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聼風者
先釐清一個概念,就是稀土礦和稀土成品的區別。
稀土礦在我們地球上其實並不稀少,但都只是以伴生礦的形式出現,聴風樓說真的,老美它自己的稀土礦儲量,在世界上那也是數一數二的。
既然它自己就有,那為啥還缺呢?
因為老美它缺的是稀土成品,最氣人的是,目前全世界幾乎絕大多數稀土的成品都來自咱們中國。
以前大家生意做得好好的,我們不管制出口,老美基本上也還算老實,所以大家就和氣生財。
但是最近這幾年來,老美總以為我們要搶它的世界老大的位置,所以不斷的在各行各業對我們採取無理甚至有意的制裁的打壓,特別是最近兩屆政府對我們的主動限制與攻擊更是無所不用其極。
瑪的既然美帝如此不仁,我們脾氣再好也是有底限的,所以它們也休怪我們不義了,於是我們逼不得已就對美出口的稀土成品實施管制。
大家要記住,這只是管制,並不是完全禁止出口哦,我們可是最支持經貿全球化的,聴風樓希望大家記住並清楚這一點。
至於我們的出口管制有沒有用?
聴風樓都不用一一列舉近期老美不斷呻吟叫喚的事例了,基本上大家只要是稍微有關注新聞節目的朋友們都知道效果:就像是突然生活中沒有了鹽一樣。
老美它難受歸難受,可是對我們很多方面的刻意限制與打壓似乎並沒有任何鬆動的意思,反而還在不斷的加強。這也許從某些方面來說,老美所謂的「難受」尚未傷筋動骨。
既然它都不慌,那麼我們也更不着急。
這時候可能有人就問了:我們大幅減少了產品的出口,國內相關企業經濟利益也同樣會受損啊,又何必互相傷害呢?
聴風樓說句實在話,因為國際市場對我們稀土實施管制可能出口量大幅減少的預期,幾乎所有的稀土價格都番了幾倍了,假如以前出口10噸的經濟效益,我們現在可能只需要出口一兩噸就可以賺到同樣的利潤。
所以對我們國內相關企業的影響根本不存在的,反而還進一步促使我們規範完善對這個行業的管理,又被動的提高了我們產品在國際市場的價格,這可是好事情。
所以不存在互相傷害,我們也根本就不着急。
我們雖然不着急,可是明眼人都知道老美為了解決其國內稀有元素的短缺,它上上下下都已經猶如熱鍋上的螞蟻:
想商量讓我們取消管制呢,它們又不想從根本上解決對我們搞出來的問題;
想投機取巧慫恿我們的人一起搞走私呢,又被我們幾大部門聯合重拳打擊;
想聯合盟友體系一起對我們施壓呢,又因為我們絕對的佔有率而且還對它所謂的盟友們區別對待,使得它們根本就團結不起來。
所以老美如今之計,除了撿破爛搞回收(其實也是杯水車薪)之外,似乎只有一條路可以走了,那就是自強自立。
正所謂「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這句話對所有人都有用。
所以今天文章要討論的主要問題就來了:老美狠下心來自己做,能不能徹底擺脫對我們的稀土依賴呢?
要客觀的講清楚這個事情,聴風樓認為老美想重建稀有元素產業鏈,必須要面對以下幾個關鍵性因素:
首當其衝的,當然是礦礦場和原材料的問題。
俗話說得好,「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老美想自己干,首先得自己有礦,再不濟,也要能在世界其它地方買到稀土礦才行,不然一切都是白搭。
聴風樓在文章一開始就說過了,「老美它自己的稀土礦儲量,在世界上那也是數一數二的」,所以它根本就不缺稀土礦。不過,唯一有點遺憾的是老美的硭廷帕斯礦場是中輕稀土礦,重稀土含量太少了。不過,憑老美目前在全球的能力,要搞到重稀土礦其實並不難。
所以這第一個問題,對它來說根本就不算是什麼大問題。
稀土的分類:
輕稀土(P204弱酸度萃取)比如鑭、鈰、鐠、釹;
中稀土(P204低酸度萃取)比如釤、銪、釓、鋱和鏑;
重稀土(P204中酸度萃取)比如鈥、鉺、銩、鐿、鑥、釔。
那麼第二個問題,就是稀土的提煉與萃取技術。
對於這個最關鍵性的東西,聴風樓認為並沒有我們官方和網絡上說的那麼神奇,哪怕老美在這方面奉行「拿來主義」已經一二十年了,對於稀土的提煉萃取這個技術,真的不是大問題。
說真的,就算是老美嚴格遵守知識產權的規定,其實它也掌握着幾十年前的第一二代稀土提取技術,雖然可能效益看來的確不怎麼樣,最起碼自己用是真的能整得出來的,也可以解一解燃眉之急。
還有就是大家都非常清楚老美及其資本們的一貫德性,竊取目前最新的稀土提取技術或者全然不管什麼知識產權相關的規定,做這檔子事對它們來說完全沒有任何的道德壓力。
所以,聴風樓對老美獲得稀土提取技術這個問題,也很容易就可以得出結論,它完全能夠解決。
好了,老美自己有礦,也可以搞到提速有技術;美元還沒死透,仍然可以買到東西,資本財團更是富可敵國,所以也不缺錢。
既然如此,那第三個問題就太過於魔幻了:為什麼老美不自己重建所有的稀有元素產業鏈呢?
