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生物能在火星上生存?火星上可能有什麼生物?

2020年07月24日13:40:02 科學 1614

昨天下午「天問一號」發射成功,我國火星探測的征途正式開始。

離地球最近的行星就是火星,

火星的直徑是地球的一半,表面積相當於地球的陸地面積,沒有液態水,重力相當於地球的五分之二,有大氣層但比較稀薄大約相當於地球大氣層濃度的1%,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南北極有冰層。火星是紅色主要是因為表面有很多氧化鐵。

什麼生物能在火星上生存?火星上可能有什麼生物? - 天天要聞

水星,火星,金星,地球的大小對比

這樣看起來火星並不適宜人類生存,沒有液態水,也沒有氧氣這一生存的必需品。

那有沒有生物可以在火星上安家呢?

我們可以先來看看不喜歡氧氣的生物:厭氧菌。圖為牛胃和腸道里的一種細菌(M.formicicum),它們不喜歡氧氣,會產生大量的甲烷,為了排出這些甲烷,牛會不斷的放屁,這也是環保主義者攻擊養殖業的根源。

什麼生物能在火星上生存?火星上可能有什麼生物? - 天天要聞

甲烷產生溫室效應的效果是二氧化碳的20-30倍,是地球變暖的罪魁禍首之一。但是火星變暖了以後不是正合我意嗎?除了細菌可以產生甲烷,碳蒸汽和氫直接反應也可以生成甲烷。

什麼生物能在火星上生存?火星上可能有什麼生物? - 天天要聞

溫室效應示意圖

地球上的大氣最開始沒有氧,主要成分是甲烷和二氧化碳,隨着溫度的升高,更多水蒸發到空中,在太陽紫外線的輻射下,水中的氫逃逸到太空中,而氧留了下來構成了大氣層。甲烷和氧反應也可以產生二氧化碳。

什麼生物能在火星上生存?火星上可能有什麼生物? - 天天要聞

地球大氣的產生過程

再來看看可以製造氧氣的生物:藻類。

地球上的氧氣除了紫外線輻射分解水造成的以外,主要的來源就是來自光合作用。

藍藻是最早的光合放氧生物,對地球表面從無氧的大氣環境變為有氧環境起了巨大的作用。有不少藍藻(如魚腥藻)可以直接固定大氣中的氮(不過這個功能在火星上有沒有用還有待觀察),以提高土壤肥力,使作物增產。

什麼生物能在火星上生存?火星上可能有什麼生物? - 天天要聞

藍藻還可以成為人們的食品,如著名的髮菜和普通念珠藻(地木耳)、螺旋藻等。

什麼生物能在火星上生存?火星上可能有什麼生物? - 天天要聞

吃完了滿嘴綠

藍藻不但能生活在水裡,還能生活在土壤和岩層中,這就讓它們適應嚴酷環境的能力更強了。

還有前段時間讓冰川變粉而名聲大噪的雪衣藻,本身就能分泌類胡蘿蔔素,避免紫外線的晒傷,

什麼生物能在火星上生存?火星上可能有什麼生物? - 天天要聞

還有能在極端環境下生長的杜氏鹽藻,都是能進行光合作用的藻類。

什麼生物能在火星上生存?火星上可能有什麼生物? - 天天要聞

有了更多的氧氣,就可以為生物構建臭氧屏障,阻擋對大多數生物有害的紫外線。從而構建火星的生態圈。為開發利用火星鋪平道路。

火星的土壤也可以通過生物改造達到種植作物的條件,瓦格寧根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蚯蚓可以在模擬火星土壤的環境下長期生存並繁衍後代,有了它們進行土壤改良,火星上一定會綠意盎然,生機勃勃的。

當然,如果不做準備就把生物放上去也可以,

不過這樣主要就是考驗生物的耐受力了。

水熊蟲是最先證明能在宇宙中生存的生物,火星上更是不在話下。作為緩步動物的代表,水熊蟲幾乎是不死的存在。不論是高溫、嚴寒還是真空,輻射,都不能把它怎麼樣,單純的低溫對於它來說更是如同空調房一樣不疼不癢,曾經有水熊蟲在冰層里生活了30年。

什麼生物能在火星上生存?火星上可能有什麼生物? - 天天要聞

還有就是各種黴菌,在國際空間站上的實驗室里,來自南極洲維多利亞高地的黴菌(Cryomyces antarcticus)已經生活了超過18個月,它們生存的環境是和火星環境基本一致的。

這些生物不一定能改變火星的環境,但是通過研究它們,我們或許可以了解生物在極端環境下可以生存的秘密。

至今為止,我們沒有在火星上發現任何生物,

不過在各種科幻小說和電影里,火星人一直是熱門的主角。

《大戰火星人》是關於火星人最早的科幻小說,是英國作家H.G.威爾斯寫的,關於火星人的一些特徵也在這本書里被確定了下來:大頭,高科技,不好溝通。

什麼生物能在火星上生存?火星上可能有什麼生物? - 天天要聞

火星人的激光武器

《火星人玩轉地球》個人認為是拍的最好的火星人電影,片中大腕雲集,情節也非常有趣,有空可以找來看看。

什麼生物能在火星上生存?火星上可能有什麼生物? - 天天要聞

你說的是什麼意思?

