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濟南兩家企業再次上榜全球獨角獸!
6月26日,胡潤研究院發佈《2025全球獨角獸榜》,列出了全球成立於2000年之後、價值10億美元以上的非上市公司。
榜單顯示,在全球範圍內共發現了1523家獨角獸企業,它們分佈在52個國家的307個城市。中國共有343家獨角獸上榜。
山東共有10家企業入選,濟南企業有2家,是臨工重機和信聯科技,分別屬於工業設備和軟件服務行業。
2023年、2024年,這兩家濟南企業就已經衝上了全球獨角獸榜,接連上榜,說明這兩隻獨角獸在群雄角逐的全球競爭中已經站穩了腳跟。
臨工重機和信聯科技到底實力如何?獨角獸企業對濟南來說又意味着什麼?
二
先來看臨工重機。
2025全球獨角獸榜上,臨工重機以105億元的價值位列第898位。
臨工重機成立於2012年2月,位於濟南市高新區,是目前國內領先的礦山機械、高空作業機械製造商之一,聚焦礦山開採設備、高空作業機械、特種機械、關鍵零部件等多個業務板塊。
臨工重機的來頭不小,是臨工集團的下屬企業。
成立於1972年的臨工集團,在全國裝載機行業排名第一,是國際知名大型工程機械集團、工信部首批製造業單項冠軍、山東省智能製造標杆工廠、山東省工程機械產業鏈「鏈主」企業,2023年品牌價值突破600億元。
2012年,這家工程機械巨頭押寶濟南,在這裡設立了臨工重機的總部。事實證明,臨工集團的選擇沒錯。
紮根濟南,臨工重機迅速崛起,瞄準礦車領域,項目實現當年引入、當年建設、當年投產、當年見效。
2021年,臨工重機產品銷往全球50多個國家,全球礦車市場佔有率第一。
2022年,臨工重機工業產值和營業收入雙雙突破百億元,成功入選全球工程機械50強、全球高空作業機械製造商10強。
2023年,臨工重機逆勢保持高速發展勢頭,蟬聯全球工程機械製造商50強,登榜「胡潤全球獨角獸企業」,被山東省工信廳認定為「2023年度山東省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行業龍頭地位進一步穩固。
2024年,臨工重機蟬聯全球工程機械50強、「胡潤全球獨角獸企業」榜,躋身全球礦山設備製造商50強,全球高空作業機械製造商10強,不斷刷新全球行業排名(yellow table 、access m20榜單),行業地位穩步提升。
今年初,臨工重機「牽手」華為,將合作開發無人駕駛礦車。
目前,臨工重機正在ipo。
三
再來看信聯科技。
2025全球獨角獸榜上,信聯科技以73億元的價值排名第1183位。
信聯科技成立於2019年,註冊地位於濟南高新區,由山東高速集團控股,是全國etc發行服務行業的龍頭企業。
信聯科技聚焦交通物流與智慧出行領域。
2023年,信聯科技etc用戶突破3000萬,佔全國etc用戶總量的1/8,平均每6輛新辦etc的車輛中就有1輛在出廠時預裝了信聯etc裝置。
信聯科技現有etc用戶數量及etc年交易額均居全國首位。
信聯科技正處於首次公開發行股份並在主板上市輔導階段。
2022年4月,信聯科技與輔導機構申萬宏源證券簽署了輔導協議。2024年2月變更了輔導機構並與中泰證券簽署了輔導協議。
四
獨角獸企業,是一個區域科創「硬實力」的體現。
獨角獸企業的名稱源自於神話中的神獸,代表的是市場估值高、創新能力強、成長潛力大、備受投資者青睞的創業企業。
這些企業一般成立時間不超過10年、估值超過10億美元,具備獨有核心技術、獨特競爭優勢和市場潛力,並且還未上市。
獨角獸企業的發展情況是一個區域創新、創業指數水平的重要標誌,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這個區域的經濟實力和競爭力。
濟南目前擁有華熙生物、浪潮雲、中商惠民、天岳先進、信聯科技、宏濟堂製藥、臨工重機、浪潮雲洲等省級獨角獸。
這些企業,個個都是行業里響噹噹的「領頭羊」。
舉個例子。
剛剛代表中國企業拿下第31屆半導體年度獎(semiconductor of the year 2025)「半導體電子材料」類金獎的天岳先進,再次證實了其在全球寬禁帶半導體材料行業的領軍地位。
天岳先進自主研發並攻克了碳化硅襯底製備的全流程工藝,多年來在全球半絕緣型碳化硅襯底領域市場份額全球排名前三。
去年,天岳先進在全球率先發佈12英寸碳化硅襯底,標誌着本土企業正在引領碳化硅襯底邁入超大尺寸新時代,實現了我國在碳化硅襯底領域從跟跑、並跑到領跑的轉變。
五
除了擁有「硬核」的獨角獸企業,在後備力量上,濟南也很有底氣。
近期,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公示了「山東省2025年度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名單」,公布了「2025年度第一批創新型中小企業名單」。
濟南新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479家,佔全省新培育總數(2897家)的16.53%,新培育創新型中小企業560家,佔全省新培育總數(3748家)的14.94%。
濟南這兩類企業的培育數量均保持全省首位,持續領跑全省。
在省工信廳公布的2024年度山東省瞪羚、獨角獸企業名單中,濟南373家新增省級瞪羚企業,佔比超過1/4。
此前,濟南已經擁有省級瞪羚企業515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1918家,創新型中小企業2144家,均居全省首位。
期待濟南用好這一優勢,衝出越來越多的獨角獸!
來源:觀濟南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