直接說結論:別說所有稀有元素的產業鏈了,恐怕一半他都做不到。原因如下:
1,稀有元素在礦物中的佔比。
稀土礦都屬於伴生礦,基本上都是和鐵鎳鋁之類的混在一起,地球上的總儲量一點不稀少,根本沒有單獨的礦床,而且稀土在主礦中的佔比幾乎不到1%。
這意味着什麼?
意味着任何人想提取這些礦物裏面的稀有元素,必須、一定而且首先就要建整條主礦物的生產線才划算,不然,成本直接飛天上去了。
打個比方,為了幾克黃金,相當於必須要挖掉整座山,你有礦場有技術又怎麼樣?關鍵是這樣划算嗎?
妥妥的就是陽謀、明牌,而且是完全無解的那種。
2,產業空心化帶來的硬傷。
就像第一條說的,要想得到稀有元素,因為成本的原因,得必須先重建其他主礦物的完整產業鏈。
聼風樓說真的,老美同樣具備那些主礦物的必備條件:技術和礦場,可他就是建不起來。
為什麼呢?
首先沒有資本家願意在這方面進行投資。
稀有元素確實利潤很高,可那玩意兒只佔整條生產線不到1%產量,還得是最新技術,不然產量直接不到0.1%都有可能。
按照老美的技術、效率和人力成本,主礦產品(佔比99%以上)生產出來在市場上完全沒有競爭力,純粹是賠本賺吆喝的買賣。
生產越多,賠得越多,相對於稀有元素的那一點點利潤,完全構不成一套正常的商業邏輯,所以肉眼可見的根本沒有人會去投資。
其次,斷層的人工與故步自封的環保。
好吧,私人不願意投資,那政府不計代價出資總可以了吧。
聼風樓先不說這個「註定失敗的投資決定」是如何通過議員們的層層阻攔的,方案通過,資金也籌集到了,那就開始吧。
這時候老美就會發現,就算是給他們技術圖紙,他們也找不到靠譜的技術人員和大量願意干這種活的熟練工人。
更不要說還有形形色色的動物保護和環境保護組織的人,天天攔路抗議的抗議,法律起訴的起訴,反正就是讓你搞不起來就對了。
至於國家國防軍工急需什麼稀有元素,關他卵事。
最後,主導者的市場決定性因素。
稀有元素及其主礦物產品的主導者是哪個呢?
不好意思,是我們中國。
站在我們的立場,肯定不希望有人自建任何生產線搶我們的生意,一旦有人試圖這麼做,等它們投入到快生產的時候,我們就大量傾銷,直接一棍子打死。
大家可別以為我們心狠手辣,當初我們所有的行業,都是在比這樣還艱難百倍的環境中,利用我們的制度優勢傷痕纍纍地慢慢爬起來的,如今不過是照葫蘆畫瓢有樣學樣而已。
那種艱辛與苦難,太不容易了,說起來都是淚,大家可以參考聼風樓文章《自衛反擊戰:稀土大戰『上』》《自衛反擊戰:稀土大戰『下』》感受一下。
聼風樓在這裡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老美絕對做不到我們這樣的事情,給它狗日的所有技術圖紙都搞不成,我就是從內心深處看不起它。
所以說了這麼多,結論很容易就出來了:已經嚴重金融化、產業空心化和人才斷層化了的美帝,根本不可能重建所有的稀有元素生產線,更別提什麼那玩意兒的全產業鏈了,丟人。
說真的,一兩種輕稀土自給自足他們有可能做到,除非沒有威脅到我們家生意,不然全給秒殺掉,我們說到做到。
他們那些外交官們被資本財閥們逼得沒辦法了,就滿世界的找礦簽協議,希望由其他缺錢的國家來做這種帝國做不到的事情。
可是,那些窮一點的國家無論是技術還是設備甚至人才,比老美更加的不如,要想做成這種事,最終還得找我們中國。
卧槽,那不是又閉環了嗎?
於是大家都看到了,一邊自己國防軍工和高科技產業急需各種稀有元素的供給,一邊有錢有技術還有礦產的帝國卻一點辦法都沒有,急得它那些還沒跑的製造企業嗷嗷叫。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都搬來中國吧,那不什麼問題都解決了嗎?
聼風樓在這裡真心實意再奉勸老美一句:別再掙扎了,跪下投降認輸吧,不然代價就越來越大了。
不如,趁東亞西太這些狗子們現在還多少值點錢,趕快賣了吧。