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三季報:毛利率增至22%,預期高企兼具內外挑戰

2023年11月10日18:18:15 科技 2846

編輯導語:理想第三季度依然花團錦簇,現金儲備接近900億元,預期第四季度仍將走高。儘管理想意態輕鬆信心高漲,但即將踏上的純電賽道和愈演愈烈的競爭局勢仍將為理想的2024增添幾分不確定性。

理想三季報:毛利率增至22%,預期高企兼具內外挑戰 - 天天要聞

研發和銷售費用均同比增長50%以上

11月9日,理想汽車發佈了2023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理想第三季度營收346.8億元,同比增長271.2%,環比增長21.05%,在高速增長半年後環比增速有所放緩。同期經營利潤和凈利潤分別為23.4億元和28.1億元,環比上一季度,經營利潤增長超40%,但凈利潤僅增長1億元。

這意味着一方面銷量規模有所增長:理想汽車第三季度交付達到10.51萬輛,超出此前給出的銷量預期,同比增長296.3%。毛利率水平也環比實現小幅增長,由二季度的21.8%增長至22.0%。理想汽車CFO李鐵在業績電話會中表示,「從運營角度而言,每一季每一年我們都將毛利率水平保持在20%以上,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健康的毛利率水平。」

另一方面,理想的開支也有所增加。第三季度研發費用28.2億元,同比增長56.1%。佔總營收比例的 8.1%;一般銷售與管理費用 25.4 億人民幣,同比增長 68.8%,佔總營收比例的 7.2%。

不過理想的資金儲備相當豐富,經營現金流 145.1 億元,自由現金流132.2億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達到885.2億元。

理想三季報:毛利率增至22%,預期高企兼具內外挑戰 - 天天要聞

對於第四季度業績,理想汽車預計,2023年第四季度汽車交付量大約在125000輛至128000輛之間,同比增長約169.9%至176.3%。鑒於10月交付量已經揭曉,接下來兩個月的平均交付量預計為 42289 到 45289 台。理想汽車CEO李想還表示第四季度將衝擊5萬月銷,其中L7將衝擊2萬輛/月。

營收方面,第四季度總營收將達到384.6億元至393.8億元,同比增長約117.9%至123.1%。

示敵以弱,而乘之以強

除此之外,理想的業績電話會也透露了很多信息。其中一部分有關外部競爭,多位分析師在提問時提及華為及問界M7,畢竟理想在此前的秋季戰略會上已將華為確定為「頭號對手」。李想表示,「面對華為時的心態,我們80%是學習,20%是尊敬,零抱怨。」結合何小鵬與余承東近期關於AEB系統論戰時李想直言「實在吵不過」的態度,理想似乎在有意示弱。

但態度上的弱勢並不意味着理想會在市場份額上退讓。儘管問界M7等競品表現強勢,理想高級副總裁鄒良軍強調,「我們的銷量實現了持續平穩的增長」,市場份額也從第一季度的10.9%增長至10月的17%。而理想還具有的一項優勢就是已經爭取到的頭部地位,其表示,「理想汽車所累積的用戶和市場份額也將支持公司交付車輛數量和市場份額的進一步增長。」

理想三季報:毛利率增至22%,預期高企兼具內外挑戰 - 天天要聞

而在增長空間方面,理想則表示將進一步拓展下沉渠道,預計年底三四線城市的門店數量可以超過110家。同時對於30萬元以上合資豪華手中的SUV市場表現出野心,鄒良軍表示,BBA的總月銷量為5.5萬輛,如果再加上其他二線豪華品牌可達到約9萬輛,「實現下一階段的增長目標,我們還有很大空間。」

新問界M7 的走俏主要得益於其搭載的華為車機系統,理想也呼應了此前秋季戰略會的決議,表示將「把智能駕駛領先作為核心戰略目標」。計劃在今年12月底向全部Max用戶推送AD Max 3.0智能駕駛系統的正式版本,並升級泊車功能,明年上半年對Pro用戶推送AD 3.0 Pro版本的功能。總裁馬東輝表示,「有信心在明年上半年成為經過市場驗證的第一梯隊」,並會一直堅持智能駕駛的標配。

明年將上市4款純電產品

另一個重點則是關於理想即將在12月上市的首款純電產品理想MEGA及理想預計明年展開的純電計劃。近日有接近理想的人士透露,理想MEGA將於廣州車展開啟盲訂,仍將於12月上市,明年2月交付。值得注意的是,相比於其他車型上市即交付,理想MEGA的交付周期有所延長。

有分析師對理想MEGA的爬產過程和其對盈利水平的影響表示關注,對此理想方面表示,目前產能瓶頸已經解決,產能可以滿足未來兩年的銷售和銷售目標。理想有快速爬產的成熟經驗,有信心確保Mega爬產的順利進行,「保障發佈即上市,上市即上量。」理想方面也預告投產初期毛利會受到一定影響,但表示產量穩定後毛利會恢復健康。

