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懼和機遇並存:人工智能產生的藝術擾亂了現實世界

2022年09月27日21:42:07 科技 1551

2018年,第一張 AI 生成的肖像以 432500 美元的價格被拍賣。這在藝術界引發了一場巨大的討論,並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人工智能會超越人類的創造力嗎?

恐懼和機遇並存:人工智能產生的藝術擾亂了現實世界 - 天天要聞

Jason Allen 的 AI 生成作品「Théâtre D'opéra Spatial」在科羅拉多州博覽會的數字類別中獲得第一名

在這種可怕觀念的推動下,隨着越來越多的人工智能生成的藝術被出版,這種敘述變得越來越普遍。但這種藝術品在現實中有多少實質內容?

生活就是變化——或者更確切地說,不斷的變化。變革和創新的每個階段都伴隨着顛覆。在每個系統中都是可見和可感知的。無論是一個人,一個市場,還是一個組織。

當人工智能生成的藝術被引入世界時,它也做了同樣的事情——它擾亂了市場。結果,一場關於人工智能產生的藝術是否會取代人類創造力的爭論開始了。

在許多反應中脫穎而出的是,這場辯論主要是由恐懼驅動的。對被替代的恐懼,對變得無關緊要的恐懼,以及對人工智能的恐懼,將把門檻設置得比任何人的創造力都高。

恐懼和機遇並存:人工智能產生的藝術擾亂了現實世界 - 天天要聞

如果我們回顧一下藝術史,顛覆並不罕見。我們將找到不止一個例子來說明一個事件或藝術家如何在幾個世紀以來擾亂市場。但這些事件和藝術家並沒有導致崩潰、腐爛或停滯,而是產生了新的運動或塑造了新的方式和手段。

例如,法國後印象派畫家保羅·塞尚。他的作品在 19 世紀末的印象派和 20 世紀初的新藝術運動立體主義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樑。塞尚的藝術在當時是一種顛覆,為 20 世紀一個全新的、完全不同的藝術世界奠定了基礎。

塞尚帶來了改變,豐富了已知的東西,給了市場新的方向,打開了未知的機會。但他並沒有熄滅之前創造的東西。

藝術作家、評論家、小說家和藝術家克里斯托夫·P·瓊斯在他的中篇文章《塞尚如何改變了西方藝術的進程》中詳細描述了塞尚的藝術歷程。

如果顛覆是變革的自然組成部分,為什麼圍繞人工智能生成藝術的辯論如此受恐懼驅動?答案也是恐懼,因為創造力深深植根於人類行為。我的老師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遇到的一個例子可能會突出我的意思。

在 1990 年代後期,我的老師與一位教授的交流——他在藝術方面經驗豐富、地位穩固、才華橫溢——而我的老師當時是一名年輕、缺乏經驗的藝術學生,他正處於職業生涯的起點。他們之間就數字藝術和技術的使用展開了一場略顯激烈的討論。教授顯然很生氣並爭辯說,真正的藝術需要人,而不是機器。我的老師當時不明白他為什麼有這麼強烈的意見。

今天我理解那位教授的反應,因為從藝術家的角度來看,這似乎是合乎邏輯的。他將自己排除在當時大多數現代影響或技術優勢之外,以保護他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在完善的方法和技術。他這樣做是為了保留他價值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他的整個存在和成功相關的價值體系。

如果我們將這個例子應用到人工智能生成藝術的問題上,就會有一個非常簡單的解釋,為什麼人工智能將超越人類創造力的故事植根於恐懼。這一切歸根結底都是為了生存。

恐懼和機遇並存:人工智能產生的藝術擾亂了現實世界 - 天天要聞

人類在 43000 或 65000 年前開始創作藝術。在我看來,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我們已經成功地從洞穴中的線條圖演變為 AI 生成的藝術。通過意識到這一點,我們還可以了解執行此操作所需的人類智能水平。

