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華為的崛起觸動了美國人的利益,所以遭到了美國無端的打壓和制裁,華為要想突破美國的封鎖,關鍵就是要打造去美化的供應鏈。對於智能手機來說,系統和芯片是兩個最核心的部分。在系統方面,華為早有布局,被美國制裁以後,作為備胎的華為鴻蒙系統一朝轉正,如今已經擁有了超過3億用戶,成功度過了一款新系統的生死線。
在芯片方面,華為雖然提前了10幾年開始自研芯片,但是由於芯片涉及的產業鏈過於複雜,華為麒麟9000等高端芯片只是強在設計上,美國一斷供,落後的國內芯片產業鏈就拖了後退,沒辦法自己生產先進制程的芯片。不過,這幾年,華為也在積極行動,通過旗下的哈勃投資布局了產業鏈上下游的相關環節。9月15日上海方面官宣了國內90nm光刻機突破和14nm製程量產的消息,估計用不了多久,華為就有國產化的高端芯片可以用了。
其實,除了系統和芯片,在手機上還有一個部件一直被美國企業壟斷着。不知道大家注意沒有,前幾天華為發佈的新機Mate50有一個亮點,就是搭載了更耐摔的崑崙玻璃。仔細了解一下,這個崑崙玻璃並沒有表明看起來那麼簡單,甚至有外媒表示,華為又向前邁出了關鍵一步,必須阻止!
現在,無論蘋果iPhone、三星手機,還是國內的各手機品牌,幾乎無一例外用的都是康寧大猩猩玻璃。康寧玻璃,是美國的一個超級巨頭,已有170年的歷史,在愛迪生發明電燈的時代,就是唯一的玻璃供應商。康寧憑藉研發的一款膨脹係數極低的玻璃,幫助美國宇航局NASA造出世界首個200英寸的天文望遠鏡,成就玻璃領域的最強王者。
後來,哈勃望遠鏡的鏡片,美國光學偵察衛星的鏡片,飛船和國際空間站上的舷窗,都用的是康寧的玻璃;美國的響尾蛇空空導彈上,也廣泛使用了康寧的耐高溫光學玻璃;荷蘭光刻機巨頭ASML的EUV光刻機的鏡片,雖然是德國蔡司製造的,可是用的玻璃也是康寧的,在EUV掩膜版這個細分領域,康寧也是壟斷者。
康寧玻璃在手機上的普遍應用,起步於摩托羅拉的刀鋒Razer V3,成名於蘋果iPhone,康寧借鑒直升機擋風玻璃的技術,跟蘋果一起搗鼓2年,終於搞出了大猩猩玻璃!蘋果就是手機行業的風向標,在蘋果強大的號召力下,幾乎世界上所有的手機廠商都開始使用大猩猩玻璃。康寧悶聲發大財,大賺特賺,每一部手機的康寧玻璃都在100塊~150塊左右,甚至比高通芯片賺得都多。
看到利潤豐厚,有一些玻璃大廠挑戰過康寧,例如德國的肖特和日本旭硝子,都嘗試過生產手機屏幕玻璃,但是都在和康寧的競爭中落了下風。華為之所以讓人佩服,就是因為華為總是敢挑戰各個領域的霸主。華為研發崑崙玻璃,應該也是為了以後推出5G手機做準備。
如果,未來華為解決了5G問題,可以生產5G手機了,美國肯定會加碼制裁,康寧大猩猩玻璃就是一個很重要的砝碼,所以崑崙玻璃「轉正」,是華為擺脫美系供應鏈的重要一步。只要華為這種敢硬剛美國老炮的勇氣還在,王者歸來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