理想三季報:毛利率增至22%,預期高企兼具內外挑戰 - 天天要聞

在補能設施建設方面,理想透露因為城市內充電設施較為完善,目前理想主要在高速沿線布局大型換電站。隨着明年公司純電車型的發佈和交付,理想也將開始建設市內充電站。這一建設次序是具有策略性的,在並不完善的高速沿線這一純電競爭格局留下的空隙率先布局補能設施,同樣具有佔領用戶心智的作用。

李想也在純電產品的宣傳中有意進行理想純電的概念設定。李想稱,其純電動產品都要有「三個重要的突破」——「充電帶來的安全感,空間帶來的價值感,以及領先造型帶來的未來感,我們所有的產品都將堅持這三個重要的原則。」

認知語言學之父喬治·萊考夫提出,人的認知深受潛意識中的「框架」影響,定義一套自己的語境,也就掌握了同一場景下的話語權。從產品層面,其他產品未必不能打造超越理想產品力的車型,但在與理想對標時,理想的「突破」概念也在消費者心智中隨即喚醒,而後來者也就無法建立自己的產品特性,淪為平庸的模仿者。

理想的純電箭在弦上。2024年,理想將發佈和交付4款產品,該公司稱「是公司創辦至今產品最豐富的一年」。中大型SUV理想L6將在明年上半年發佈,另外三款純電產品則會在下半年交付。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特斯拉中國宣布:漲價 - 天天要聞

特斯拉中國宣布:漲價

(文/觀察者網周盛明 編輯/高莘)2025年7月1日,特斯拉中國宣布,Model 3長續航全輪驅動版車型售價上漲1萬元,至28.55萬元。 特斯拉中國 在漲價的同時,該車型的續航和加速得到了提升——CLTC續航由713km提升至753km,百公里加速時間由4.4秒提升至3.8秒。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Model 3的其他兩個版本售價不變。Model 3後輪驅.
儲能與鋰電領域動態頻出:巨頭競逐、項目簽約與跨界調整並行 - 天天要聞

儲能與鋰電領域動態頻出:巨頭競逐、項目簽約與跨界調整並行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近期,儲能與鋰電領域動態不斷。陽光電源(300274.SZ)與寧德時代(300750.SZ)圍繞第三代儲能電芯定義權展開激烈爭奪。6月,陽光電源發佈搭載684Ah電芯的新款儲能系統,電芯由欣旺達供應;寧德時代宣布587Ah電芯於4月投產。當前儲能行業處於二代向三代電芯過渡期,二代容量為314Ah,兩大陣營分化明...
亞馬遜CEO:生成式AI或致員工數量減少,但也將帶來新機遇 - 天天要聞

亞馬遜CEO:生成式AI或致員工數量減少,但也將帶來新機遇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亞馬遜CEO安迪·賈西周一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推出,意味着公司未來或需更少員工完成計算機可處理的工作,如同每次技術轉型,一些工作將因自動化而用人減少,但也會有新工作產生。東方IC儘管人工智能會消除部分職位需求,賈西稱亞馬遜仍會在人工智能、機械人等領域招聘更多員工。不過,本月早...
25萬起售的小米YU7,三分鐘大定20萬台,數據是真的嗎? - 天天要聞

25萬起售的小米YU7,三分鐘大定20萬台,數據是真的嗎?

相信這幾天小米YU7的火爆程度大家都看到了,這款車發佈後開啟預定,打開預定通道後不久,小米官方就公布了一個數據,3分鐘大定超20萬台。沒過多久,小米官方又公布了一個更炸裂的數據,小米YU7在1小時內,大定已突破289000萬台。
鄒暉出任格力集團董事長 - 天天要聞

鄒暉出任格力集團董事長

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珠海格力集團官網更新信息顯示,鄒暉已正式出任該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公開資料顯示,鄒暉於1982年生,本科學歷。鄒暉曾擔任珠海市人大常委會農村農業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後轉任珠海市國資委副主任。此次調整後,格力集團領導班子為:鄒暉擔任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軼任黨委副書記、董事、總裁,吳...
【產業互聯網周報】阿里合伙人名單最新變動:9人已退出;美團在AI投入超百億元;黃仁勛:機械人技術是芯片製造商繼AI之後的最大機遇 - 天天要聞

【產業互聯網周報】阿里合伙人名單最新變動:9人已退出;美團在AI投入超百億元;黃仁勛:機械人技術是芯片製造商繼AI之後的最大機遇

圖片系AI生成【產業互聯網周報是由鈦媒體TMTpost發佈的特色產品,將整合本周最重要的企業級服務、雲計算、大數據領域的前沿趨勢、重磅政策及行研報告。】國內資訊北京經信局:北京累計備案上線大模型132款,全國佔比35%在2025全球數字經濟大會新聞發佈會上,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劉維亮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