人工智能是在機器中模擬人類智能,被編程為像人類一樣思考並模仿他們的行為。人工智能生成的藝術是機器學習的結果:可以從示例和神經網絡研究中學習的計算機。

「該系統使用神經表示來分離和重組任意圖像的內容和風格,為藝術圖像的創建提供神經算法。」*

德國一組研究人員的例子證明,複雜的數學算法可以在 60 分鐘內準確複製巴勃羅畢加索文森特梵高等藝術家的繪畫風格,令人印象深刻。

毫無疑問,人工智能是強大的。但是,將另一種圖像準確地轉換為已有的風格,遠非使用多種技術將情感從自己的生活故事轉移到圖片中,也遠不是使用人類自己的缺點。畢竟,這就是人類創造力和藝術的全部意義所在。

恐懼和機遇並存:人工智能產生的藝術擾亂了現實世界 - 天天要聞

也許在某個時候,我們將能夠將我們的思想和情感直接與人工智能聯繫起來,就像斯蒂芬霍金斯想像的那樣。

「我們迫切需要發展與大腦的直接聯繫,以便計算機可以增加人類智能,而不是與之對立。」

但就目前而言,人工智能生成的藝術只創造了一個新的市場,該市場將存在並屬於已經存在的所有其他市場。我們可以將 AI 作為一個偉大的工具來實現我們的想法、願景和創造力,但僅此而已。即使人工智能將在藝術世界中發揮重要作用,歸根結底,問題是,教機器模仿創造力真的是創造力嗎?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LGMG攜智慧施工全新產品閃耀德國寶馬展 - 天天要聞

LGMG攜智慧施工全新產品閃耀德國寶馬展

4月7日,全球矚目的德國寶馬展(bauma 2025)在慕尼黑盛大開幕。臨工重機踐行「智慧施工,卓越服務」理念,攜高空作業機械、礦山機械、物料搬運機械,展示前沿創新成果,彰顯品牌雄厚實力。高空作業機械方面,順應全球日益增長的環保、高效施工需
2025年PC市場形勢艱難 但蘋果仍佔據優勢 - 天天要聞

2025年PC市場形勢艱難 但蘋果仍佔據優勢

就在特朗普的關稅註定全球個人電腦市場將迎來有史以來最難以預測的一年之際, 蘋果Mac的銷量卻急劇上升。根據國際數據公司(IDC)4月8日發佈的初步數據,蘋果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Mac出貨量為550萬台,高於2024年同期的480萬台。這使
性能與豪華兼備!艾瑞澤8 PRO限時紅包價開啟 - 天天要聞

性能與豪華兼備!艾瑞澤8 PRO限時紅包價開啟

3月22日,高性能豪華家轎—艾瑞澤8 PRO正式上市,新車共推出4款配置車型,限時紅包價10.39萬-11.99萬元。作為艾瑞澤8序列的全新力作,艾瑞澤8 PRO不僅繼承了王者實力,更憑藉豪華顏值、奢享座艙、澎湃動力、全維安全,樹立中國燃油家轎新標杆。
僅1400的8.8寸遊戲小鋼炮:小驍龍8 Gen3+2K高刷屏+7300毫安大電池 - 天天要聞

僅1400的8.8寸遊戲小鋼炮:小驍龍8 Gen3+2K高刷屏+7300毫安大電池

這兩年一直以來不少人都在要求各大廠商能夠推出小尺寸的遊戲平板,因為手機的屏幕相對較小,又兼顧了日常的通訊和其它場景的使用,而且機身體積擺在那長時間玩遊戲散熱和續航跟不上,性能釋放也不穩定,短時間玩玩還行,就不是一個合適的遊戲設備而平板電腦雖
微軟在華外包公司大裁員,項目組員工:要麼被裁,要麼轉崗 - 天天要聞

微軟在華外包公司大裁員,項目組員工:要麼被裁,要麼轉崗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朱成呈4月7日,一封所謂的內部「裁員」郵件將微軟及其在華合資公司上海微創軟件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微創軟件」)推至輿論風口浪尖。郵件顯示,微創軟件因「地緣政治及國際業務環境的變化」,將自4月8日起停止微軟項目團隊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