結語

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我們不能永遠呆在搖籃里。火星就像是客廳,我們顫顫巍巍的邁出了第一步。

太空探索不是短時間就能出成果的,也許會要幾十年,也許會要上百年。

但就像《流浪地球》里說的那樣。道路千萬條…對不起串台了,

應該是這句:無論最終結果將人類歷史導向何處,我們決定,選擇希望!

向中國航天人致敬!

謝謝您的觀賞

來源

《Planetary and Space Science》

《雷達對火星次表層的探測與研究現狀》

《火星表面雅丹地貌地質特徵及古環境意義》

#人類為什麼執着於探測火星?#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科大,最新Nature! - 天天要聞

中國科大,最新Nature!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姚宏斌、樊逢佳、林岳、胡偉團隊通過給發光二極管(LED)「拍片子」,找到了純紅鈣鈦礦LED性能瓶頸的原因,並成功製備出高性能純紅光鈣鈦礦LED。相關研究成果於北京時間5月7日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Nature)。
那幽深的地下,藏着人類有史以來全部的秘密 - 天天要聞

那幽深的地下,藏着人類有史以來全部的秘密

不久前,一則有關埃及金字塔發現「地下城」的新聞引發考古界廣泛關注。一個以意大利科學家為首的科研團隊宣稱:他們在埃及吉薩金字塔群的哈夫拉金字塔下方發現了一處疑似「龐大地下城市」的神秘結構,包括藏有巨大石灰石的平台,還有8條直徑在10米到12米之間的巨大圓柱狀深井。這些井壁就像旋轉樓梯,直達地下約650米處,甚...
科學家使用 AI 模型發現 44 個可能存在類地行星的恆星系 - 天天要聞

科學家使用 AI 模型發現 44 個可能存在類地行星的恆星系

IT之家 5 月 7 日消息,瑞士伯爾尼大學的科學家在宜居星球探索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通過使用新開發的具有 99% 準確率的 AI 模型,科學家成功鎖定 44 個可能存在類地行星的恆星系統。伯爾尼大學與瑞士國家行星研究能力中心(NCCR PlanetS)的聯合研究團隊於 2025 年 4 月 9 日宣布,他們開發出一款機器學習模型,能夠識別可能...
祈福英校《低風速啟動垂直風力發電裝置》問鼎世界發明金獎 - 天天要聞

祈福英校《低風速啟動垂直風力發電裝置》問鼎世界發明金獎

南都訊 記者梁艷燕 通訊員林亭 近日,第50屆瑞士日內瓦國際發明展圓滿收官。祈福英語實驗學校參展的發明《低風速啟動垂直風力發電裝置》,在眾多發明項目中脫穎而出,斬獲國際發明展金獎,同時還獲得了沙特阿拉伯國王大學頒發的傑出創新金獎。作為世界上舉辦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發明展之一,這場全球矚目的發明盛會匯聚了...
湖南新寧發現一級重點保護野生鳥類黃胸鵐 - 天天要聞

湖南新寧發現一級重點保護野生鳥類黃胸鵐

近日,湖南邵陽新寧縣發現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鳥類———黃胸鵐。5月5日,新寧縣林業局、舜皇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進行野生鳥類監測,在長湖河邊的一處油菜田中,發現黃胸鵐種群,種群中有黃胸鵐雄鳥和雌鳥,它們在田間自由地飛翔、覓食,與近處油菜花田,遠處綠水青山相互依存,構成了一幅生態和諧的美麗畫卷...
中央氣象台:沙塵天氣過程趨於結束 - 天天要聞

中央氣象台:沙塵天氣過程趨於結束

沙塵天氣過程趨於結束7日,沙塵天氣過程趨於結束,但內蒙古西北部、甘肅西部、新疆南部和東部、陝西中部、湖北中部等地的部分地區仍有揚沙或浮塵天氣。具體預報如下:京津冀及周邊區域未來一周,區域大部地區大氣擴散條件較好,無明顯霾天氣。7日,區域南部部分地區有浮塵天氣。長三角區域未來一周,區域大部地區大氣擴散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