簽約與跨界調整並行 - 天天要聞

儲能與鋰電領域動態頻出:巨頭競逐、項目簽約與跨界調整並行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近期,儲能與鋰電領域動態不斷。陽光電源(300274.SZ)與寧德時代(300750.SZ)圍繞第三代儲能電芯定義權展開激烈爭奪。6月,陽光電源發佈搭載684Ah電芯的新款儲能系統,電芯由欣旺達供應;寧德時代宣布587Ah電芯於4月投產。當前儲能行業處於二代向三代電芯過渡期,二代容量為314Ah,兩大陣營分化明...
亞馬遜CEO:生成式AI或致員工數量減少,但也將帶來新機遇 - 天天要聞

亞馬遜CEO:生成式AI或致員工數量減少,但也將帶來新機遇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亞馬遜CEO安迪·賈西周一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推出,意味着公司未來或需更少員工完成計算機可處理的工作,如同每次技術轉型,一些工作將因自動化而用人減少,但也會有新工作產生。東方IC儘管人工智能會消除部分職位需求,賈西稱亞馬遜仍會在人工智能、機械人等領域招聘更多員工。不過,本月早...
25萬起售的小米YU7,三分鐘大定20萬台,數據是真的嗎? - 天天要聞

25萬起售的小米YU7,三分鐘大定20萬台,數據是真的嗎?

相信這幾天小米YU7的火爆程度大家都看到了,這款車發佈後開啟預定,打開預定通道後不久,小米官方就公布了一個數據,3分鐘大定超20萬台。沒過多久,小米官方又公布了一個更炸裂的數據,小米YU7在1小時內,大定已突破289000萬台。
鄒暉出任格力集團董事長 - 天天要聞

鄒暉出任格力集團董事長

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珠海格力集團官網更新信息顯示,鄒暉已正式出任該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公開資料顯示,鄒暉於1982年生,本科學歷。鄒暉曾擔任珠海市人大常委會農村農業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後轉任珠海市國資委副主任。此次調整後,格力集團領導班子為:鄒暉擔任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軼任黨委副書記、董事、總裁,吳...
【產業互聯網周報】阿里合伙人名單最新變動:9人已退出;美團在AI投入超百億元;黃仁勛:機械人技術是芯片製造商繼AI之後的最大機遇 - 天天要聞

【產業互聯網周報】阿里合伙人名單最新變動:9人已退出;美團在AI投入超百億元;黃仁勛:機械人技術是芯片製造商繼AI之後的最大機遇

圖片系AI生成【產業互聯網周報是由鈦媒體TMTpost發佈的特色產品,將整合本周最重要的企業級服務、雲計算、大數據領域的前沿趨勢、重磅政策及行研報告。】國內資訊北京經信局:北京累計備案上線大模型132款,全國佔比35%在2025全球數字經濟大會新聞發佈會上,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劉維亮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