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商業衛星「掛網」售賣 生產廠商回應:幾年內衛星價格有望下降60%

2023年04月03日20:48:12 科技 8933

近日,國產商業衛星上架電商平台售賣的消息引發關注,據央視財經4月3日報道,某店鋪上架了3款衛星產品,標價從200萬元到3000萬元不等,截至目前已賣出2顆。其中一顆是羅永浩和直播團隊以100萬元左右的折扣價售出的「1u立方星」,這是國內電商直播以來首次成交實體衛星。

衛星上架電商銷售是一件新鮮事,有專家認為,這背後正代表我國衛星互聯網產業走向成熟,面對衛星產能和成本瓶頸,該衛星生產廠商表示:「通過技術優化等,有望幾年內把國內衛星價格下降60%」。

已賣出2顆衛星

簽訂合同後最快3個月內交付

在「中國航天太空上新」店鋪,衛星成為商業產品被掛在頁面售賣,這是以往難以想像的場景。

記者看到,衛星像一個個電路板堆疊而成的「魔方」,其中一顆200kg「太空班車」衛星售價3000萬元起。客服人員告訴記者,它既可以整星售賣,將衛星進行分艙模塊化設計,也可以多個載荷「拼單」拆着賣,共享一個衛星平台;該衛星平台可以搭載通信、導航、遙感等領域不同買家的載荷。

截至4月3日下午,該店鋪上架的這批國產衛星已成交2單。據了解,其中一顆是在羅永浩直播間被拍下的,另外一顆則是通過店鋪線上成交的,商品名為「太空自拍載荷服務兩年」,總價300萬元。

國產商業衛星「掛網」售賣 生產廠商回應:幾年內衛星價格有望下降60% - 天天要聞

「太空自拍載荷服務」產品顯示有一人付款。

根據媒體報道,這顆衛星的買家為新加坡gigatree公司,衛星生產廠商相關負責人透露,由於全款金額太大,買家先支付了6.66萬元的定金,後續付全款。

「至於買家的資質,首先得是合規合法的企業或者單位,其次需要有相應的衛星使用能力。由於衛星是特殊商品,如果在電商平台交易,可以先拍下定金,後續會有商務人員與買家取得聯繫,溝通具體定製需求等。」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簡單說就是線上下單、線下溝通合同及具體需求,從簽訂合同後開始計算時間,3個月至半年內即可交付。

「衛星專賣店」不止一家

廠商:要把衛星價格「打下來」

其實,電商平台上有不止一家店鋪在售賣商業衛星相關產品。記者查詢發現,還有名為「中國航天太空」與「零重力實驗室企業店鋪」的兩家店鋪,其商品均有包括太空自拍服務、觀看火箭發射、私人訂製衛星等在售商品,其中一款3u衛星售價為540萬元。

一款售價540萬元的3u衛星。

除了硬核的衛星產品外,這些店鋪還同時在售賣包括仿真空間站在內的周邊模型產品。其中一個店鋪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早在4年前,公司淘寶店就「開業了」,不過實際效果不是很好,線上賣衛星,受眾人群太窄。

4月3日,記者聯繫到已售出2顆衛星的廠商九天微星。其董事長謝濤向記者表示,在電商平台拓展線上衛星銷售渠道是一次試水,前期以科普宣傳、發現潛在的客戶為主,隨着中國衛星互聯網產業的發展,商業衛星用途會更加廣泛,大家使用衛星更加便捷,真正讓衛星從小眾走向大眾。

國產商業衛星「掛網」售賣 生產廠商回應:幾年內衛星價格有望下降60% - 天天要聞

九天微星唐山的衛星工廠內,工程師們正在對工廠設備進行檢測。

據了解,九天微星是國家發改委批准開建的第一家商業衛星工廠,今年一期投產後,年產量可達100顆。謝濤說:「目前我們在研製流程優化、關鍵技術研發等環節,加上批量化生產,有望幾年內把國內衛星價格下降60%」。

關鍵技術不斷突破

中國衛星互聯網產業走向成熟

從各國部署上看,不到十年時間,近地軌道上各國的衛星將「星羅棋布」,倒逼我國改變過去傳統的衛星製造模式,以滿足快速組網的龐大產能需求。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個月,我國新增衛星相關企業9200家,涉及金屬材料、地面設備製造、移動運營等產業鏈各個環節。

「在淘寶上賣衛星,代表我國衛星互聯網產業走向成熟。」航天科普專家、中國科技新聞學會太空文化傳播青少年工作委員會委員王君毅認為,商業衛星工廠能夠生產出數量大、成本低、生產周期短的商業微小衛星,以及便捷的衛星供應渠道,為我國在太空近地軌道競爭中贏得寶貴的時間。

商務部研究院電商所副研究員洪勇表示,電子商務平台可以擴大衛星產品供應,給廠商帶來接觸新客戶的機會;雖然中國航天領域在過去幾年經歷了顯著的增長和商業化,但仍然處於早期階段,衛星發射成本高一度制約商業衛星的建設和應用。

「然而,隨着近年來火箭發射技術的重大突破,特別是『一箭多星』、火箭回收利用等關鍵技術的突破,衛星發射成本快速降低,並增加了有效載荷的有效空間。這些技術突破的實現使得商業衛星的製造和應用變得更加成熟,同時也拓寬了商業衛星的應用領域。」洪勇說。

封面新聞記者 朱珠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 天天要聞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2月9日,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股份(00489.HK)同步發佈了控股股東「正在與其他國資央企集團籌劃重組事項」的信息。長安汽車的控股股東是兵裝集團,而東風集團股份的控股股東是東風公司。隨即,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這兩家汽車央企將合併重組,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 天天要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電動車加強管理以後,要求機動車類型的車輛需要持證上路,但是老年人考駕照卻受阻,一方面有年齡的限制,另一方面偏遠山區考駕照不方便,所以在2025年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同時推出送考下鄉服務,還進一步的降低考駕照的費用,2025年起考摩托車駕照不難了。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 天天要聞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發佈會以技術切入,並全程圍繞安全展開。廣汽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馮興亞率先登場,宣布2025年四季度將正式上市支持L3級智能駕駛的車型,他同時強調面向自動駕駛時代對智能駕駛技術、整車安全架構以及突發風險處理能力的要求更高。如何才能滿足更高的要求?馮興亞提到了「廣汽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 天天要聞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剛揮出,尚未嚇退「外敵」,卻先刺痛了自己。近日,擁有瑪莎拉蒂、Jeep等14個品牌的全球第四大車企斯泰蘭蒂斯突然宣布裁撤900名美國工人,關閉加拿大和墨西哥兩家工廠,北美生產線陷入癱瘓。幾乎同一時間,積架路虎宣布暫停對美出口一個月,奧迪更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